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4741条记录
对花生无性杂交育种的一些看法

花生科技 1978

摘要:据报导,近年来有一些单位相继开展了花生无性杂交育种的实验,并且已初步取得了某些可喜的苗头。这些材料说明,花生无性杂交操作简便,节省人力物力,嫁接体成活率高,杂种后代有变异,获得性也能遗传,而且稳定快,可以缩短育种年限,是花生选育种的新技术和有效途径之一,值得倡导。今后如能更广泛地开展这一实验,必将对花生选育种工作发挥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调教公猪采精的一些经验

农业科技通讯 1977

摘要: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是改良猪种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一个有力武器。但有些地方有时会遇到公猪调教不成,以致影响人工授精工作的开展。我从1955年就开始接触这项工作,对调教公猪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要采到猪精,首先就得使公猪爬上架,就必须想办法创造条件使公猪产生性欲。这不能勉强,更不能强制。因此,在调教公猪时要有耐心,千万不要因公猪不听调教就发脾气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坚决响应华主席的号召 努力向水稻育种的科学技术进军

广东农业科学 1977

摘要: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和关怀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对大抓科学技术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这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和科技工作人员的共同心愿。中共广东省委紧跟华主席的战略部署,召开了向科学技术进军动员大会,要求全省人民和科技工作者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雄心,立壮志,把我省的科技工作迅速搞上去,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作出贡献。这使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坚决响应华主席和省委的号召,用实际行动为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怎样调教公猪采精

广东农业科学 1976

摘要:随着养猪事业的发展,对母猪进行人工授精,这对改良生猪品种,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过去要搞人工采精,往往强调设备不足,或认为公猪难以调教,感到这项工作不易开展。我从1955年就开始调教公猪和进行人工采精,经过20多年来的实践,已掌握了有关的操作技术,有了一些体会。要采得猪精,首先要耐心地做好调教公猪的工作。各个公猪有它的共性,也有它的特性,这就需要了解公猪的“脾气”和“性格”。但从采精的角度来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样板田鼓起我跨行研究的勇气

中国农业科学 1966

摘要:广东冬烟区的冬烟至立夏小满间才能收晒完毕,赶插早稻,由于农时早过,不但造成早稻严重减产,而晚稻亦受影响,形成烟粮尖锐矛盾。 1962年我接受党交给我的任务进行烟粮矛盾研究,走红烟早熟丰产的道路,果然取得了成绩,并在高鹤红烟区做出了样板,在谷雨前后收获完毕,而且增产47%。我满以为这样就可以使烟草向粮食让路,解决烟粮矛盾了,但样板田的粮食并没搞上去,社员们说:“烟是好了,但粮还不行呀。”这使我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花生大害虫——卷叶麦蛾

昆虫知识 1965

摘要:花生卷叶麦蛾Stomopteryx subsecivella Zell.属磷翅目、麦蛾科。分布于东南亚和非洲一带,在我国分布于两广地区。广东省主要发生于湛江专区的沙(王朗)江、鑑江、漠阳江等河流的中下游和雷州半岛,海南岛中、南部以及汕头专区的兴、梅地区。湛江专区1958年曾大发生,每亩有虫常达9—18万头,花生、黄豆受害极为严重。1959年在雷州半岛,1960年和1962年在茂名及1959—1961年在琼南都曾严重发生为害。近年来作者进行了卷叶麦蛾的调查研究,兹将所得结果整理于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蚕多化性品种抗逆性研究 Ⅱ若干多化性品种抗逆性的初步测定

广东蚕丝通讯 1965

摘要:抗逆性是桑蚕育种的主要指标之一,这方面过去研究的文献不多,我们已对生产品种115南,九白海及其一代什种的抗逆性作了初步测定,证明两个种在抗逆性能方面,各具特点,并测定了一代什种在抗逆性能方面的什种强势,为了正确的选择什交亲本,对什交亲本的抗逆性必须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为此我们将越南,容21等10个,基本上以同样的方法,即从温度湿度、饲料,病原接种感染等各方面,进行了抗逆性的初步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夏秋季养萍除虫灭螺问题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65

摘要:1965年是我省大面积夏季养萍成功的第一年,如全省红萍较多的新会全县越夏(6月初至8月初)萍母田已达30,948亩,总萍量293,299担,分布在22个公社2个农场。目前不少地区在夏季养萍成功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秋萍,实行全年养萍,全面用萍。今年夏季养萍获得成功,除虫是决定成败的第一关,所以老萍区群众说:“夏萍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东莞县综合农业区划工作方法

地理学报 1965

摘要: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领导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毛泽东同志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告诉我们:‘指导农业,要依各种不同地区而采取不同方法,……不但在大的区域之间要有分别,就是在一县、一区、有时甚至在一乡之内,也要有这种分别。’”县级农业区别是实现主席这一指示的具体途径之一。而综合农业区划则是县级农业区划的一项基本的主要内容,是因地制宜领导农业生产的“基本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蚕多化性品种抗逆性研究 Ⅱ.115南、九白海及其一代杂种抗逆性的初步测定

广东蚕丝通讯 1964

摘要:1.以“115南”,“九白海”,及其一代杂种为材料,測定其对不良环境,不良飼料,及对中腸型膿病接种感染的抗性。 2.“115南”对老桑及嫩桑,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对中腸型膿病多角体接种感染,也具有极强的抗性,但对高溫的抵抗力特別弱,“九白海”則恰呈相反的傾向。 3.“115南”与“九白海”杂交的一代杂种,則兼具两个原种的优点,从而出現强大的杂种强势,其中对老桑及嫩桑的适应性,对中腸型膿病的抗感染性,受母方的影响极大,而对高溫多湿的抵抗力,則有受父方影响較大的傾向。 4.試驗說明多化性品种的抗性,品种间的差別极大,測定各个品种的抗性,对掌握品种性状,选择杂交亲本,预測杂交强势,均有作用。 5.品种的抗性,与淀粉酶活性,胃液緩冲濃度等生理生化反应间,似具有密切的內在联系,值而作进一步的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