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新型生物产品及复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向礼波

作者: 向礼波;石磊;徐东;宋远胜;薛敏峰;龚双军;杨立军;喻大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减药增效;生物农药;寡糖·链蛋白;大黄素甲醚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276-2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筛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新型生物产品及其减药增效配方,于2016年分别在湖北襄阳和荆州开展田间试验。评价了植物免疫蛋白质生物农药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诱抗剂0.5%大黄素甲醚水剂和生物刺激素爱诺森可溶液剂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筛选了上述3种生物产品与常规化学农药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5%咪鲜胺乳油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减药增效组合配方。结果表明: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和0.5%大黄素甲醚水剂处理的防效分别在20.18%~24.37%和18.32%~22.98%之间,爱诺森处理对小麦赤霉病无防治效果。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5%咪鲜胺乳油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3种杀菌剂减量20%分别与寡糖·链蛋白、大黄素甲醚和爱诺森复配田间防效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减量20%与寡糖·链蛋白、大黄素甲醚和爱诺森3种生物产品复配处理的病情指数在3.34~7.81,防治效果在63.99%~77.56%,其增效范围在3.22%~47.59%,与430 g/L戊唑醇悬浮剂未减药用量的防效相当(P>0.05)。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减量20%与寡糖·链蛋白、大黄素甲醚和爱诺森3种生物产品复配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未减药的多菌灵处理产量(P<0.05),增产幅度在3.74%~9.28%之间。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和25%咪鲜胺乳油减量20%与寡糖·链蛋白、大黄素甲醚和爱诺森3种生物产品复配处理的防效和增产效果趋势不显著。

分类号: S435.121.45

  • 相关文献

[1]寡糖·链蛋白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水稻的促长增产作用. 唐涛,赵明平. 2015

[2]寡糖·链蛋白对小麦抗黄花叶病毒的免疫诱抗作用. 盛世英,杨秀芬,刘勇. 2016

[3]基于增效剂与杀虫剂协同作用的玉米螟超低量喷雾防治技术. 王志慧,丁新华,贾尊尊,付开赟,吐尔逊·阿合买提,何江,郭文超. 2020

[4]植物源甘油酯及其减药组合对3种柑桔害虫的防控效果评价. 龚碧涯,卢慧林,刘慧,肖伏莲,杨水芝,李先信,刘元,吴志鹏,刘秀波. 2021

[5]有机硅类助剂对香葱疫病的减药增效作用. 宋焕忠,郭元元,李洋,张力,陈琴,陈振东. 2021

[6]新型植物源农药0.5%大黄素甲醚水剂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龚双军,杨立军,杨小军,喻大昭. 2010

[7]作饲料添加剂的几种中草药. 张静丽. 1991

[8]大黄素甲醚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 杨立军,龚双军,杨小军,喻大昭. 2010

[9]植物源农药大黄素甲醚关键使用技术的研究. 杨宇红,陈志刚,张富龙,张燕宁,蒋红云,钱益新. 2009

[10]植物源杀菌剂大黄素甲醚防治黄瓜白粉病研究. 杨宇红,龚惠之,杨翠荣,冯兰香,徐向荣,钱益新,谢丙炎. 2009

[11]0.8%大黄素甲醚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初探. 元维军,周忠雄,刘美玲,向礼波,袁斌. 2020

[12]抗病小麦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脱毒及产物的生物活性. 姚泉洪,刘宗镇,曾以申. 1996

[13]感染赤霉病菌后小麦穗组织蛋白的氧化交联. 陈怀谷,刘志林,林玲,陈厚德,王裕中. 2004

[14]雾霾易诱发麦田病虫,综合防治保增收. 邱光,张晓进. 2014

[15]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与增效研究. 束兆林,杨红福,缪康,赵来成,姚克兵,于居龙. 2015

[16]春小麦赤霉病流行规律的进一步研究. 张匀华,刘惕若. 1990

[17]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李海军,孙苏阳,王永军,徐文静,蒋守华. 2008

[18]多菌灵/戊唑醇复配对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菌株的活性增效作用. 毕秋艳,马志强,张小风,王文桥,韩秀英. 2010

[19]小麦赤霉病菌定性和定量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潮霞,田世民,马平,杨文香,李社增,刘大群. 2007

[20]戊唑醇不同防治时间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和籽粒中DON毒素积累的影响. 徐飞,宋玉立,杨共强,王俊美,赵凯,韩自行,李丽娟,刘露露,李亚红,张姣姣.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