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模式对桑园土壤养分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丽

作者: 周丽;贺兵;李冬兵;刘学锋;曹文;余世权;刘筱雪;王一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桑园间作;土壤养分;土地当量比;产量;综合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3-9868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100-1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不同桑园间作模式下各间作体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差异,并优化桑园间作,以桑树净作(CK)为对照,另设桑树间作大豆(MS)、桑树间作花生(MP)、桑树间作甘薯(MSt)、桑树间作马铃薯(MPt)4种间作模式,分析了5种模式对桑园土壤肥力、桑叶及间作物产量、种间竞争力指数和系统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模式显著影响了桑园土壤养分含量、系统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土壤养分随生育时期而变化,至共生结束,MS,MP两种养地间作模式土壤pH值分别降低了2.37%,0.39%,全氮和全钾含量比共生前分别增加了0.76%,11.49%和2.03%,0.26%; MSt, MPt两种耗地作物土壤pH值升高了5.71%,4.34%,土壤全磷含量降低了5.56%,2.04%,两者在土壤全氮和全钾含量的变化规律相反:MSt减少11.41%、 MPt增加8.03%, MSt增加0.83%、 MPt减少8.50%.与净作相比,MS,MSt, MPt模式下桑叶产量分别提高32.90%,35.50%,13.05%, MP降低10.55%,间作物产量较净作减少,但系统产量总体增加.除花生外,间作下大豆、甘薯、马铃薯的种间竞争能力均弱于桑树;各模式产投比从大到小依次为:MS,MP,MSt, MPt;间作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MSt, MS, MPt和MP模式分别增加了间作物纯收入.综合考虑土壤养分含量、产投比、 LER值和桑园综合经济效益等因素,在桑园中间作大豆具有更高的土壤可持续性和经济推广价值.

分类号: S888.4

  • 相关文献

[1]岩溶山区玉米白三叶间作对土壤养分及作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唐柳办,王家豪,王雷挺,王普昶,赵丽丽. 2022

[2]不同作物与玉米间套作对玉米产量和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赵建华,孙建好,陈伟,李伟绮. 2013

[3]覆膜对玉米间作豌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李伟绮,孙建好,赵建华. 2016

[4]棉花/芝麻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宫慧慧,张玉娟,赵军胜,李振怀,卢合全,徐士振,赵逢涛,孟庆华,董合忠. 2019

[5]间作对油菜和紫云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宋莉,韩上,席莹莹,鲁剑巍,吴礼树,曹卫东,耿明建. 2014

[6]椰子可可间作下种植密度对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赵溪竹,刘立云,王华,朱自慧,赖剑雄. 2015

[7]辽西半干旱区玉米与花生间作对土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高砚亮,孙占祥,白伟,冯良山,杨宁,蔡倩,冯晨,张哲. 2017

[8]盐碱地玉米‖花生间作对群体覆盖和产量的影响. 南镇武,孟维伟,徐杰,王旭清,刘灵艳,林松明,高华鑫,张正. 2018

[9]秸秆还田对东北半干旱区玉米‖花生轮作系统土壤水热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姚凡云,曹玉军,王虹霏,吕艳杰,刘志铭,魏雯雯,岳玉兰,王永军. 2020

[10]辽西半干旱区玉米大豆间作对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蔡倩,孙占祥,王文斌,白伟,杜桂娟,张悦,张哲,冯晨,向午燕,赵凤艳. 2022

[11]不同带宽行比对湖北西南山区玉米/大豆套作体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金晶,余常兵,庞静,李必钦,吕典. 2021

[12]干旱地区向日葵与谷子间作的土地生产力及种间竞争力的研究. 依兵,刘金刚,宋殿秀,王德兴,赵明珠,刘晓宏,孙恩玉,崔良基. 2023

[13]浙江桐乡桑园间作调查报告. 龚垒,王勇,龚垒,王勇. 1987

[14]云南省桑园间作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李金见,黎永谋. 2012

[15]发酵血粉饲养黄羽肉鸡的效果. 何廷,梁琳,潘穗华,莫棣华,苏基双,陈颖俊. 1992

[16]安徽省发展短季棉生产的探讨. 产焰坤. 1991

[17]安徽省沿江棉区夏棉适宜性研究. 易成新,李文才,唐胜. 1993

[18]饲料不同加工粒度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李文刚,闫益波. 2020

[19]砂地小麦套作花生的产量优势及其与养分利用效率关系的研究. 王秋杰,寇长林,王永歧,王兴仁,张福锁. 1999

[20]施磷对西北沿黄灌耕灰钙土玉米/鹰嘴豆间作产量及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兰玉峰,夏海勇,刘红亮,杨思存,宋建国,李隆.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