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氮量对不同筋型小麦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调控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瑞琦

作者: 马瑞琦;王德梅;陶志强;王艳杰;杨玉双;赵广才;常旭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追氮量;筋型;产量;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131-1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试验于2016-2017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试验基地进行,以强筋小麦藁优2018和师栾02-1,中筋小麦中麦8号和中麦175,弱筋小麦扬麦22和扬麦15为试验材料,设置拔节期追氮量75、105和135kg/hm~2处理,探究追氮量对不同筋型小麦产量及农艺性状的调控效应。播种前底施纯磷135kg/hm~2、纯氮105kg/hm~2。结果表明,增加追氮量可以促进拔节期两极分化,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数,其中对强筋小麦的影响大于对中筋和弱筋小麦的影响。在75~135kg/hm~2范围内增加追氮量可提高各品种的叶面积指数(LAI),减缓开花到灌浆期间LAI的下降速度,对中筋小麦的效果最明显。小麦株高、穗长和结实小穗数均以追氮量135kg/hm~2最高,不孕小穗数则随着追氮量增加显著减少。在追氮量75~135kg/hm~2范围内,各筋型小麦品种籽粒产量、成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均随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以追氮量135kg/hm~2最高。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施氮量与行距互作对不同筋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郭明明,赵广才,郭文善,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王美,亓振,王雨,刘孝成. 2015

[2]基因型与环境对三种筋型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曹俊梅,周安定,刘联正,张新忠,黄天荣,高永红,芦静,吴新元. 2015

[3]黑龙港低平原高产田小麦追肥研究. 卢布,王璞,周殿玺,兰林旺,王树安,于国建,王运正,鲁来清,李续厚. 2005

[4]追氮量对强筋和中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马瑞琦,陶志强,王德梅,王艳杰,杨玉双,朱英杰,赵凯男,李俊志,王玉娇,常旭虹,赵广才. 2019

[5]保护性耕作对小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樊翠芹,王贵启,李秉华,许贤. 2010

[6]氮肥对小麦氮积累和分配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进展. 刘东军,张宏纪,孙岩,刘文林,杨淑萍,闫文义. 2017

[7]不同土壤肥力对各年代小麦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裴艳婷,李娜娜,丁汉凤,谢连杰,孙敬海,刘鹏,靳义荣. 2018

[8]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系比较试验. 李雪,温辉芹,裴自友,程天灵,张立生,朱玫,卜斌. 2018

[9]高产小麦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亓振,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王美,郭明明,刘孝成,王雨,吕冰,赵广才. 2015

[10]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燕,刘苹,林海涛,张玉凤,杨力,王江涛,房锋. 2016

[11]水氮调控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严勇亮,丛花,张金波,章艳凤,路子峰. 2015

[12]春小麦田间盐胁迫下的农艺性状表现研究. 朱永兴,郭生虎,董建力,关雅静. 2017

[13]新引进一批墨西小麦优良品种(系). 郑殿升,刘三者. 2000

[14]小麦品种耐盐性的研究. 米海莉,许兴,马雅琴,李树华,杨德光,翁跃进. 2003

[15]氮磷钾肥不同施用方式对云麦53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王志伟,黄锦,李菊湘,陈向东,杨兆才,王增明,程加省,杨金华,张艳芬. 2014

[16]旱作雨养条件下小麦农艺性状与产量及抗旱性的关系. 闫金龙,张俊灵,张东旭,冯丽云,张树彬. 2019

[17]西南地区小麦新品种(系)在昆明生态点的表现分析. 乔祥梅,王志龙,程加省,王志伟,杨金华,于亚雄. 2018

[18]植物活性蛋白在云南旱地小麦上的应用. 刘俊,孟国忠,万丽花,黄惠,黄荣松,郜胜涛,周永琼,尹梅. 2020

[19]保护性耕作和施用控释肥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允青,郭熙盛,王静,许征宇,胡鹏,桑亚松,李立胜. 2009

[20]江苏省淮南小麦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指标相关性研究. 衣政伟,林佩佩,袁红,朱海鹏,吴计余,王显,华荣.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