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865条记录
巨尾桉木材气味化合物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巨尾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成分和气味特征,阐明其来源和释放机理,为巨尾桉的科学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GC-MS-O)技术,测试不同含水率下巨尾桉心材和边材释放的VOCs成分、气味化合物气味特征和气味强度等指标。【结果】巨尾桉共释放41种VOCs,其中13种是气味化合物,桉叶油醇、樟脑、莰烯是巨尾桉释放的主要单体气味化合物,且巨尾桉心材和边材释放的萜类气味物质差异显著,龙脑和γ-松油烯仅存在于巨尾桉心材。木材含水率显著影响巨尾桉气味化合物中萜类、醛类、烃类和醇类等组分的释放,随着含水率的降低,边材气味化合物释放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心材气味化合释放量则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受含水率的影响边材释放物中质量浓度变化显著的组分是萜类和醛类化合物,而心材释放物中变化明显的组分是萜类和醇类。含水率高于30%时,心材气味化合物释放量显著高于边材,含水率10%~30%时则释放量明显低于边材。萜类是构成VOCs和气味化合物的最大组分,释放出樟脑气味和松香味。醛类化合物是第二大组分,主要贡献果香味。樟脑和果香气味是巨尾桉的主要气味特征,甜花香、杏仁油、松香、皮革等气味起修饰作用。随着含水率降低,巨尾桉边材和心材的气味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边材受含水率影响波动幅度最大的气味特征是果香,而心材受影响最大的则是樟脑味。相较于刚采伐的巨尾桉释放出强烈的樟脑味,干燥处理后,樟脑味减弱,与果香相辅相成。【结论】巨尾桉释放出了丰富的萜类化合物,可以有助于抗炎杀菌,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干燥后木材散发出的气味可以使居住者感到轻松愉悦、精神饱满,适合应用于室内和康复景观中。

关键词: 巨尾桉 含水率 边材 心材 气味化合物 气味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品质性状的表型变异和关联作图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果实品质一直都是番茄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热点.为了挖掘新的相关QTLs,本研究以191份栽培番茄为试材,包括24份樱桃番茄、108份常规品种和59份现代品系,对番茄单果重、果实横径、果实形状、心室数、糖含量和硬度6个品质性状进行两个年份的表型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性状均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变异,其中单果重、果实横径、果实形状和心室数在三个群体间均差异显著.选取273个分子标记(120个SNP,128个InDel和25个SSR)对所有试材进行基因分型,群体结构分析显示所有试材可分为3个亚群体,与预先划分的3个群体基本一致.利用基于全基因组扫描的策略对6个性状进行关联作图,共获得与目标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33个,与硬度相关联的标记最多(8),与果实横径关联的标记最少(3).总共有17个关联标记(51.5%)与前人报道的QTLs/基因位于相同的位置.本研究结果可以与前人发现的相关QTLs相互验证,同时也检测到一些新的影响番茄品质的QTL位点.

关键词: 番茄品质 表型变异 QTLs 关联作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白蛾绿色防控研究进展

应用昆虫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美国白蛾寄主多、分布广,且危害严重、防控困难,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林业健康发展。目前,对于美国白蛾的防控主要以化学和生物防治为主,包括利用性信息素诱集美国白蛾、监测其种群动态,同时结合人工、物理防治来进行防控,其持续有效防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综述了当前我国美国白蛾的分布现状、防治存在的问题及生态防控手段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并对转基因不育昆虫技术、昆虫RNA干扰及Bt转基因抗虫树种等新型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对美国白蛾防治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美国白蛾有效防控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国白蛾 生物防治 绿色防控 RNA干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合LdGASA1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从百合小鳞茎发育不同阶段蛋白质组数据中,筛选出调控鳞茎发育的上调表达基因LdGASA1,对其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分析。序列分析显示LdGASA1基因全长725 bp,编码区CDS序列为336 bp,编码111个氨基酸。结构域分析显示,LdGASA1第52至第111个氨基酸含有一个典型的GASA保守结构域。其理化性质分析显示,编码蛋白质理论等电点(pI)为9.1,不稳定系数为35.14,属于稳定的疏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该蛋白最可能定位在细胞质中,其二级结构主要为无规则卷曲(65.86%)和α-螺旋(22.52%),另外含有少量延伸链(12.60)和β-折叠(9.01%)。通过RT-qPCR分析发现LdGASA1基因在小鳞茎出现前表达量相对较低,主要在小鳞茎形态建成和发育阶段表达,且在小鳞茎形态基本建成(35 d)时表达量达到最高。本研究结果为探索GASA基因调控百合生长发育的机制打下基础。

