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79条记录
饲料原料粉碎粒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饲料品质和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饲料是维持畜禽生命的基础,也是畜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枢纽。粉碎是饲料加工的关键步骤,适宜的粉碎粒度对节约饲料生产成本、提高饲料品质及发挥畜禽生产潜力具有积极影响。文章就饲料原料粉碎粒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饲料品质和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为肉鸡产业精准饲养技术体系的构建及节本增效技术研究提供支撑。

关键词: 粉碎粒度 饲料品质 肉鸡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胞杆菌GB519在水稻植株中的定殖及对稻瘟病田间防效

植物保护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枯草芽胞杆菌GB519是一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生防菌株。本研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菌株GB519-GFP处理水稻种子、根和叶片,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抗生素平板回收检测的方法,探究其在水稻根茎叶中的定殖动态。结果显示:经GB519-GFP发酵液处理水稻种子、根和叶片后,菌株均可内生定殖于植株的表皮、皮层和维管束中,表明其可在水稻植株内迁移和定殖。GB519-GFP在处理部位的定殖量通常呈现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非处理部位3~5 d后即可检测到标记菌株。浸种处理,3 d后在幼芽中可检测到标记菌株;20 d后在根中的菌量最多,达5.7×10~5 cfu/g。灌根处理,1 d后根中菌量为5.4×10~5 cfu/g; 20 d后根、茎和叶中菌量均达到最大值;处理80 d后,根中定殖数量仍达1.9×10~5 cfu/g。叶面喷施处理,1 d后叶片菌量为4.2×10~5 cfu/g; 20 d后叶片菌量达4.4×10~5 cfu/g。不同处理方法在各部位的定殖量几乎均在处理20 d后达到峰值。采用叶面喷施GB519对稻瘟病穗颈瘟的田间防效达73.9%,表明叶面喷施GB519能够起到防控稻瘟病的作用。本研究为使用枯草芽胞杆菌GB519防控水稻稻瘟病提供指导。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GB519 GFP 定殖动态 稻瘟病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料对松雷杂交黑猪育肥猪的饲喂效果评价

猪业科学 2023

摘要:为摆脱养殖业对抗生素的依赖性,促进畜禽健康高效生长,发酵料应运而生,成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发酵饲料具有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可消化性强且抑菌作用好的优势,且其营养物质易被消化吸收,原因在于其利用微生物代谢,分解和转化抗营养因子。发酵料还能影响免疫基因的表达,增加免疫球蛋白的浓度,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目前由于国际形势复杂,导致优质蛋白饲粮资源紧张,因此发酵饲料在养殖与饲料生产行业中也广受追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物联网平台的羊智慧养殖管控系统开发与应用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3

摘要:近年来,我国支持发展万头规模羊场,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涌现一批大型现代化养殖企业,新品种、新技术及新设备推广应用加快,生产机械化、信息化及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根据羊业集约化养殖现状,团队建立"吉羊"智慧养殖管控系统,并在示范场完成系统开发及应用测试.系统主要通过搭建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artificial intelligence&Internet of Things)平台,实现羊只数据的共享与传输,实现物联网数据一体化,提高羊场饲养管理水平;通过采集环控环境数据实现智能控制,明确饮水、用电、用料量,准确采集生产数据,掌握生产成本,能耗数据实时准确采集,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通过卷积算法和深度学习技术深度开发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盘点技术,提高饲养管理效率,进一步实现疾病诊断及溯源管理.本研究对该平台进行系统的应用测试,对主要的饲养管理功能及AI盘点功能进行数据检测,结果发现饲养管理功能数据传输准确、管理功能均可实现,AI盘点功能准确率远超预期,达到98%.该平台的开发利用将数字化管理系统引入羊场,为提高养羊业的集约化生产水平奠定基础.

关键词: 物联网平台 数字化管理 人工智能技术 AI盘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冰草生长繁殖对温度、水分和刈割的响应

中国草地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无性系植物冰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分析冰草的生物量分配、表型可塑性及光合效率对不同温度、水分、刈割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机制,揭示气候变化下草地无性系植物在不同水热环境下的生存策略。结果表明:(1)增温抑制冰草的生长繁殖。增温环境下,冰草株高、生物量、分蘖数均有所降低,仅在水分适中(土壤田间持水量70%)时能够维持叶片数与叶面积不减少;增温中水处理中,冰草可通过提高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来保持光合产物及生物量的积累;中度刈割与70%的土壤田间持水量产生协同效应,可维持冰草光合作用,促进补偿生长。(2)干旱(土壤田间持水量35%)是抑制冰草生长繁殖的最主要因素,所有环境中干旱均使冰草的叶片数、叶面积、分蘖数与生物量显著下降(P<0.05);非干旱土壤(土壤田间持水量70%和100%)常温环境中,刈割促进冰草分蘖,更多的叶片促进光合作用及生物量积累,有利于冰草的生长繁殖;水分过多(土壤田间持水量100%)在常温环境下促进冰草地上生物量积累,在增温环境下反而产生抑制。综上所述,随着气候变暖与土壤干旱,冰草生活力迅速下降,应适时进行水分及刈割调节,缓解环境胁迫对冰草生长与繁殖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冰草 增温 土壤干旱 刈割 生长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气候箱养殖东亚飞蝗技术

