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远源杂交种光合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小光 1 ; 翟周平 1 ; 尚毅 1 ; 柴靓 2 ; 赵鹏涛 1 ;

作者机构: 1.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远缘杂交;光合作用;性状;杂种优势;中亲优势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23 年 35 卷 003 期

页码: 1-6

摘要: 为阐明小麦远缘杂种的光合性状杂种优势,以六倍体小麦为母本,四倍体小麦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在小麦灌浆期测定了2个亲本和杂交种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光合相关性状和不同光照强度、不同CO2浓度、1日内不同时间净光合速率,并进一步分析了各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小麦杂交种净光合速率的中亲优势为正,超亲优势为负,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正向杂种优势,胞间CO2浓度为负向杂种优势;叶绿素浓度为负向杂种优势,而旗叶面积、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均为正向杂种优势;光量子效率为负向杂种优势,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均为正向杂种优势;羧化效率为正向杂种优势,而CO2补偿点和CO2饱和点为负向杂种优势;净光合速率的中亲优势在1日内均为正向杂种优势,而超亲优势在1日内均为负向杂种优势.综上所述,远缘杂交可以提高小麦种质资源对环境的适应性,提高光能利用率,通过高光效育种结合传统选育的手段,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和产量.

  • 相关文献

[1]优势棉花组合F2代农艺性状变异及其利用价值评估. 刘朝辉,董顺文,熊鹰,何洪波. 2007

[2]大刍草血缘普通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张华,何丹,何国权,沈昌埕,蒋晓芳,税红霞,卢庭启. 2013

[3]甘白远缘杂交新材料的创建及后代株系鉴定. 郑本川,李浩杰,蒲晓斌,崔成,柴靓,蒋俊,蒋梁材. 2015

[4]甘白远缘杂交新材料单株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李浩杰,崔成,柴靓,蒋俊,敬树忠,张锦芳,蒋梁材. 2019

[5]水稻亚种间杂种再生力评价及其与头季稻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刘永胜,周开达,罗文质,曾日勇. 1992

[6]水稻亚种间杂种的不育性及其与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 刘永胜,周开达,罗文质,曾日勇. 1992

[7]新型饲草玉淇淋58的性状、遗传及饲草潜力. 程明军,苏月贵,李志龙,蒋维明,张红芬,郑名敏,荣廷昭,周树峰,吴元奇,曹墨菊,唐祈林. 2015

[8]野桑蚕血缘对家蚕性状的影响. 肖金树,周安莲. 2004

[9]皮斑双限性新品种“夏月×秋玉”性状及饲养技术要点. 杜周和,刘彬斌,张剑飞,王晓芬. 2010

[10]源于CIMMYT人工合成种的小麦新品种川麦42的选育与研究. 杨武云,邹裕春. 2007

[11]基于叶形态学的枇杷小种子植株遗传多样性研究. 谢红江,杨文渊,王永清,潘翠萍,涂美艳,李靖,张耀勋. 2016

[12]~(60)Co-γ辐射对两个杜鹃品种主要性状的影响. 鲜小林,万斌,秦帆. 2015

[13]花培籼粳交恢复系泸恢7姊妹系间表型及遗传差异比较. 谢戎. 1997

[14]两种不同栽培模式下油菜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分析——栽培方式对油菜机收影响因子的作用初探. 刘秀清,石华娟. 2011

[15]两系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及对播期的反应. 何光华,左永树,杨正林,李道荣. 1998

[16]花培籼粳交恢复系泸恢17姊妹系间表型及遗传差异比较. 谢戎,况浩池,王贵雄. 1997

[17]水稻间段失绿回复突变体特性分析. 谢戎,曾正明,刘成元,邵继荣. 2007

[18]泸县田坎大豆地方品种主要性状的初步观察. 谢戎,方弟端,涂绍权. 1999

[19]绵阳市安州区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汤天泽,钟思成,李斌,范其新,蒙大庆,李迎春,张体刚,李芝凡,陈军. 2018

[20]不同播种密度对芜菁块根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文静,李家慧,黄海涛,王治斌,刘宗勇.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