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深松深度对灌耕灰钙土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晓丽 1 ; 王成宝 2 ; 杨思存 1 ; 蔡立群 1 ; 霍琳 2 ; 温美娟 2 ; 姜万礼 2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分形维数;深松深度;甘肃引黄灌区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9-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改善引黄灌区的土壤结构,以旋耕(RT)为对照,设置深松30、35、40、50和60 cm 5个处理(ST30、ST35、ST40、ST50、ST60),通过5年定位试验研究了深松深度对甘肃引黄灌区灌耕灰钙土团聚体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促进了0~40 cm土层大团聚体的形成,并提高了其稳定性。干筛法下,>0.25mm团聚体含量(R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比RT处理增加6.16%、8.53%和13.38%,分形维数(D)降低3.81%;湿筛法下,R0.25、MWD和GMD分别增加44.78%、10.08%和5.81%,D值降低0.63%。深松5个处理平均的团聚体破坏率(PAD)和不稳定团粒指数(ELT)也分别比RT处理降低了5.77%和5.88%。R0.25、MWD、GMD随深松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大小顺序为ST60>ST50>ST40>ST35>ST30>RT,不同粒径团聚体含量也有大致相同的趋势,PAD、ELT和D则呈现相反的顺序。综合分析认为,深松耕能显著提高土壤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深松深度越深,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效果越好,若考虑深松效益和机械动力配置,建议至少深松35 cm以上。

  • 相关文献

[1]耕作方式对甘肃引黄灌区灌耕灰钙土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霍琳,杨思存,王成宝,姜万礼,温美娟. 2019

[2]玉米/鹰嘴豆间作条件下不同施磷量对灌耕灰钙土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柴博,李隆,杨思存,陈英,王成宝. 2015

[3]不同耕作措施对甘肃引黄灌区耕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杨思存,王成宝,霍琳,姜万礼,温美娟. 2019

[4]甘肃引黄灌区玉米茬耕层土壤状况调查. 霍琳,王成宝,杨思存,姜万礼,温美娟. 2019

[5]灌耕灰钙土耕层物理性质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成宝,霍琳,温美娟,杨思存. 2021

[6]不同轮作序列对旱地胡麻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刘栋,崔政军,高玉红,剡斌,张中凯,吴兵,谢亚萍,牛俊义. 2018

[7]长期施肥对河西绿洲灌漠土有机碳库储量及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俄胜哲,车宗贤,曾希柏,黄涛,柴彦君,索东让,安康. 2014

[8]不同耕作和种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杨如萍,郭贤仕,吕军峰,侯慧芝,郭天文. 2010

[9]不同年限旱砂田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 杜少平,马忠明,薛亮.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