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下属机构
排序方式:

发文量

  • 发文量
  • 被引量
25条记录
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 发文量: 615
  • 被引量: 420
  • EI: 0
  • SCI: 5
  • 北大核心: 289
  • CSSCI: 0
  • CSCD: 261

研究主题:从事稻种资源、水稻遗传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杂稻制(繁)种技术、水稻栽培生理、国家和省级水稻区域试验、生物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生态鉴定等水稻科学研究

简介:贵州省水稻研究所位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创建于1978年,是贵州省唯一专业从事稻种资源、水稻遗传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杂稻制(繁)种技术、水稻栽培生理、国家和省级水稻区域试验、生物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生态鉴定等水稻科学研究的机构。下设办公室、生产科、栽培生理研究室、两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室、三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室、分子育种实验室和两用核不育系生态鉴定中心等机构。全所现有在职职工64人,其中技术干部27人,有研究员5人,客座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7人,中级职称9人,省青年优秀科技人才培养对象2人,省管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10人 贵州省水稻研究所以水稻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攻方向,从事水稻遗传育种、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不育系繁殖、杂稻制种技术、遗传材料创新利用,组织培养和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不育系及新品种(组合)的生态适应性鉴定,水稻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水稻灾害防避技术等研究;水稻种子产业化和产品加工及相关技术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稻米制品品质分析、监测;市场调查、成果转化利用和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六五”以来,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中试开发、农业部新品种扩繁、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贵州省水稻育种攻关、省基金、省农业厅动植物育种专项、省重点成果推广等项目。先后育成并通过审定的常规水稻新品种有广文5号、秋辐1号、黔育272、黔育402、黔育404、黔育204、黔育413、黔育417、黔育419、农虎禾、贵花36、金麻粘、银桂粘、黔恢15等,在生产上累计推广面积数千万亩。其中金麻粘荣获国家优质米,曾作为中南海国宴用米。 在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方面进展突出,育成的两优363、两优211是西南地区率先通过省级审定的两系法籼型杂交稻新组合。其中,两优363米质特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给予很高评价,2000年12月在中国首届梵净山稻香节上获优质米综合评分第一名,2002年在中国(淮安)优质米博览交易会获优质农产品奖,2003年8月通过全国审定,是贵州省第一个通过全国审定的杂交水稻新组合。

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生物质能源)研究所
  • 发文量: 609
  • 被引量: 391
  • EI: 0
  • SCI: 3
  • 北大核心: 230
  • CSSCI: 0
  • CSCD: 177

研究主题:甘蔗、特色热带果树、薏苡、石漠化综合治理和热带特色块根块茎作物五个学科

简介: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始建于1956年(2009年加挂贵州省生物质能源研究所),为省级公益类研究机构,隶属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现有在职职工78人,其中科技人员56人(高级17人,中级15人;国贴专家1人,省贴专家1人;博士6人,硕士15人)。根据热带作物产业发展需求,依托甘蔗、特色热带果树、薏苡、石漠化综合治理和热带特色块根块茎作物五个学科,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望谟)备份基地、南亚热带作物贵州兴义综合试验站、贵州澳洲坚果研究中心、贵州芒果研究中心和望谟科技示范园等五个科技创新平台。以贵州热区特色经济作物种质资源评价及创新利用、良种选育为主攻方向,重点开展山地立体高产高效栽培、绿色防控、逆境生理、基因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良种(苗木)繁育、产品研发、储藏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科技服务、科技咨询和成果转化等工作。建所以来,共承担各级科研及开发项目300余项,培育作物新品种(系)60余个,收集保存种质资源1200多份,获得各级各类成果奖励68项,出版发行学术专著8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80篇,制订发布地方标准5个,获专利33项。

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 发文量: 540
  • 被引量: 341
  • EI: 0
  • SCI: 22
  • 北大核心: 295
  • CSSCI: 0
  • CSCD: 224

研究主题:致力于旱粮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保存及基因筛选、鉴定和利用,旱粮作物种质改良创新、鲜食玉米、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研究工作,旱粮作物新品种选育和引进、配套制种技术与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旱粮作物品质分析测试、监测与标准化体系建设;食品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研究

