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复合种植对大豆和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兵

作者: 何兵;谭春燕;龚锡震;徐熙;娄利娇;朱星陶;杨春杰;陈佳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大豆;光合特性;产量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23 年 51 卷 005 期

页码: 15-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探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物群体的光合生理机制,为复合种植增产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和玉米的单作模式作对照,研究大豆:玉米=2:2(行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大豆和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单作相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降低大豆生长速率(P<0.01)、群体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P<0.01)、光能利用率(P<0.05)、叶温、瞬时水分利用效率(P<0.01)、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提高大豆胞间CO2浓度;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提高玉米生长速率(P<0.01)、群体叶面积指数(P<0.05)、净光合速率(P<0.01)、光能利用率(P<0.01)、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叶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降低叶温(P<0.01)、气孔限制值.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比玉米、大豆单作产值分别增加342.98元/667m2和1 261.6元/667m2.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瞬时水分利用率和叶温与大豆产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与玉米产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可降低大豆光合特性,增加玉米光合特性,提高大豆和玉米的总体经济效益.

分类号: S513%S565.1

  • 相关文献

[1]河西灌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与应用效果. 刘占鑫,李长亮,陈光荣,韦瑛,王立明,杨如萍,张国宏,董博,李城德,杨桂芳. 2018

[2]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初报. 罗艳,赵健,段晓红,郭忠富,连金番,王永宏,张文杰. 2020

[3]四川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植保工作实践与思考. 马利,陈顺桃,封传红,尹勇,周小刚,徐兴全,伍亚琼. 2022

[4]10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应用效果评价. 耿亚玲,王华,王玲慧,刘明轩,蒿文仙,刘小民,高占林,袁立兵,石洁. 2023

[5]大豆玉米带状复种模式下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周萍,崔岭,王海燕,钱素菊,崔亚坤,陈艳萍,袁建华. 2023

[6]不同玉米大豆间作行比对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曹曼君,王婧瑜,崔悦,Deborah Joy Blessing,李双,陈喜凤,谷岩. 2023

[7]大豆对遮阴胁迫的光合生理和农艺特性响应研究进展. 赵志鑫,傅蒙蒙,李曙光,王亚琪,余希文,杨加银,徐海风. 2023

[8]4种不同作物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孙常青,郭志利,卢成达. 2011

[9]玉米-大豆间作复合体系光合特性研究. 王秀领,闫旭寿,徐玉鹏,刘忠宽. 2012

[10]密度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程伟燕,李志刚,李瑞平. 2010

[11]豆科–燕麦间作对作物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冯晓敏,杨永,任长忠,胡跃高,曾昭海. 2015

[12]耐密性春大豆品种光合特性研究. 郑伟,谢甫绨,郭泰,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吴秀红,张茂明,王庆胜,侯升林. 2014

[13]多小叶源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宗春美,岳岩磊,邵广忠,童淑媛,徐显利,杜震宇,任海祥. 2010

[14]水肥耦合对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丽华,赵洪祥,谭国波,闫伟平,方向前,孟祥盟,边少锋. 2010

[15]大豆群体光合特性的研究现状. 郑殿峰,张晓艳,李建英,杜吉到,王艳杰,迟莉. 2007

[16]种植密度对不同耐密性大豆品种特性的影响. 郑伟,谢甫绨,郭泰,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张茂明,刘忠堂. 2015

[17]马铃薯/大豆套作对3个大豆品种光合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陈光荣,杨文钰,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雍太文,刘卫国. 2015

[18]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大豆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魏永霞,张文娥,严昌荣. 2009

[19]吉林省新老大豆品种不同节位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 朱末,刘晓龙,徐晨,季平,陈思宇,刘鹏,李昳,祁新. 2015

[20]海藻寡糖增效尿素与有机肥在大豆上的配合施用效果研究. 张运红,和爱玲,姚健,杨占平,张洁梅,潘晓莹,史福刚,骆晓声.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