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长阶段花鲈生长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雍许坤

作者: 雍许坤;邱丽华;李勇;闫路路;范嗣刚;赵超;刘勇;黄皓;王鹏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鲈;生长性状;体质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多元回归方程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2 年 53 卷 001 期

页码: 248-2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筛选出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各生长阶段对体质量有显著影响的主要生长性状,为开展花鲈选育工作时不同阶段应采取何种筛选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外池塘养殖模式对花鲈(平均体质量12.29~599.33 g)开展为期250 d的养殖试验,每隔50 d随机采样测量其表型性状,包括体质量、全长、体长、眼径、头高、头长、上颌长、躯干长、尾鳍长、体高、尾长、尾柄高和吻长,并对不同生长阶段的表型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以及构建多元回归方程.[结果]在测定的13项花鲈表型性状中,除吻长外,其余性状均随养殖时间的延长而呈增长趋势.其中,花鲈的体质量从12.29±2.87 g增长至599.33±116.50 g,体长由86.73±7.75 mm增长至328.12±21.10 mm.花鲈体质量和体长的变异系数波动变化均不明显,分别为19.44%~24.74%和6.43%~9.09%.不同生长阶段与花鲈体质量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的生长性状分别是:养殖第1 d为全长;养殖第50 d为体长、头高和吻长;养殖第100 d为体长和体高;养殖第150 d为体长、眼径、上颌长和体高;养殖第200 d为体长、躯干长和体高;养殖第250 d为体长和头高.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养殖第1 d以全长对花鲈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894);养殖第50 d、第100 d、第150 d和第250 d均以体长对花鲈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分别为0.531、0.663、0.403和0.686;养殖第200 d则以体高对花鲈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511).[结论]在不同生长阶段与花鲈体质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生长性状也各不相同.花鲈平均体质量为12.29 g时全长与体质量的相关性最大,平均体质量在70.25~599.33 g时体长与体质量的相关性较大;花鲈的体质量还与其体高和头高有相关性.因此,在花鲈选育过程中建议以体长为主要选育性状,同时辅以体高、全长和头高.

分类号: S965.211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