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新疆高纬度棉区棉花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关键词: 新疆;棉花;技术;示范;生产;高效;纬度;棉区;技术集成;花;集成;高效生产;高效生产技术;生产技术

第一完成单位: 新疆农垦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08

摘要: 一、任务来源 本项目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与农十师于2003年协议自立项目。由新疆农垦科学院组织棉花栽培、农机、水肥、管理等专业的专家组成的科技服务组,在农十师184团开展以棉花种植业为重点的科技活动。项目依托新疆农垦科学院现有科技成果与人才优势,以兵团最高纬度棉区的棉花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以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示范推广与技术培训相结合的技术推广的方法,结合高纬度棉区特殊地理气候特点,以关键技术为切入点,以提升农机械装备水平为先导,以推广应用体系建设与科技培训为保障,推动棉花高效生产技术的全面实施,初步形成了高纬度棉区以现代农业为主体的棉花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棉花生产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高纬度棉区(北纬46°)棉花大面积高产记录。 项目起止年限2004-2006年。项目总经费60万元。 二、实施情况 项目实施三年来,先后引进和推广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精量播种技术、机械采棉技术、测土施肥技术、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超宽膜植棉技术等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使棉花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现代农业技术为主体的棉花栽培技术体系。 棉花种植面积由2003年的3万亩增加到2006年的9万亩;棉花单产由70kg提高到105kg。5000亩高产示范田单产达到135kg,创高纬度棉区(北纬46°)棉花大面积高产记录。 大马力拖拉机、膜上精量播种机、双膜覆盖播种机、驱动耙、采棉机、节水设备等先进农业装备及农业机械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植棉全程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初步形成了棉花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提高了植棉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棉花生产成本。植棉人均管理定额由2003年的30亩提高到2006年的80亩,实现了团场增效,职工增收。 棉花生产的规模化发展带动了棉花种植业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棉花加工业、油脂加工业、棉种加工业、薄膜和滴灌带生产的产业化,使团场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

  • 相关文献

[1]"杂交棉强优组合选育与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在兵团启动. 李宏利. 2008

[2]且末县盐碱地花生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栽培技术. 徐婷,柳延涛,王鹏,位杰. 2021

[3]新疆玉米高产栽培的实践与探索. 李少昆,刘景德,吕新. 1999

[4]北疆棉区春大豆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 魏建军,刘胜利,罗赓彤,战勇,孔新. 2005

[5]新疆棉花红叶早衰的特征及其生态生理原因初探. 陈冠文,陈岿,李莉,王建顺. 2004

[6]新疆兵团棉花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武建设,陈学庚. 2015

[7]2019-2021年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生产表观成本、产值和收益监测报告. 毛树春,程思贤,赵富强,练文明,王西和,陈兵,王文魁,马丽,曹阳,田立文,程少雨,梁亚军,马小艳,徐海江,李茂春,咸丰,冯克云,王占彪. 2022

[8]新疆棉区棉花育种现状及发展方向. 田笑明,李保成. 2001

[9]试论新疆棉花高产栽培理论的战略转移——从“向温要棉”到“向光要棉”. 陈冠文,余渝,林海. 2014

[10]新疆棉田缩节胺的施用技术与药害防治. 陈冠文. 2012

[11]新疆高产棉田喷灌研究. 陆朝阳,郭其云. 1999

[12]新疆棉花“两促”栽培的理论依据与主要技术. 陈冠文. 2001

[13]新疆棉田病虫害防治策略与技术的展望. 宋庆平,陈谦,陈红,苟春红. 2002

[14]化学打顶剂在新疆棉花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王刚,张鑫,陈兵,王旭文,韩焕勇,王方永,赵海. 2015

[15]缩节胺在新疆棉田化学调控上的应用. 王刚,张鑫,陈兵,刘辉,王旭文,樊庆鲁. 2015

[16]应用GOSSYM模型分析棉田推行节水灌溉. 邱建军,肖荧南,胡锡宁. 1998

[17]新陆早40号在不同栽培模式下干物质的积累. 宁新柱,邓福军,宿俊吉,林海,李吉莲,杨利勇,刘萍. 2010

[18]土优塔化学打顶剂对新疆棉花农艺性状及经济特性的影响. 陈兵,王静,王刚,张国蕾,张素宣,李小刚,李宪和. 2017

[19]不同化学打顶剂对新疆棉花群体质量的影响. 王刚,韩焕勇,王旭文,陈兵. 2021

[20]干旱内陆河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 周建伟,何帅,李杰,贾绿洲,何新明.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