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被引量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79条记录
大豆抗蚜虫研究进展

东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蚜虫(Aphis glycines Matsumura)是危害大豆(Glycine max)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而抗蚜品种培育是控制大豆蚜虫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本文综述了大豆蚜虫及其危害、抗蚜评价方法、抗性类型及抗蚜虫资源、蚜虫的生物型、抗性遗传、抗蚜虫基因定位及抗蚜虫基因聚合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对我国大豆抗蚜虫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大豆 蚜虫 生物型 抗性遗传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种床质量的影响及其与幼苗群体建成和产量的关系

作物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风沙土与黑土 2种土壤类型下,设置免耕与条耕2种耕作方式,对播种期玉米种床水分、温度、土壤紧实度以及出苗质量、产量进行了分析,探究不同耕作方式下种床质量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免耕相比,条耕模式下,风沙土种床5cm与10cm深度土壤温度分别增加0.73℃与1.53℃,黑土相应提高2.60℃与0.70℃;风沙土 10~17cm以及黑土 5~17cm深度土壤紧实度降低幅度分别为5.56%~28.21%与14.19%~56.90%,种子入土深度一致性相应提高32.99%与146.90%,黑土种子出苗时间平均缩短1.67d;风沙土与黑土幼苗株高整齐度分别提高31.23%和58.32%,籽粒产量分别提高2.27%和11.57%,其中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百粒重提高是条耕模式增产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表明,种子入土深度一致性与幼苗株高整齐度和籽粒产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免耕 条耕 春玉米 种床质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多措并举实现“千亿斤粮食”产能目标的建议

吉林人大 2023

摘要:2022年12月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会议明确,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就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景俊海书记就未来五年开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的七大重点任务作出部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贝莱斯芽孢杆菌CL-4固态发酵对豆粕营养品质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23

摘要:本试验选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所分离鉴定的贝莱斯芽孢杆菌CL-4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通过对发酵前后豆粕中营养成分、大豆抗原蛋白、酶活力、活菌数、抗菌活性及表观形态等指标的测定,评价贝莱斯芽孢杆菌CL-4固态发酵豆粕营养品质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CL-4在大豆抗原蛋白筛选平板上显示出较大直径的水解圈,具有降解大豆抗原蛋白的能力。固态发酵24 h显著提高了豆粕营养品质和功能代谢产物,具有更高浓度的酸溶蛋白、钙、灰分和总磷含量,其中粗蛋白含量由46.78%增加到51.28%,总氨基酸含量由41.72%显著提高至48.14%;半纤维素含量从19.92%下降到13.23%,纤维素含量由7.41%降低到5.85%;大豆球蛋白和β-伴球蛋白的降解率可达84.91%和80.95%。综上,贝莱斯芽孢杆菌CL-4作为发酵豆粕的新型菌种资源,可有效降解豆粕中抗营养因子,提高豆粕营养品质和饲料效率。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固态发酵 豆粕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评价与抗源筛选

东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自然诱发和牙签嵌入法人工接种相结合的鉴定方法,对收集的86份吉林省主栽水稻品种进行了纹枯病鉴定,以明确其对该病的抗性表现。自然诱发鉴定筛选出30份中抗以上的水稻品种,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出25份中抗以上的水稻品种,两种鉴定结果同时筛选出17份中抗的水稻品种。对这两种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符合率为88.4%。该研究为抗纹枯病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水稻 主推品种 纹枯病 鉴定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花生新品种吉花54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23

摘要:吉花 54 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育种研究团队以白沙 1016 为母本、远杂 9102 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结合分子标记与近红外光谱技术辅助选择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高油花生新品种,于 2022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花生(2022)220052.该品种具有早熟、高油、高产、结果集中宜机收、抗性好等特点,适宜吉林省花生主产区大面积露地栽培,可为花生食品加工业提供优质原料.

