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湖北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应用耦合协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照红 1 ; 李宁辉 2 ; 马朝红 3 ; 花文元 1 ; 冉秦 1 ; 吴道宁 1 ; 罗良国 1 ;

作者机构: 1.农业清洁流域创新团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关键词: 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水稻

期刊名称: 农村经济与科技

ISSN: 1007-7103

年卷期: 2021 年 009 期

页码: 1-5

摘要: 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应用及评估研究项目"期间研发应用的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为评估对象,运用专家组多重相关性赋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湖北省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体系与项目目标体系、环境体系、经济效益体系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体系与环境体系的耦合度最高,与目标体系的耦合度次之,与经济效益体系的耦合度较为不稳定;而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与耦合度类似。建议后续推广中进一步加强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应用对实现化肥减量、稳产和增效的贡献与稳定性的考量,防御减施增效技术可能带来土壤质量退化的风险。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植方式对早稻生育发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程建平,吴建平,罗锡文,樊启洲,张国忠,周志艳,臧英,杨兵兵. 2010

[2]节水抗旱稻的研究与发展. 万正煌,李莉,陈宏伟. 2010

[3]锌、锰、铁过量施用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李家书,谢振翅,刘国际. 1999

[4]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戚华雄,李进波,张建华,夏明元,万丙良. 2003

[5]包膜化肥在水稻和棉花上的缓释效应. 熊又升,熊桂云,巴瑞先,李双来,乔燕. 1999

[6]应用同位素~(115m)Cd研究水稻对镉的吸收与分布. 唐年鑫,沈金雄,邓小玉,马朝红. 1993

[7]湘晚籼10号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沈其文,熊常才,殷怡伟,杨金松. 2000

[8]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l的初步定位. 朱磊,朱友林,余潮,张集文. 2005

[9]水稻施用不同比例配方肥的增产效应分析. 马自波,李荣,王小燕,叶琴玲,胡时友. 2017

[10]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华润2号的选育. 李进波,陈遵东,夏明元,戚华雄,杜雪树. 2015

[11]12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ISSR标记鉴定及遗传分析. 李进波,牟同敏,方宣钧. 2002

[12]水稻杀菌剂的开发现状及概述. 张舒. 2000

[13]水稻基因组DNA微量提取. 吴娟,吴金平. 2007

[14]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ze(t)的定位与遗传分析. 蔡海亚,周雷,焦春海,游艾青,徐得泽. 2017

[15]湖北省硅肥在水稻、黄瓜、花生上的应用效果. 李家书,谢振翅,胡定金,吕忠贵,沈成清. 1998

[16]水稻转基因抗虫杂交组合试种表现. 曾庆四,吴和明,董新国,刘三荣,方国成,周元坤. 2002

[17]广西水稻品种在柬埔寨种植后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英文). 刘开强,郭嗣斌,兰光焰. 2013

[18]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水稻耐冷性的研究进展. 李莹,周雷,潘英华,姚国新,任银玲. 2015

[19]“大粒硅”肥对水稻的抗倒与增产效果初报. 戴培进,胡时友,周家武,丁心慧,严新圣,贾平安,徐岚. 2009

[20]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锋,张卫建,章秀福,王丹英,徐春梅.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