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NCⅡ遗传交配设计的籼稻抽穗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凯 1 ; 郑兴飞 2 ; 张红燕 1 ; 胡中立 3 ; 宁子岚 1 ; 李兰芝 1 ;

作者机构: 1.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湖南省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决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3.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抽穗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单倍型;NCⅡ遗传设计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86-1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抽穗期受光温资源和基因网络的共同调控,影响作物产量和品种的地域适应性,通过关联分析鉴定与抽穗期性状相关的显著位点和基因,对解析抽穗期的遗传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按照双因素交叉式遗传设计(North Carolina design Ⅱ, NCⅡ)将115份籼稻品种作为父本, 5份不育系作为母本,进行测交,得到了575个F1代的测交群体。对亲本和F1代抽穗期的表型值、亲本品种群体的一般配合力、F1代群体的特殊配合力和超亲优势值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1)共定位到104个关联位点,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其中,第4条染色体上检测到的显著位点最多,为16个。在亲本的抽穗期表型、一般配合力、F1代的抽穗期表型、特殊配合力、超亲优势值5个数据集中分别检测到6、5、15、57和21个。对这5个数据集中的显著关联位点进行表型变异分析,发现在亲本抽穗期表型、一般配合力、F1代抽穗期表型、特殊配合力和超亲优势值这5个数据集中的显著关联位点对表型变异的总贡献率(phenotypicvariation explained, PVE)分别为79.57%、10.51%、33.35%、56.42%和54.86%。其中, 25个位点在多个数据集中被检测到,可能为抽穗期相关的热点区域。(2)通过关联分析得到的显著位点与日本晴参考基因组注释信息比对,共检测到5个已克隆抽穗期基因,其中3个基因与显著关联位点的基因组距离小于200 kb,对这3个基因中的单倍型组合与单个基因的优异单倍型进行比较发现,亲本品种群体中单倍型组合SDG724 (Hap.A)_Hd17 (Hap. E)_Ghd7 (Hap. A)的对应的水稻单株籽粒产量较高,抽穗期较长,该组合中各基因的单倍型对应于单个克隆基因的优异单倍型,表明优异单倍型的聚合的常规稻,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更长的抽穗期。测交子代未见此情形,测交子代群体中SDG724(Hap.I)_Hd17(Hap.K)_Ghd7(Hap.I)的单倍型组合形式的水稻有适中的抽穗期和较高的产量,说明测交子代的抽穗期遗传机制较父本(常规水稻品种)复杂。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相结合,能利用到多个SNP提供的连锁不平衡信息,提高了基因检测效率,对培育高产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相关文献

[1]栽培稻抽穗期多样性影响机制. 蔡海亚,徐得泽,程建平,赵锋,吴建平. 2014

[2]水稻抽穗期基因qHY-8对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蔡海亚,徐得泽,程建平,赵锋,吴建平. 2013

[3]水稻抽穗期的光周期调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王红波,董华林,郑兴飞,殷得所,查中萍,胡建林,游艾青,周黎,徐得泽. 2020

[4]大白猪繁殖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张宇,周佳伟,吴俊静,乔木,徐忠,李梓芃,彭先文,梅书棋. 2022

[5]硒都黑猪繁殖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宋忠旭,张宇,彭先文,吴俊静,李良华,董斌科,乔木,徐忠,李梓芃,周佳伟,孙华,梅书棋. 2022

[6]加系大白猪乳头数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周佳伟,张宇,吴俊静,乔木,徐忠,李梓芃,杨前平,彭先文,梅书棋. 2022

[7]水稻抽穗期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杜雪树,戚华雄,廖世勇,方非. 2013

[8]三化螟为害杂交稻和常规稻的试验及种群数量下降原因初析. 陈其志. 1993

[9]不同种植方式对早稻生育发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程建平,吴建平,罗锡文,樊启洲,张国忠,周志艳,臧英,杨兵兵. 2010

[10]节水抗旱稻的研究与发展. 万正煌,李莉,陈宏伟. 2010

[11]锌、锰、铁过量施用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李家书,谢振翅,刘国际. 1999

[12]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戚华雄,李进波,张建华,夏明元,万丙良. 2003

[13]包膜化肥在水稻和棉花上的缓释效应. 熊又升,熊桂云,巴瑞先,李双来,乔燕. 1999

[14]应用同位素~(115m)Cd研究水稻对镉的吸收与分布. 唐年鑫,沈金雄,邓小玉,马朝红. 1993

[15]湘晚籼10号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沈其文,熊常才,殷怡伟,杨金松. 2000

[16]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l的初步定位. 朱磊,朱友林,余潮,张集文. 2005

[17]水稻施用不同比例配方肥的增产效应分析. 马自波,李荣,王小燕,叶琴玲,胡时友. 2017

[18]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华润2号的选育. 李进波,陈遵东,夏明元,戚华雄,杜雪树. 2015

[19]12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ISSR标记鉴定及遗传分析. 李进波,牟同敏,方宣钧. 2002

[20]水稻杀菌剂的开发现状及概述. 张舒.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