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及网络药理学分析天麻熟制过程中生物学活性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和权

作者: 朱和权;李勇;李春阳;冯进;张丽霞;李志强;张玉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天麻;熟制;代谢组学;网路药理学;分子对接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03 期

页码: 29-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阐述天麻在熟制过程中成分及其药理活性变化.方法:使用LC-QTOF-MS及R语言对天麻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通过PubChem数据库及文献查找筛选出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及SEA数据库对成分靶点进行预测,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通过STRING 11.5数据库及Cytoscape3.8.2软件绘制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及靶点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关键成分及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和OmicShare Tools对交集靶点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结果:在熟制天麻和新鲜天麻中找出89种在含量方面具有差异的成分;分别筛选出11种具有治疗惊厥作用的成分以及410个潜在靶点,5种具有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作用的成分及698个潜在靶点;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天麻通过IL-17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神经活性物质受体信号通路、阿尔茨海默病信号通路以及多巴胺能神经突触信号通路治疗惊厥,通过AGE-RAGE信号通路、HIF-1、VEGF以及TNF信号通路治疗糖尿病;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出的成分均结合在靶点蛋白的空腔中,结合自由能均小于0 kcal/mol,分子对接构象稳定.结论:熟制天麻具有更好的神经保护作用,新鲜天麻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引发的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分类号: R285.5

  • 相关文献

[1]利用天麻空窝和废菌材栽培白鬼笔技术. 刘鹏,曹永直,彭成江,文玉朝,黎启高,邱治龙,郑凯,郑治洪. 2022

[2]湖南水稻主产区农户熟制选择行为分析. 于天一,王婧,杨光立,唐海明,逄焕成. 2013

[3]湖南不同熟制水稻产量重心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 谭杰扬,刘英,祝琪雅,王剑. 2017

[4]栽培“早熟豌豆”在河北省中部形成了一种新的两年四熟制. 林葆,王涌清,李廷軒. 1966

[5]中国种植制度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综述. 王华英,胡海棠,李存军. 2015

[6]不同茬口对土壤肥力和后作小麦的影响. 高惠民,林葆,張紹丽,周玉荣,周叔华,楊雨富. 1964

[7]长期施肥对中国农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含量影响的整合分析. 李亚林,张旭博,任凤玲,孙楠,徐梦,徐明岗. 2020

[8]不同加工方式对熟制克氏原螯虾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孔金花,温丽敏,诸永志,葛庆丰,卞欢,闫征,徐为民. 2022

[9]转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提高棉花对黄萎病抗性. 肖松华,赵君,刘剑光,吴巧娟,王义琴,储成才,俞敬忠,喻德跃. 2016

[10]贵州天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张金霞,桂阳,杨通静,王沁,金吉芬,朱国胜. 2013

[11]贵州天麻种植专家系统开发与应用. 彭志良,赵泽英,李莉婕,王海. 2011

[12]天麻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曾令祥. 2003

[13]蜜环菌侵染天麻的放射自显影研究. 兰进,徐锦堂,李京淑. 1996

[14]天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唐春梓,廖朝林,林先明,刘海华. 2008

[15]贵州地道中药材天麻GAP基地病虫害种类调查及综合防治. 曾令祥,袁洁,李德友,袁祟文,冼福荣,夏静. 2007

[16]鲜天麻保存中相关生理特性的研究. 黄万兵,朱国胜,钱珍珍,杨通静,桂阳,王沁. 2016

[17]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天麻第二营养源. 兰进,徐锦堂,李京淑. 1993

[18]HPLC法测定鲜天麻中多指标成分的含量. 李云,王志伟,刘大会,周洪雷,王晓. 2017

[19]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李云,王志伟,耿岩玲,周洪雷,刘大会. 2016

[20]昭通产乌天麻的变温干燥工艺研究. 葛进,刘大会,崔秀明,代超,杨野.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