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野生桦褐孔菌生物学特性及化学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华兰兰

作者: 华兰兰;林青;时红玲;王娜;娄恺;李金玉;霍向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桦褐孔菌;碳源利用谱;化学成分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23 年 60 卷 005 期

页码: 1244-12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新疆桦褐孔菌生物学特性及化学成分.[方法]由采自新疆阿勒泰的桦褐孔菌菌核组织分离获得纯培养菌株HS819,利用Biolog FF微孔板表征该菌株的碳源代谢特征;利用GC-MS分析菌核、菌丝体及发酵液的石油醚提取物化学成分.[结果]菌株HS819 与桦褐孔菌菌株PAT29027(OP019327)的相似性为99.73%,结合菌核、菌落、菌丝形态及系统进化分析,确定该菌株为桦褐孔菌;该菌株的碳源代谢特征表明其对D-核糖、甘氨酰-L-谷氨酸、水杨苷、β-甲基-D-半乳糖苷、α-酮戊二酸、D-纤维二糖、L-谷氨酸等7 种碳源的代谢能力最强;GC-MS在菌核、菌丝体及发酵液中分别检测出 43 种、39 种和 38 种成分,烃类、酸类和酯类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醛类与醇类,其中酸类是菌核及菌丝体的主要成分,分别占总成分的66.07%和60.03%,在发酵液中,烃类为主要成分,占 54.01%.[结论]桦褐孔菌可利用的碳源中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占主要成分;该菌株在自然环境下和液态发酵过程中检测的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上差异明显,两者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可能与生物胁迫、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

分类号: S188

  • 相关文献

[1]珍稀药用菌—桦褐孔菌的研究进展. 陈体强,吴锦忠. 2005

[2]桦褐孔菌多糖对感染弓形虫小鼠治疗作用及其对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李佳佳,鞠玉琳,张厚双,于龙政,李杨. 2011

[3]桦褐孔菌资源分布及其地域环境条件分析. 李艳婷,郭尚,徐莉娜,郭霄飞,李银生,高圣朝. 2019

[4]桦褐孔菌降糖活性成分及治疗糖尿病机制研究进展. 马丹丹,汪雯翰,薛蓓,李梁,朱琳,刘振东. 2019

[5]山西桦褐孔菌的鉴定与固态发酵初步研究. 李艳婷,徐莉娜,郭霄飞,朱敏,南晓洁,李银生,郭尚. 2020

[6]西藏林芝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与抗肿瘤活性. 刘怡,刘红丽,程秀峰,张金超,薛蓓,刘振东,汪雯翰. 2021

[7]桦褐孔菌复合饮料配方优化及抗氧化能力评价. 李亚楠,朱蕴兰,陈宏伟,王文斌,方文艳. 2022

[8]林芝桦褐孔菌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刘怡,刘振东,汪雯翰. 2021

[9]桦褐孔菌乙醇粗提物对朊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 杨微,陈志宝,陈操,魏艳梅,夏影,戴好富. 2021

[10]广东陈香茶后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种群和酶类活性变化的研究. 陈栋,李晶晶,方祥,黄国资,乔小燕,吴华玲,赖兆祥. 2010

[11]缬草研究进展. 魏桂民,李德文,王少铭,于二汝,罗莉斯,王军. 2016

[12]不同产地发菜的营养成分分析. 陈海燕,陈伟. 2011

[13]香料烟叶片主要外观性状与化学成分关系的研究. 曹景林. 2000

[14]香稻香味的研究进展. 李辉. 2010

[15]我国主产烟区若干气象因素与烟叶化学成分关系的研究. 戴冕. 2000

[16]番鸭不同杂交组合的肌肉品质与化学成分测定. 赵爱珍,卢立志,沈军达,陶峥荣,徐坚,付福根. 2003

[17]仙人掌及其开发利用. 李玉萍. 2001

[18]虫草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夏春雨,孙巍,刘学铭. 2009

[19]添加乳酸菌剂后苜蓿青贮料发酵的动态变化. 杨艳,智健飞,严学兵,刘全兰. 2014

[20]蜂胶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 黄文诚.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