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青海湖流域主要河口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生态风险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少华 1 ; 王学全 1 ; 兰岚 1 ; 高琪 2 ; 杨占武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2.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

3.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青海湖流域;河口;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期刊名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ISSN: 1673-4831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06 期

页码: 940-9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摸清青海湖流域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对流域内11处河口区0~5 cm层沉积物进行调查取样,分析测定了表层沉积物中Zn、Cu、Pb、Hg、Ni、As、Cd和Cr 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对其来源、生态风险及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青海湖流域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含量和介于151.61~277.31 mg·kg~(-1),平均值为209.65 mg·kg~(-1),略高于青海湖流域表层土壤环境背景值。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As、Zn、Cr、Ni、Cu、Pb、Cd和Hg,其中As、Cr和Zn占8种重金属总含量的73.63%。青海湖流域重金属元素间具有相似来源,人类对重金属元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交通运输和农业活动上。重金属地累积系数I_(geo)从大到小依次为As、Hg、Cd、Cu、Cr、Ni、Zn和Pb,其中As的污染程度为偏中度,平均地累积指数I_(geo)为1.67。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值从大到小依次为Hg、Cd、As、Cu、Ni、Pb、Cr和Zn,其中Hg、Cd和As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I_R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0.76%、25.56%和25.53%。(2)近年来青海湖流域内的交通运输、农业废水、小城镇化及旅游开发等人类活动造成的重金属排放问题已经开始显现,流域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不能将所有重金属元素均净化至低风险水平。因此,必须加强对中小河流与季节性河流中重金属元素的监测和预警,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理和修复措施,保证青海湖流域内不受重金属污染的威胁。

  • 相关文献

[1]青海湖流域河流生态系统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李少华,王学全,高琪,杨占武. 2016

[2]青海湖流域河流生态系统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 李少华,王学全,高琪,兰岚,杨占武. 2016

[3]青海湖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 郝学宁,李岳坦,李滨勇. 2011

[4]青海湖湖东人工治理沙丘风沙流结构特征. 张登山,石昊,魏殿生,鲁瑞洁,田丽慧,尚媛,王希. 2012

[5]青海省湟水流域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研究. 韩梅,李新平. 2012

[6]藜麦、皱叶酸模对土壤砷、镉修复作用田间试验. 肖明,杨文君,崔明明,孙小凤. 2018

[7]马铃薯及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及健康风险评价. 鲍玉花,马秀花,闫世芳,肖明,崔明明.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