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拟油壶菌病条斑紫菜表面附生菌群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阎永伟

作者: 阎永伟;杨慧超;莫照兰;李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条斑紫菜;拟油壶菌病;附生菌群;细菌互作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22 年 43 卷 003 期

页码: 165-1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拟油壶菌病(Oplidiopsis disease)是海上栽培紫菜(Porphyrasensu lato)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引起紫菜大面积病烂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拟油壶菌感染海区内不同健康状态下的条斑紫菜(Neopyropia yezoensis)[未发生任何病烂(PyOlpH)、部分紫菜发生病烂(PyOlpM)和发生严重病烂(PyOlpS)],分析其附生菌群多样性、群落结构和主要类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3种紫菜附生菌群α多样性指数不存在显著差异,但PyOlpM组指数高于其他组.3种紫菜附生菌群共有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仅占总OTU数的22.7%,菌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置换多元方差分析,R2=0.405,P<0.05).紫菜感染程度越高,与PyOlpH之间的差异类群数量越多.共注释出23门208属,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所有样品中均占优势,相对丰度前20个属中有16个也位于这3个类群中,且随着感染程度的增加分别出现递增或递减的趋势.其中,贪铜菌属(Cupriavidus)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是共现网络中连接度最高的细菌类群,二者及其依靠正相互作用连接的细菌类群之间存在负相互作用.本研究可为阐明拟油壶菌致病的微生态机制及寻找生防细菌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分类号: S917.1

  • 相关文献

[1]一起条斑紫菜拟油壶菌病的诊断. 何礼娟,杨慧超,李杰,唐磊,刘聪,莫照兰. 2021

[2]提取条斑紫菜高纯度总DNA及其质粒状DNA的新方法. 郭宝太,夏连胜,姜国勇,毕玉平,戴继勋. 2002

[3]条斑紫菜对胶州湾湿地浅海富营养化状况生物修复效果. 陈聚法,赵俊,过锋,张艳,夏斌. 2012

[4]条斑紫菜叶绿体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cDNA克隆和序列分析(英文). 马凌波,张凤英. 2003

[5]不同品系条斑紫菜采收期游离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变化特征. 胡传明,陆勤勤,张美如,朱建一,马飞,周伟,沈辉. 2015

[6]条斑紫菜质粒状DNA的提取与富集. 郭宝太,夏连胜,孙世孟,单雷,毕玉平,戴继勋. 2000

[7]条斑紫菜对胶州湾湿地浅海富营养化状况的生物修复效果. 陈聚法,赵俊,过锋,张艳,夏斌. 2012

[8]条斑紫菜中砷的亚细胞分布及其解毒机制的研究. 尚德荣,张继红,赵艳芳,翟毓秀,宁劲松,丁海燕,盛晓风,段元慧. 2013

[9]紫菜总DNA酶切带型的发现与比较. 郭宝太,戴继勋,毕玉平,李广存,路艳辉. 1999

[10]条斑紫菜中磷和钙的亚细胞分布及其与富集砷的关系. 尚德荣,宁劲松,赵艳芳,翟毓秀,李风铃,盛晓风,丁海燕,徐正,段德麟. 2016

[11]细菌酶酶解条斑紫菜体细胞及室内人工育苗的研究. 马凌波,王素娟,黄益澍,李晖. 1998

[12]~(60)Co-γ射线诱变条斑紫菜丝状体的研究. 王素娟,马凌波,许璞,朱建一,郑元铸. 1999

[13]条斑紫菜细胞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cDNA克隆和序列分析. 马凌波,张凤英. 2004

[14]条斑紫菜在不同生长周期砷形态变化规律及其对砷的富集效应. 尚德荣,赵艳芳,宁劲松,盛晓风,郭莹莹,张明. 2011

[15]“黄优1号”条斑紫菜新品系遗传背景和营养成分分析. 曹原,汪文俊,梁洲瑞,刘福利,孙修涛,姚海芹,李晓蕾,王飞久. 2016

[16]热处理对条斑紫菜中砷含量及组成的影响研究. 朱兰兰,翟毓秀,宁劲松,舒本胜,赵晓君,赵彦玲. 2014

[17]野生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叶状体对干出胁迫的抗氧化生理响应特征. 李晓蕾,汪文俊,梁洲瑞,刘福利,孙修涛,曹原,姚海芹,王飞久. 2017

[18]紫菜腐霉侵染对条斑紫菜叶状体防御性物质含量及保护性酶类活性的影响. 张晓南,孙佩佩,茅云翔,邹丹丹,唐祥海,莫照兰. 2015

[19]一株紫菜腐霉的鉴定及其对条斑紫菜的致病性. 李淑芬,莫照兰,孔凡娜,朱明,茅云翔. 2016

[20]不同品系条斑紫菜采收期游离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变化特征(英文). 胡传明,陆勤勤,张美如,朱建一.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