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聚合7OE亚基1B/1R易位系材料的创制及其品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姚楚玄 1 ; 张磊 1 ; 秘彩莉 2 ; 周硕 1 ; 董福双 1 ; 刘永伟 1 ; 杨帆 1 ; 焦博 1 ; 柴建芳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植物转基因中心

2.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小麦;7OE;1B/1R易位系;品质改良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678-6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提高小麦1B/1R易位系的加工品质,本研究选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为1/7+9/2+12的小麦1B/1R易位系品种科农199为母本,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为1/7OE+8*/5+10的强筋春小麦品种津强6号杂交,利用分子标记在F4代株系中筛选到一个7OE亚基基因与黑麦碱基因聚合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1B/1R易位系材料。PCR结果显示,该聚合材料和非聚合材料在Glu-A1和Glu-D1位点没有差异。在温室种植条件下,对这些聚合材料和非聚合材料及其亲本进行麦谷蛋白溶胀指数(SIG)测定,结果表明,与1B/1R易位系亲本科农199比较,聚合5+10优质亚基后SIG值显著提高,聚合7OE优质亚基后,SIG值进一步显著提高,部分聚合材料达到了强筋亲本津强6号的水平。将聚合材料和非聚合材料及其亲本种植于大田,发现聚合5+10和7OE优质亚基株系的乳酸-SDS溶剂保持力(LA-SDS SRC)和SDS沉降值均显著高于只聚合5+10优质亚基的株系,但未达到强筋亲本津强6号的水平。综合来看,聚合了7OE亚基的1B/1R易位系材料的加工品质显著提升。本研究为改良我国众多1B/1R易位系的加工品质提供了一项新的育种策略。

  • 相关文献

[1]小麦1B/1R易位系中有活性的ω黑麦碱基因的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柴建芳. 2011

[2]大豆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应与分离特性研究. 赵双进,张孟臣,蒋春志,杨春燕,刘兵强,崔珏. 2006

[3]大豆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应与分离特性研究. 赵双进,张孟臣,蒋春志,杨春燕,刘兵强,崔珏. 2005

[4]河北滨海盐碱地植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刘存敬,张香云,崔瑞敏,张建宏,祁虹. 2013

[5]浅述河北省棉花生产和品种更新演变历程. 戴茂华,吴振良,刘丽英. 2015

[6]大豆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应与分离特性研究. 赵双进,张孟臣,蒋春志,杨春燕,刘兵强,崔珏. 2005

[7]大麦黄条点花叶病毒生物学传播特性研究初报. 闫冲,张爱红,杨菲,赵亚星. 2015

[8]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均匀种植技术研究及应用. 郝德有,贾银锁,郝志青. 2012

[9]硝酸镧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郭秀林. 1999

[10]通过组织特异性表达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来提高小麦的氮素利用率. 林景,马秀英,柴建芳,王海波. 2014

[11]不同蓝、紫粒小麦种子的萌发及其生理特性研究. 李杏普,刘颖慧,刘玉平,兰素缺. 2002

[12]小麦与多枝赖草耐盐纯合易位系的培育及鉴定. 魏景芳,秦君,王淳,李冬杰,孙敬三. 2003

[13]苯磺隆在冬小麦田使用时期的研究. 李秉华,李香菊. 2002

[14]小麦新型化学杀雄剂BAU9403诱导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研究. 李慧敏,赵凤梧,李爱国,周巧梅,马俊永,张爱民,王道全,陈万义,黄铁城,凌云. 2001

[15]小麦不同种植密度及种植方式对杂草生长的控制作用研究. 李香菊,王贵启,吕德滋. 1999

[16]蓝、紫粒小麦与白粒小麦种质资源籽粒品质的遗传差异. 李杏普,刘玉平,刘颖慧. 2001

[17]我国小麦条锈病持续治理之基因类型利用策略. 高胜国,鹿秀云,李社增,马平. 2004

[18]新耕作制度下小麦玉米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动态及防控对策. 董志平,郝延堂,柴同海,邵立峡,李润需,姜京宇,宋银芳,董立,马继芳,甘耀进,许佑辉,李智慧. 2009

[19]利用减法AFLP有效标记小麦中的外源染色体片段(英文). 柴建芳,吴志明,赵和,Andre LAROCHE,王海波. 2003

[20]钙-钙调素对小麦hsp26基因表达的影响. 刘宏涛,赵和,李冰,孙大业,周人纲.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