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5种不同品种苦荞的易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云龙 1 ; 赵琳 1 ; 何永吉 1 ; 程哲 1 ; 吕慧卿 1 ; 李红梅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特色农产品加工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质联用(GC-MS);苦荞;易挥发性成分

期刊名称: 中国粮油学报

ISSN: 1003-0174

年卷期: 2020 年 02 期

页码: 18-23+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5种不同品种的苦荞易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与比较。结果表明:通过GC-MS分析,5种不同品种的苦荞共检测到烷烃类、烯烃类、酯类、醛类、醇类、含N物质及其他7类挥发性化合物。5种苦荞共有14种共同组分,包括9种烷烃化合物(2,2,4,6,6-五甲基庚烷、十一烷、十二烷、十三烷、2,9-二甲基十一烷、3-亚甲基十三烷、十四烷、壬基环戊烷、正十五烷)以及5种烯烃类化合物(乙基苯、萘、1-十二烯、1-十三烯、2E-十四烯);不同品种的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醇类、醛类以及酯类化合物,醇类及酯类化合物一般具有花香和果香,醛类化合物有脂肪香味,这些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综合气味,从而使不同品种的苦荞呈现不同的特点。

  • 相关文献

[1]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黄酒中挥发性成分. 田翔,乔治军. 2019

[2]苦荞数量性状遗传距离的测定. 李秀莲. 2004

[3]优质苦荞GAP生产管理技术研究. 陕方. 2004

[4]苦荞主要性状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研究. 李秀莲. 2004

[5]多效唑和萘乙酸对苦荞抗倒伏性和抗落粒性的影响. 郭忠贤,杨明君,陈有清. 2006

[6]苦养深加工技术研究. 陕方. 2008

[7]播种期对苦荞籽粒产量的影响. 赵萍,杨明君,郭忠贤,石金波. 2011

[8]山西省荞麦种质资源含硒特性的初步分析. 王子王,邢丽萍,曹家林,杜海平. 1993

[9]苦荞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积累动态分析. 向达兵,宋月,范昱,万燕,张宝林,赵钢. 2017

[10]苦荞引种试验. 杨明君,郭忠贤,陈有清. 2006

[11]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评估方法在苦荞区试中的应用. 李秀莲,赵建东,陈稳良,朱慧珺 . 2009

[12]苦荞新品种‘晋荞麦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 李秀莲,史兴海,高伟,朱慧珺,崔林. 2011

[13]苦荞新品种'晋荞麦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 李秀莲,史兴海,高伟,朱慧珺,崔林. 2011

[14]EMS诱变刺荞的形态突变体鉴定与分析. 马名川,刘龙龙,张丽君,崔林,周建萍. 2019

[15]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许明,韩亮,李艳琴,边俊生,陕方. 2012

[16]苦荞SRAP分子标记体系优化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令狐斌,侯思宇,孙朝霞,黄可盛,路阳,韩渊怀,许冬梅. 2015

[17]苦荞生物有机专用肥肥效研究. 史清亮,杨晶秋,陶运平,张筱秀,温月香,刘素芬. 2003

[18]苦荞品种(系)聚类分析. 赵建栋,李秀莲,史兴海,陈稳良,高伟. 2016

[19]苦荞米及萌动苦荞米加工工艺研究. 李红梅,胡俊君,李云龙,陕方,边俊生. 2011

[20]萌发荞麦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石磊,刘超,梁霞,孟婷婷,周柏玲,李云龙.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