关键词: 百合 鳞茎发育 GASA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表皮蜡质缺失突变体sb1抗旱生理生化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抗旱性与体表蜡质积累有关,高粱是抗旱性极强的作物,茎秆和叶片表面覆盖一层厚厚的蜡质,开展高粱体表蜡质层对高粱抗旱能力的研究,为高粱抗旱品种选育和抗旱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高粱品种BTx623 和表皮蜡质缺失突变体sb1为试验材料,统计农艺性状以及扫描电镜观察叶片表面蜡质形态结构;分析表皮蜡质的有无对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和叶绿素浸提率的影响;检测在干旱胁迫处理下植株的表型变化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BTx623 相比,表皮蜡质缺失突变体sb1 株高明显降低、抽穗开花期延后 1 周、叶片远轴面片状蜡质缺失,其他农艺性状变化不明显.突变体sb1 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和叶绿素浸提率显著高于对照.在干旱胁迫处理条件下,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长,对照BTx623 和突变体sb1 的SOD和POD活性均增强,但对照SOD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突变体sb1,且干旱处理 96 h和复水后突变体sb1都造成叶片大面积干枯.突变体sb1表皮蜡质缺失后叶片渗透性增强,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减弱,抗旱性降低.

关键词: 高粱 表皮蜡质 干旱胁迫 渗透性 抗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的隔年东北酸菜风味鉴别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一种隔年东北酸菜的快速鉴别方法,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 GC-IMS)技术分析比较了隔年酸菜和当年酸菜的挥发性特异气味成分。结果表明,2组酸菜中共鉴定出22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包括酯类、酮类、醇类、酸类等。指纹图谱显示2组样品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在当年酸菜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更为丰富,包括二甲基二硫化物、乙酸乙酯、丁酸乙酯、3-甲基丁酸乙酯、丁酸甲酯、2,3-丁二酮、丙酮、丁酸、乙醇等;而在隔年酸菜中上述风味物大量减少或消失,仅乙酸乙酯和乙醇的信号强度有所增加,并生成了大量的乙酸丙酯、正丙醇、丙酸乙酯、丁酮等特征风味化合物。通过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当年与隔年酸菜样品分别占据了2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并得到了准确区分。因此,应用GC-IMS结合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可实现隔年酸菜的快速鉴别。

关键词: 东北酸菜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柞蚕空胴病病原拮抗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效果研究

微生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从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柞园土壤中分离筛选对柞蚕空胴病病原菌有显著拮抗作用的细菌,为该病的生物防治奠定研究基础。【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柞园土壤中细菌,利用抑菌圈法筛选拮抗效果显著的菌株;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对拮抗菌进行鉴定;利用自然转化法对拮抗菌进行荧光蛋白标记,测定其在柞树叶片和柞蚕肠道内的定殖规律,并对其室内和野外防效进行测定。【结果】从柞园土壤中分离获得87株细菌,其中BF-49对柞蚕肠球菌的拮抗效果显著(P<0.001);鉴定结果显示该BF-49与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的亲缘关系最近,故将该菌株鉴定为Bacillus velezensis,命名为B. velezensis BF-49。荧光蛋白标记菌株BF-49-GFP在柞蚕肠道中能定殖5d,在柞树叶片上接种20d后浓度仍达1.25×104CFU/g。BF-49发酵液的10倍稀释液对柞蚕空胴病的室内防效为78.25%,野外防效为74.42%,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结论】筛选获得的B. velezensis BF-49对柞蚕空胴病防效显著,可作为开发柞蚕空胴病生防制剂的候选菌株。

