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改造对灰枣树个体和群体冠层特性及机械适应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文军

作者: 王文军;陈奇凌;郑强卿;王晶晶;张桂兵;李海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灰枣;模式改造;个体和群体;冠层特性;机械适应性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23 年 60 卷 004 期

页码: 925-9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枣树不同栽培模式的冠层特征,分析不同模式之间枣树个体和群体冠层特性差异及其相关性,寻找适合枣树集约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的栽培模式.[方法]以3~4a灰枣树为试材,将株行距为1.0×1.5(m),树形为疏散分层形的原栽培模式(CK),将其一部分改造为株行距 1.0×4.5(m)的篱壁形、主干形和"Y"形,冠高控制在2.5m左右的3 种新型模式,即M1、M2、M3.将改造完成后的新模式作为试验组,原种植模式作为对照(CK).对各模式枣树5~7 月的株高、冠幅、作业间距以及个体和群体冠层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M2 株高最高,M1 株高最低,6、7 月时M1 与M3 和CK差异不显著,各模式的株高均在2.5 m左右且生长良好;5~7 月,M1 冠幅显著最小,M1 为 89.1 cm,较CK小 13.1%;M2 冠幅与CK无显著差异,M2 为99.0 cm;M3 冠幅显著最大,M3 为139.0 cm;新模式极大提升了枣园作业间距,M1、M2 超过3.0 m,便于各类农业机械进园作业,M3 在2.7m左右;模式改造显著减小了灰枣个体及群体叶面积指数(LAI),显著增大了树冠的无截取散射(DIFN)、透射率(TRANS)以及叶倾角(MTA).其中,CK的个体和群体叶面积指数均最大、无截取散射、透射率及叶倾角最小,M1 群体的叶面积指数最小、无截取散射及透射率最大,M2 个体和群体叶面积指数在新模式中最大,其截获光辐射能最多,M3 个体无截取散射及透射率最大,个体及群体叶倾角均最大;灰枣个体的LAI、DIFN、TRANS和MTA与群体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0 1),M3 的个体LAI、DIFN、TRANS与群体关系紧密度最小(R2值最小),其单株个体调控对枣园群体光合效益提升相较M1、M2 低.[结论]模式篱壁形(M1)、主干形(M2)是更适宜当地灰枣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的栽培模式.

分类号: S665.1

  • 相关文献

[1]精细化水氮调控对膜下滴灌棉花冠层特性动态变化影响. 杨涛,陈宝燕,姚青青,薛向荣,马兴旺,王斌,牛新湘. 2011

[2]郁闭柑橘园整形改造对植株冠层生理特性、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胡德玉,刘雪峰,何绍兰,谢让金,钱春,吕强,易时来,郑永强,邓烈. 2017

[3]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产量和冠层特性的影响. 张慧,钱欣,高英波,薛艳芳,王庆成,刘开昌,李宗新. 2020

[4]错株密植对夏玉米冠层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张美微,李川,张盼盼,牛军,郭涵潇,何佳雯,刘京宝,乔江方. 2023

[5]机采模式下耐旱性不同棉花品种冠层特性对滴水量的响应. 张虎梅,田雨,石峰,李军宏,韩焕勇,王方永,罗宏海. 2022

[6]干旱瘠薄地灰枣叶营养诊断方法研究. 花东来,陈奇凌,李铭. 2013

[7]灰枣在新疆阿克苏的表现及早果丰产栽培技术. 赵爱玲,焦晋华. 2019

[8]新郑和若羌灰枣氨基酸组成比较研究. 王成,何伟忠,陶永霞,郑伟华,乔坤云,严淑云,姚正礼,付磊康. 2015

[9]根渗灌条件下施肥对红枣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王治国,陈署晃,冯耀祖,周勃,唐亚莉,钟新才. 2010

[10]喀什地区灰枣、骏枣幼龄期生育特性调查研究. 杨磊,傅连军,买买提依明·阿拉白迪,张勇,郝庆,王斐,卢春生,张平. 2011

[11]不同处理对鲜枣贮藏效果的影响. 赵晓梅,张谦,徐麟,刘路,阿布来克. 2010

[12]休眠期修剪对灰枣、骏枣枣头和枣吊萌发的影响. 杨磊,张雯,徐叶挺,张旭东,龚鹏,卢春生,张平. 2014

[13]不同施肥处理对灰枣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花东来,陈奇凌,李铭,张献辉. 2014

[14]新疆红枣不同处理贮藏及货架期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孟伊娜,张谦,赵晓梅,过利敏,邹淑萍,马燕. 2011

[15]不同温度环境下灰枣光合特征日变化的研究. 徐斌,白克力·塔西铁木尔,车凤斌,潘俨,张婷,郑素慧. 2015

[16]一氧化氮熏蒸抑制干制灰枣黑曲霉病及贮藏品质保持. 陈燕,张健,魏佳,吴斌,张平,王吉德. 2019

[17]新疆灰枣中15种营养组分的质量分析及评价. 何伟忠,王成,庄宇,陶永霞,张红艳,陈贺,赵馨馨,朱靖蓉. 2017

[18]环剥对灰枣果实中糖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杨磊,樊丁宇,靳娟,徐叶挺,周晓明,冯贝贝,郝庆. 2019

[19]锶同位素溯源若羌灰枣产地的可行性研究. 康露,朱靖蓉,赵多勇,刘河疆,王成. 2017

[20]产地对灰枣和骏枣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 赵晓梅,吴玉鹏,鲍立威,叶凯,谢能斌.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