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的毛管间距和滴头间距对匀播冬小麦光合、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罗四维

作者: 罗四维;石秀楠;贾永红;张金汕;王凯;李丹丹;王润琪;董艳雪;石书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毛管间距;滴头间距;光合特性;土壤含水量;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230-2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旨在优化冬小麦立体匀播方式下的滴灌带配置方式。以新冬22号为试验材料,在立体匀播方式下,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主区滴头间距设20(T1)和30cm(T2)2个处理,副区毛管间距设30(D1)、40(D2)、50(D3)、60(D4)和70cm(D5)5个水平,研究了滴头间距和毛管间距对匀播冬小麦光合特性、土壤水含量空间分布、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毛管间距下,T1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成熟期地上部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其籽粒分配、穗数和产量均高于T2,分别提高0.14%~4.74%、0.09%~3.51%、0.31%~2.73%、1.40%~3.77%、1.47%~3.88%、1.22%~2.82%和1.15%~4.93%。产量以T1D2最高,为9247.95kg/hm~2。LAI、SPAD值、Pn、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植株干物质积累、穗数和产量在滴头间距20cm和毛管间距30cm和40cm(T1D1、T1D2)保持较高水平,其中,T1D2处理表现最优。综合分析产出和投入量,在本试验灌水定额条件下,滴头间距20cm、毛管间距50cm(T1D3)是最佳滴灌带配置组合。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滴灌条件下秸秆覆盖和土壤含水量对冬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白田田,裴新涌,关小康,杨明达,张鹏钰,王静丽,王和洲,王同朝. 2017

[2]不同土层测墒补灌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郭增江,于振文,石玉,赵俊晔,张永丽,王东. 2014

[3]长期耕作方式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何建宁,于振文,石玉,赵俊晔,张永丽. 2017

[4]长期定位耕作方式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何建宁,于振文,石玉,赵俊晔,张永丽. 2017

[5]优化水肥与滴头间距组合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蓉,马玲,郭永婷,田兴武,杨冬艳. 2021

[6]地膜穴播栽培地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黄明镜,晋凡生. 1999

[7]灌水量及其分配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张建军,唐小明,党翼. 2008

[8]测墒灌溉施肥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潘晓莹,武继承,杨永辉,何方. 2014

[9]越冬前增温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李向东,张德奇,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吕风荣,岳俊芹,马富举. 2015

[10]小麦提前造墒灌水对玉米后期光合与产量的影响. 党红凯,曹彩云,郑春莲,杜雄,马俊永,李科江. 2015

[11]不同年代冬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分析. 黄玲. 2011

[12]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雷钧杰,张永强,梁玉超,赛力汗·赛,薛丽华,张宏芝,乔旭,王成,陈兴武. 2015

[13]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薛丽华,赵连佳,陈兴武,孙诗仁,张宏芝,赛力汗,雷钧杰,张永强. 2018

[14]肥料分层深施对旱作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耿伟,薛绪掌,王志敏. 2006

[15]追施沼肥对半干旱地区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孔德杰,刘娜娜,杨改河,冯永忠,任广鑫. 2009

[16]不同灌溉畦长对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马尚宇,于振文,石玉,赵俊晔,张永丽. 2014

[17]新疆滴灌冬小麦灌溉量对产量形成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赛力汗·赛,张永强,薛丽华,梁玉超,雷钧杰,陈兴武,王志敏. 2018

[18]不同灌溉方式下养分配置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潘晓莹,武继承,杨永辉,何方,张洁梅,王越. 2018

[19]隔沟调亏灌溉对冬小麦-夏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李彪,孟兆江,申孝军,刘小飞,常晓. 2018

[20]遮阴对南疆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张宏芝,艾孜孜·居来提,崔月,赵奇,孔德鹏,胡爱芝,王立红,王重,张跃强,樊哲儒,李剑峰.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