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雄性不育系吉2055A的创制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微

作者: 杨微;高悦;李继洪;高士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不育系;吉2055A;创制;应用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2096-5877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23-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高粱雄性不育系吉2055A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以A1型保持系314B作为母本,以印度高粱类型且对A1型胞质恢复的871300为父本,经人工去雄杂交、自交、定向选择、回交转育等方法选育而成,该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配合力高等特点,2009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015年获得授权。高粱雄性不育系吉2055A的成功选育,增加了吉林省高粱新资源类型,由其组配的多个高粱新品种均在北方春播早熟区生产中广泛应用。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高粱不育系吉2055A特征特性与应用潜力分析(英文). 李继洪,陈冰嬬,高士杰. 2012

[2]高粱不育系吉2055A特征特性与应用潜力分析. 李继洪,陈冰嬬,高士杰. 2011

[3]高粱雄性不育系 "吉2055A"的创制分析. 李继洪,高明超,李淑杰,侯佳明,李伟,胡喜连,杨微,高鸣,高士杰. 2017

[4]强势高粱恢复系南133的创制与应用. 阎鸿雁,周紫阳,胡国宏,李光华,王江洪,马英惠. 2007

[5]高淀粉高配合力糯质高粱雄性不育系45A的创制与应用(英文). 赵甘霖,陈国民,倪先林,刘天朋. 2015

[6]高淀粉高配合力糯质高粱雄性不育系45A的创制与应用(英文). 丁国祥,赵甘霖,陈国民,倪先林,刘天朋. 2015

[7]高粱雄性不育系吉2056A的创制及应用. 高悦,梁军,侯佳明,赵德,杨微,李捷,李伟,李继洪,高士杰. 2019

[8]高粱优良不育系314A的选育与应用. 王立新,贺磊,郑根昌. 2013

[9]水稻耐热、高配合力籼粳交恢复系泸恢17的创制与应用. 况浩池,曾正明,刘国民,文绍山,罗俊涛,陈光珍,杨扬. 2007

[10]玉米自交系吉D284和吉D2417的创制与应用. 蔡鑫茹,刘俊,夏远峰,仲义,吴凤新,刘兴二,桑建,焦仁海,贾立辉. 2022

[11]高品质、高配合力不育系旌3A的创制与应用. 杨莉,蒋开锋,秦俭,张涛,杨乾华,曹应江,李赓觅,李昭祥,罗婧,高磊,游书梅,郭小蛟,万先齐,郑家奎. 2022

[12]黑龙江省高粱三系材料对丝黑穗病抗性的研究. 王黎明,阴秀卿,孙振东. 1996

[13]高粱不育系124A的选育. 王金艳,杨立国,李刚,李智勇. 2006

[14]复粒高粱不育系的研究. 张晓娟,周福平,张一中,邵强,范昕琦,刘勇,柳青山. 2017

[15]群体改良法新育成高粱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王艳秋,卢峰,邹剑秋,段有厚. 2009

[16]高粱新选不育系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张晓娟,张一中,周福平,邵强,柳青山. 2012

[17]高粱雄性不育系吉2055A柱头性状研究. 李捷,杨微,李继洪,高士杰. 2019

[18]高粱新选不育系研究. 李团银,李三棉,仪治本,柳青山,赵素萍,高儒萍. 1993

[19]群体改良法新育成高梁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王艳秋,卢峰,邹剑秋,段有厚. 2009

[20]高粱A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分析比较. 王平,丛玲,王春语,朱振兴,A Ashok Kumar,张丽霞,陆晓春.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