简介:贵州省农科院旱粮研究所位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1984年正式成立。2012年12月6日加挂贵州省高粱研究所牌子,更名为贵州省旱粮研究所,系全额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现有退休职工47人。在职职工48人。其中正科2人、科员3人、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13人、助理研究员12人、研究实习员5人、技术工人5人。设有10个职能科室,分别为:党政办公室、科研管理科、组织人事科、计划财务科、玉米研究室、小麦研究室、高粱研究室、分子生物技术实验室、杂粮研究室、耕作栽培研究室。 设有国家玉米、小麦、高粱三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站,农业部高粱原原种扩繁基地,农业部小黑麦原原种扩繁基地,贵州省玉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研发中心,贵州省重点中试基地,贵州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旱作南繁育种基地。依托省内外种子企业等科技转化平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建所至今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选育玉米、高粱和麦类新品种92个,其中国家级审定品种3个。获省(部)级奖励奖励41项,其中,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出版专著16部,获国家授权新品种权16项。 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致力于旱粮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保存及基因筛选、鉴定和利用,旱粮作物种质改良创新、鲜食玉米、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研究工作,旱粮作物新品种选育和引进、配套制种技术与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旱粮作物品质分析测试、监测与标准化体系建设;食品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研究,引进、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咨询、培训等工作,为贵州及周边省市区旱粮作物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贵州省油料(香料)研究所
  • 发文量: 524
  • 被引量: 369
  • EI: 0
  • SCI: 3
  • 北大核心: 276
  • CSSCI: 0
  • CSCD: 209

研究主题:主要以油料作物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为主攻方向,从事油料作物新品种(组合)选育和引进、配套制种技术与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油料作物有益种质及基因筛选、鉴定和利用,油料作物鲜食、医药、饲料、园林观赏和工业多用途的应用等研究;油料及产品品质分析测试、监测与标准化体系建设;油料加工、贮藏、运输技术及油产品研制;国内外油料市场动态研究、学术交流与合作;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广,技术开发,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

简介:贵州省油料研究所位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1978年11月成立。现有在职职工36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5人,中级技术职称5人;科研人员中有硕士2人,留学回国人员2人,在读博士1人,在读硕士2人。试验土地100余亩。现有油菜、大豆、花生育种及油料品种资源研究室,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油料所区域试验点,建有农业部油菜原原种繁育基地,农业部贵州大豆中试基地,即将建设的有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贵州油菜原原种扩繁基地项目。主要以油料作物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为主攻方向,从事油料作物新品种(组合)选育和引进、配套制种技术与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油料作物有益种质及基因筛选、鉴定和利用,油料作物鲜食、医药、饲料、园林观赏和工业多用途的应用等研究;油料及产品品质分析测试、监测与标准化体系建设;油料加工、贮藏、运输技术及油产品研制;国内外油料市场动态研究、学术交流与合作;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广,技术开发,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1985年以来,贵州省油料研究所一直与加拿大基金、美国福特基金会等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在品种资源考察征集、油菜制种技术培训和大豆生产基地的技术培训等方面获得资助。2000年,在国家教育部春晖计划资助下与留法学者,以及国家和贵州省引智办资助下与法国、荷兰、德国等国进行了种质、人员和信息交流,合作研究成效显著,尤其在油菜小孢子培养取得成功,在应用细胞工程进行材料创新方面跨入国内先进水平,进一步提高材料创新能力。几十年来,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省及地方各类科研项目(课题)100多项,共获各级科技进步奖等30余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10余项,四等奖及其他奖约20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4部。收集、保存各类油料作物资源3500余份,其中油菜2000余份,大豆近1000份,向日葵、花生、苏麻等500余份。经引进和选育审定品种共34个(其中自育品种25个),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科学(柑橘/火龙果)研究所
  • 发文量: 427
  • 被引量: 234
  • EI: 1
  • SCI: 15
  • 北大核心: 235
  • CSSCI: 0
  • CSCD: 147

研究主题:主要以火龙果、苹果、柑橘为研究重点,积极开发研究其他特色精品水果,并进行生理生化、栽培、育苗、病虫害防治、新品种选育以及贮藏保鲜、加工等多方面的研究

简介: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位于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小河)省农科院内。从1956年成立贵州省罗甸农业试验站起,先后调整更名为黔南州贵定农科所罗甸分所、黔南州罗甸果树所、贵州省柑橘科学研究所,分别从属于黔南州贵定农科所、贵州省农业厅,2005年起整建制划归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管理,2007年更名为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 发文量: 421
  • 被引量: 306
  • EI: 1
  • SCI: 1
  • 北大核心: 161
  • CSSCI: 2
  • CSCD: 124

研究主题:主要从事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农业期刊编辑出版、贵州省12316“三农”服务热线的运行及计算机网络服务与图书馆资料收藏加工服务等工作。

