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实施海洋负排放践行碳中和战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焦念志 1 ; 刘纪化 2 ; 石拓 2 ; 张传伦 3 ; 张永雨 4 ; 郑强 1 ; 陈泉睿 1 ; 汤凯 1 ; 王誉泽 3 ; 董海良 5 ; 唐剑武 6 ; 叶思源 7 ; 董双林 8 ; 高坤山 1 ; 张继红 9 ; 薛强 10 ; 李琦 10 ; 贺志理 11 ; 屠奇超 2 ; 王法明 12 ; 黄小平 13 ; 白雁 14 ; 潘德炉 14 ;

作者机构: 1.厦门大学海洋微型生物与地球圈层研究所

2.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

3.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海洋地球古菌组学重点实验室

4.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中心

6.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7.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8.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9.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10.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1.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13.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14.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海洋碳汇;负排放;碳中和;微型生物碳泵;生物泵;碳封存;碳汇交易

期刊名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ISSN: 1674-7240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632-6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海洋负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文章提出海洋负排放相关的八个基本路径,包括陆海统筹减排增汇、海洋缺氧酸化环境减排增汇、滨海湿地减排增汇、养殖环境减排增汇、珊瑚礁生态系统减排增汇、海洋地质碳封存、海洋碳汇核查技术体系,以及海洋碳汇交易体系和量化生态补偿机制等;旨在抛砖引玉,引发研讨、推动研发,不断细化和完善海洋负排放方案,为落实碳中和国家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 相关文献

[1]人工鱼礁材料添加物碳封存能力及其对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固碳量的影响. 李娇,公丕海,关长涛,刘毅. 2016

[2]海水养殖践行"海洋负排放"的途径. 张继红,刘纪化,张永雨,李刚. 2021

[3]南海柘林湾海洋牧场生物碳储量研究. 马欢,秦传新,陈丕茂,冯雪,袁华荣,黎小国,林会洁. 2017

[4]中国近海养殖环境碳汇形成过程与机制. 张永雨,张继红,梁彦韬,李鸿妹,李刚,陈晓,赵鹏,蒋增杰,邹定辉,刘晓勇,刘纪化. 2017

[5]庙岛群岛毗邻海域秋季底栖食物网潜在碳来源贡献及对碳汇渔业的思考. 赵永松,单秀娟,杨涛,金显仕,韦超. 2022

[6]"碳中和"压力下长江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路径研究. 车轩. 2023

[7]中国渔船执行EEXI的适用性研究. 李胜勇,郑建丽,曹建军.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