关键词: 柞蚕肠球菌 拮抗菌 鉴定 生防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辐照蓝莓钙形态和亚细胞钙分布对果实硬度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辐照处理后钙形态和亚细胞钙分布变化对冷藏蓝莓果实硬度的影响,本研究采用0.5、1.5、2.5 kGy辐照剂量处理蓝丰蓝莓,以未辐照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果实硬度、果肉总Ca含量、不同溶解性Ca含量和Ca在亚细胞分布的影响,以及上述指标与冷藏蓝莓果实硬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0.5 kGy辐照处理对冷藏蓝莓果实钙的溶解性及其在亚细胞的分布没有影响,1.5和2.5 kGy辐照处理能够使蓝莓果实水溶性Ca含量升高,HCl溶性Ca和HAc溶性Ca含量下降,促进细胞器Ca2+流向细胞质,并在冷藏期间逐渐向NaCl溶性Ca转变,被细胞壁吸附且累积,其中1.5 kGy辐照引起的钙形态和亚细胞钙分布变化与冷藏蓝莓果实硬度无关,但2.5 kGy辐照处理能够有效促进胞内Ca2+向细胞壁迁移,对冷藏蓝莓果实硬度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结果为蓝莓辐照保鲜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60Co-γ辐照 蓝丰蓝莓 果实硬度 钙形态 钙亚细胞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感染"褐色沉积症"虾夷扇贝的外套膜转录组测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褐色沉积症”形成分子机制,探究筏式养殖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贝壳内侧褐色沉积症状形成原因,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感染“褐色沉积症”虾夷扇贝和健康虾夷扇贝外套膜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患病和健康扇贝外套膜分别获得43862251和41806737条clean reads。经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患病和健康扇贝外套膜表达基因数量分别为17835个和16816个,差异表达基因208个,其中上调基因170个,下调基因38个。选取6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 (q RT-PCR)验证,结果证明转录组测序分析可靠。GO功能富集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几丁质代谢、含氨基葡萄糖化合物代谢、几丁质结合和氨基糖代谢等与几丁质合成代谢相关的通路;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参与内质网蛋白质合成、内吞作用、剪接体和谷胱甘肽代谢等途径;对差异表达倍数显著的前40个基因分析发现,编码类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affeoyl-Co A O-methyltransferase-like,CCOAOMT-L)、类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synthaselike protein,ACCS-L)、黄蛋白(protein yellow-like)、热休克蛋白70 (HSP70)、过氧化物酶成熟因子(DUOXA1)、多烯脂肪酸异构酶(poly enoic fatty acid isomerase,PFI)、Na+/Cl+依赖的甘氨酸转运蛋白(sodium-and chloride-dependent glycine transporter,Gly T1)、类酪氨酸酶(putative tyrosinase-like protein,Putative Tyr-3)、Toll样受体(protein toll)等与蛋白质醌鞣化、免疫、氧化、神经传递相关的基因与褐色沉积症形成密切相关,揭示了虾夷扇贝外套膜褐色沉积症形成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 虾夷扇贝 褐色沉积症 转录组 关键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樟子松人工林退化原因及研究展望

科学通报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气候变化对森林可持续性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过程,如何保持人工林长期稳定生长是全球性技术难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地区营造了大面积樟子松人工林,对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北方防沙带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樟子松人工林退化较为严重,虽然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于樟子松人工林退化机制的认识仍然不是非常清楚.本文梳理了导致樟子松人工林退化的主要因素,提出樟子松人工林树木退化过程的概念模型,认为水力学失败和碳饥饿是导致樟子松人工林退化的两种主要生理机制;水力学失败和碳饥饿降低了樟子松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而病虫害又进一步促进了水力学失败和碳饥饿的发展,直至樟子松发生严重退化甚至死亡.今后的研究应该重点关注樟子松退化的生理过程及其与病虫害的相互作用,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樟子松人工林退化的多因素协同作用机制;(2)林分或景观尺度樟子松人工林退化机制;(3)樟子松人工林对环境胁迫的响应及调控机制;(4)樟子松适生范围及生态适宜性评价.

关键词: 樟子松人工林 水分亏缺 水力学失败 碳饥饿 病虫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