简介: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是从事农业信息研究的公益性研究机构,是贵州省农业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依托单位,农业部授权的课题查新检索二级资质单位和科技部授牌的农村信息化服务基地。主要从事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农业期刊编辑出版、贵州省12316“三农”服务热线的运行及计算机网络服务与图书馆资料收藏加工服务等工作。

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发文量: 413
  • 被引量: 238
  • EI: 0
  • SCI: 1
  • 北大核心: 161
  • CSSCI: 0
  • CSCD: 118

研究主题:主要围绕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农业科技政策、农村区域综合发展、农村发展规划战略,农村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农村科技扶贫、现代农业适用新技术推广、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发展节约型农业和促进资源优化利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设、深化农村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开展了各级各类科研课题70余项

简介: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贵州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贵州省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是隶属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以促进贵州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为宗旨,开展现代农业发展综合技术和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5年,在职职工35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10人,博士6人,硕士16人,注册咨询工程师4人。拥有1650平方米科研实验楼一栋,建成500余亩的蓝莓、火龙果蜂媒授粉试验基地。自1960年以来,现代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成长,历经新技术组、农业物理组和农业物理研究室(1960-1984)、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1984-1991)、综合所(1991-2004)、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2005-)几个发展阶段,历时55载。半个多世纪以来,现代所先后在农产品辐照贮藏加工、作物辐照育种、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综合农业技术应用、生态循环农业、小流域和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等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示范工作。同时,在社区自然资源管理、农村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关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领域展开了探索性研究。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代所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荣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26项,先后组织实施了国家级、省部级及国际合作科研项目12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11部,主持编写了贵州省“十二五”乌蒙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世界银行贷款贵州农村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咨询报告。多次获得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进入十二五以来,现代所围绕核技术农业应用(农产品贮藏加工)、农村资源与环境管理(蜜蜂资源研究与利用)和农业政策研究三个学科方向建设研究团队,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综合技术集成应用、中华蜜蜂保育与生态恢复、蜜蜂授粉等试验研究;运用核辐射技术开展在农产品贮藏加工、中药材防虫防菌无害化处理、作物辐照育种等研究;围绕贵州农业经济与政策、农村贫困问题与社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社区为基础的农村公共资源管理等方面开展调研,为贵州省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咨询服务。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现代所将继续以博学·敬业的科研精神,求实创新的工作态度,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突出特色,为发展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山地高效农业而努力奋斗。

贵州省水产研究所
  • 发文量: 370
  • 被引量: 217
  • EI: 0
  • SCI: 0
  • 北大核心: 160
  • CSSCI: 0
  • CSCD: 58

研究主题:水产、淡水鱼、水产养殖、渔业工程、环境监测与评价。

简介:贵州省水产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贵州省花溪鱼种场,研究所以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为主,主要从事渔业资源环境与监测、水产养殖技术、设施渔业、土著鱼类、渔业科技信息等领域研究。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
  • 发文量: 194
  • 被引量: 95
  • EI: 0
  • SCI: 3
  • 北大核心: 89
  • CSSCI: 1
  • CSCD: 56

研究主题: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药食兼用真菌等中药材资源的收集与保护、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产业开发与综合利用研究,广泛开展粮、油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与创新利用研究;开展遗传多样性评价、安全保存技术研究以及数据库与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

简介: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于2008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隶属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药食兼用真菌等中药材资源的收集与保护、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产业开发与综合利用研究,广泛开展粮、油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与创新利用研究;开展遗传多样性评价、安全保存技术研究以及数据库与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内设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科、科研管理科、计划财务科、中药材研究室、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室、油料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室、真菌研究室、种质保存利用研究室等机构。单位编制人员为70人。现有在职职工36人,专业技术人员30人,建立了一支作物种质资源和中药材研究的专业人才队伍,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9人,助理研究员10人;博士5人,硕士18人 . 2008年以来承担国家科技部和农业部、省科学技术厅、省农委和省农科院等下达科研项目(课题)60余项,在现代中药材、作物品种资源和食用菌等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培育了一批具重要学术价值和应用潜力的科技成果。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和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选育通过贵州省审定作物品种4个;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1项,新品种保护授权3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这些科技成果在省内示范、转化和推广应用。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院机关
  • 发文量: 65
  • 被引量: 56
  • EI: 0
  • SCI: 0
  • 北大核心: 32
  • CSSCI: 0
  • CSCD: 36

研究主题:

简介:下设:院纪委(监察室)、院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宣传教育处、统战部、科研管理处、保卫处、离退处、计划财务处、审计处、后勤处、机关党办、工会、成果转化处、外事处、知识产权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