湖北植保 2023

摘要: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是造成我国蝗灾的主要蝗虫种类,也是我国传统的食用昆虫之一。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相应的养殖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对于东亚飞蝗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但因东亚飞蝗的生长受季节和外界环境限制,以野外采取的方法无法为相关试验提供稳定的虫源。本文介绍了利用人工气候箱养殖东亚飞蝗的方法;明确了东亚飞蝗蝗蝻期、成虫期适宜的养殖温度、湿度及光照条件;对于用来饲喂东亚飞蝗的饲料、蝗蝻期的管理方法、成虫的养殖、成虫最佳产卵条件、蝗卵孵化以及保存的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提出了养殖过程中所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人工气候箱 东亚飞蝗 饲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秣食豆种质资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不同秣食豆种质资源的生产特性,试验对收集的20份(种质1~20)秣食豆种质资源进行农艺性状(单株鲜重、单株干重、茎鲜重、叶鲜重、荚鲜重、株高、分枝数、茎粗、鲜干比、叶茎比)和营养品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测定,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测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种质10(ZDD01937号秣食豆)的单株鲜重最大,种质2(ZDD07617号查干花秣食豆)和种质10的单株干重最大,种质12(ZDD18057号茶秣食豆)的株高最高,种质1(ZDD01936号秣食豆)的分枝数最多,种质20(东农秣食豆)的茎粗最粗,种质6(ZDD07601号大赉茶秣食豆)的鲜干比最大,种质3(ZDD07628号靖宇茶秣食豆)的叶茎比最高,种质7(ZDD07616号大安黑秣食豆)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种质5(ZDD18062号秣食豆)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及相对饲喂价值最高。分枝数分别与单株鲜重、单株干重、茎鲜重及叶鲜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茎粗分别与单株鲜重、单株干重、茎鲜重及荚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加权关联度值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种质20、种质2和种质10。说明分枝数、茎粗、茎鲜重、叶鲜重和荚鲜重是影响秣食豆草产量的主要因素,筛选的3份种质在公主岭地区的生产性能和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育种的优良亲本材料。

关键词: 秣食豆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度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氮肥适量减施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控释氮肥较农民习惯用量减施对玉米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N0)、农民习惯施氮(FP)、80%控释氮肥(CRU1)、70%控释氮肥(CRU2)、60%控释氮肥(CRU3)。结果表明,与FP处理相比,CRU1和CRU2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P<0.05),两年平均产量分别提高7.0%和5.4%。CRU1、CRU2处理两年平均玉米氮素最大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较FP处理分别提高9.6%、6.5%和7.9%、6.2%,玉米氮素最大增长速率出现天数分别提前7.2 d、5.0 d。与FP处理相比,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处理显著提高了氮素回收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P<0.05),其中,氮素回收率和偏生产力随控释氮肥减施比例的增加显著增加,氮素农学利用率表现为先增后降,以CRU2处理最高。控释氮肥减量30%(193 kg/hm2)可实现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同步提高。

关键词: 玉米 控释氮肥 氮素积累 氮素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玉米生产中水分高效农艺技术途径与模式探索

玉米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吉林省粮食产量逐步提升,已连续8年总产量稳定在350亿kg以上,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吉林省水资源总量相对贫乏,虽然自然降水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加之气候暖干化,导致的季节性干旱是吉林省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此外,长期重用轻养的生产方式造成耕层土壤结构恶化,水分蓄、保、供能力下降,致使粮食增产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针对上述生产与技术问题,围绕“以高效利用自然降水为主,节水补充灌溉为辅”的技术原则,开展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机理和关键技术创新,在半湿润区提出了“蓄水保墒”自然降水高效利用技术,在半干旱区提出了“蓄水保墒+节水补灌”水分高效利用技术,构建了7套适于吉林省半干旱、半湿润区的栽培技术模式,并在生产中示范推广应用。

关键词: 玉米 丰产高效栽培 水分高效利用 节水补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作物种子老化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作物种子老化是影响种子安全生产和储藏的重要因素,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影响种子活力中最具威胁性的因素之一.选育耐老化品种是防治种子老化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本研究对国内外农作物种子老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了近五年来农作物耐老化种质资源的鉴定、耐老化基因的挖掘以及农作物耐老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并对目前尚需解决的问题及应用前景提出了进一步展望,为今后开展作物种子老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选育高活力新品种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农作物种子 老化 耐老化鉴定 耐老化机制 耐老化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