关键词: 高油 花生 品种选育 吉花5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发展对策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以低成本、高通量方式获取高质量数据,现阶段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概述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发展现状和问题,重点介绍了具体应用的方向、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本文介绍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应用的详细例子,包括作物的长势监测、产量估计、病虫灾害监测和灌溉管理四个方面。讨论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如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集成和融合、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无人机作业监管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在有效管理无人机的基础上促进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鲜食花生籽仁味觉智能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油兼用型高产经济作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但目前对其味觉特征的评价仍缺乏数据支撑。采用TS-5000Z味觉分析系统收集33份鲜食花生材料(包含9个品种和24个高世代品系TC,后者来自吉花02-1-4和中花26的杂交组合)干燥籽仁的味觉相关指标数据,对5种基本味(酸、甜、苦、咸、鲜)和涩味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确定了苦味、涩味、鲜味、咸味和甜味为有效的味觉指标。通过对有效味觉指标PCA分析,对第1主成分贡献较大的是咸味、鲜味和甜味,对第2主成分贡献较大的是咸味、鲜味和苦味。扶花1号等9个品种与TC品系具有明显的差异,对TC1~TC进行PCA聚类区分,鲜味、苦味、甜味等对第一主成分贡献较大,咸味对第二主成分贡献最大,其次是苦味等;对扶花1号等9个品种的花生进行PCA聚类分析,咸味对第一主成分贡献最大,其次是涩味等;甜味对第二主成分贡献最大,其次是涩味回味和苦味等。苦味方面,TC20~TC24的苦味最强,为6.5~7.0,其余品种苦味在6.5以下;涩味方面,TC5和TC6的涩味和涩味回味均偏低外,黑甜花和黑珍珠涩味回味最大,其它样本的涩味均为3.0~4.5;甜味方面,四粒红的甜味最大,黑珍珠的甜味最小,甜味值在21以上的品种有16个,TC品系的大部分样本的甜味值较高;鲜味和咸味方面,扶花1号等9个品种和TC17、18、19的鲜味较低,TC20~TC24的鲜味也相对偏低,其它TC品系的鲜味则较大;吉花403、吉花43和冀花甜1号、冀花甜2号4个品种接近,且鲜味和咸味均最低。通过利用电子舌技术对鲜食花生籽仁鉴别分析,可知鲜食花生的味觉指标以鲜味、甜味、咸味、苦味和涩味(回味)为主,在今后研究中可以无需借助统计分析和建模即可快速真实评价鲜食花生食味性,为培育高糖、高蛋白的花生新品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鲜食花生 电子舌技术 籽仁 味觉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包膜类型控释氮肥减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以济麦22为供试品种,以不施氮为对照(T1),设置6个施氮处理,分别为:推荐优化施肥(纯N 180kg/hm~2,T2),在T2处理基础上上调30%(234 kg/hm~2,T3),农民习惯施肥(280 kg/hm~2,T4),与T2处理等量施氮条件下,基肥一次性施用硫加树脂尿素(T5)、热固树脂尿素(T6)和树脂包膜尿素(T7)。结果表明,等量施氮条件下,与T2相比,T6和T7处理小麦产量分别增加7. 8%和10. 5%,氮肥利用率提高10. 5个百分点和21. 6个百分点,土壤氮依存率降低8. 0个百分点和14. 1个百分点。T5处理对小麦的增产作用与T2处理相当,但氮肥利用效率较低,对土壤氮素依存率较强。与T4处理相比,减量施氮的T2和T6处理小麦产量分别降低7. 6%和0. 4%,T7小麦产量提高2. 2%、氮肥利用率提高16. 9个百分点、氮肥偏生产力提高58. 8%。因此,本试验条件下,纯氮量180 kg/hm~2的树脂包膜尿素一次性基施可提高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达到高产、高效、节肥的目的,适合在该区域推广应用。

关键词: 控释氮肥 冬小麦 氮素利用效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对不同温光资源的响应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以吉林地区小粒中等穗高产型、大粒多穗高产型、优质丰产型3个粳稻为供试品种,通过播期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对水稻生育期、产量、产量构成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各品种出苗-抽穗阶段天数缩短导致生育期缩短;在不同播期处理下,S2播期各类型品种产量构成因素表现相对较优,致使S2播期内各品种产量最高,且各类型品种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各类型品种在S2播期加工品质表现最优,外观品质随播期推迟变优,各类型品种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S1播期直链淀粉含量相比最适播期S2无显著差异,S3直链淀粉含量相比S2呈显著增加,各类型品种食味值在S3播期表现最优。因此,各类型品种最适播期为4月22日,推迟播期10 d左右对各类型品种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较小,仍可达到优质稳产要求,这对指导生产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产量 品质 温光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