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被引量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2条记录
不同芜菁品种韧皮部花青苷的对比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新疆紫色芜菁与绿色芜菁(Brassica rapa var. rapa)为研究对象,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和串联质(MS/MS)技术,对不同皮色芜菁果肉、果皮中花青苷进行分析鉴定。紫色芜菁与绿色芜菁中含有14种相同的花青苷,不同芜菁品种不同部位,花青苷含量不一致,表皮中含有的花青苷种类较多,果肉中含有的花青苷种类较少。不同皮色的芜菁品种在果肉中均含松香花青素O-己糖苷与松香苷3-O-葡萄糖苷。不同品种芜菁表皮中含有差异显著花青苷代谢物数目为8个,果肉中含有差异显著花青苷代谢物数目为5个;紫色芜菁果肉与绿色芜菁表皮花青素代谢物的相关系数为0.989 7;紫色芜菁表皮与绿色芜菁表皮花青素代谢物的相关系数为0.927 3。本研究完成花青苷代谢物的鉴定分析,明确紫色芜菁块根中花青素的分布,揭示新疆芜菁中花青苷类物质的组成差异与积累特性,这为揭示新疆芜菁中花青苷的合成与积累的分子机制和培育富含花青苷的芜菁新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芜菁 生物活性 花青苷 代谢物 鉴定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棉花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结构的分子检测体系

植物保护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新疆棉花蚜虫-寄生蜂的食物网结构,通过设计新疆棉花蚜虫和寄生蜂的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可以在物种水平上开展棉花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结构分析的分子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3个多重PCR检测体系(cMP1、cPriMP2和cHypMP3)和1个单一PCR(cSP1)检测体系,并应用建立的方法对采自库尔勒、阿克苏、昌吉的2 383头僵蚜样品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4个体系的灵敏度均较高,其中蚜虫cMP1体系的检出限为500 DNA拷贝数,初级寄生蜂cPriMP2体系的检出限为5 000 DNA拷贝数,重寄生蜂cHypMP3和cSP1体系的DNA检出限分别为500拷贝数和100拷贝数。该方法能够快速且准确地鉴定4种棉花蚜虫、4种初级寄生蜂和7种重寄生蜂,特异性良好。使用该方法对供试僵蚜样品进行检测并成功绘制出新疆棉花蚜虫-初级寄生蜂-重寄生蜂食物网,定量分析了不同初级寄生蜂对蚜虫的寄生作用及重寄生蜂与初级寄生蜂之间形成的食物网络关系。表明所建立的分子检测方法可以用于评估不同种类寄生蜂在新疆棉花蚜虫种群控制中的生态功能,解析物种间的食物网关系。

关键词: 蚜虫-初级寄生蜂-重寄生蜂 食物网 物种特异性引物 分子检测 多重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亏缺灌溉对机采棉水分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亏缺灌溉对新疆机采棉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在新疆典型机采棉地区,设置5个灌溉量分别为225 mm(Ir1)、285 mm(Ir2)、345 mm(Ir3)、405 mm(Ir4)和465 mm(Ir5)。分析亏缺灌溉对棉田耗水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棉田耗水量呈现递增趋势,提高了棉花生育后期的耗水模系数,使得干物质积累速度较快,快速积累期较长。随着灌溉定额增加,棉铃干物质分配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Ir3分配量最大为64.7~82.2 g/株,茎叶占比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棉铃占比则显著降低;在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方面,单株结铃数、单铃重,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籽棉产量提高,其中Ir5处理的皮棉产量比Ir4仅高了3.80%;随灌溉定额的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其中Ir1较Ir2~Ir5分别高20.59%、34.59%、48.68%和57.93%。【结论】适当的进行亏缺灌溉,有利于干物质积累量向生殖器官的转移,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显著提高。在棉花生育期实际的耗水量的基础上,降低12%的灌溉定额,不会显著降低棉花产量,能够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关键词: 亏缺灌溉 耗水规律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农田系统瓢虫资源调查与多样性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全面了解新疆农田系统瓢虫资源组成以及多样性结构差异,本研究采用网捕法于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对新疆11个地州50个县/市/区15种农作物生境的406个采集点开展了瓢虫资源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共获7 001号瓢虫标本,隶属3亚科13属26种,其中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为绝对优势种类,其个体数量占比达55.11%,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punctillum、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等10种为常见种;不同生境瓢虫群落多样性分析显示,苜蓿田和麦田的丰富度指数(5.598150、7.546581)、多样性指数(0.874884、0.708508)、均匀度指数(0.661678、0.544575)都较高,但优势度指数则分别仅为0.224261、0.342884;大豆田和西瓜田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均显著低于其他生境类型(P<0.05),但优势度指数远高于其他生境,为0.663091、0.658502,可见苜蓿田、麦田等生境瓢虫物种数和个体数量丰富,且分布均匀,而大豆田和西瓜田种类相对贫乏,且分布不均匀;不同地州的瓢虫群落多样性分析显示,伊犁州的丰富度指数(7.363638)、多样性指数(0.970345)、均匀度指数(0.712583)都较高,但优势度指数仅为0.135821;阿克苏地区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都显著低于其他地州,但优势度指数远高于其他地州,为0.663477,可见伊犁州的瓢虫物种数和个体数量丰富,且分布均匀,而阿克苏地区种类相对贫乏,且分布不均匀;不同海拔带瓢虫群落多样性分析则显示,300 m~1 300 m海拔区间农田瓢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其它海拔区间,且低海拔(-130 m~300 m)或高海拔(1 600 m~2 800 m)区间的瓢虫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较低,但优势度较高,这表明300 m~1 300 m海拔区间内瓢虫种类比较丰富,而在低海拔或高海拔区间农田生境内的瓢虫物种贫乏,个体数量也比较少。本研究基本明确了新疆农田系统瓢虫资源组成及多样性,揭示了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价值,同时为生物防治提供了丰富捕食性天敌瓢虫资源。

关键词: 瓢虫资源 新疆 优势种 农田系统 群落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网腥黑穗病温室内人工接种方法的探索

植物保护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网腥黑穗病是由小麦网腥黑粉菌Tilletia caries引起,会导致小麦严重减产。为了获得小麦网腥黑穗病较高的发病率,本研究利用穗部接菌、土壤接菌、根部接菌3种方法进行温室内人工接种小麦。结果表明,利用穗部接菌及土壤接菌发病率分别为52.5%和10%,而根部接菌发病率仅有4%。利用穗部接菌可以获得更多的发病植株,为更好地研究寄主与病原的互作关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小麦网腥黑粉菌 人工接菌 温室 发病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棉间作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植物保护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新疆阿克苏地区,2014年-2015年选择了枣棉、苹果棉间作模式试验点各24个,2017年-2018年选择了核桃棉间作模式试验点21个,比较研究了3种模式的间作棉田与相应单作棉田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与枣树、苹果树、核桃树间作棉田节肢动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集中度指数与各自对应的单作棉田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对于每种模式,间作和单作棉田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结构特征指数也无显著差异。初步结果表明,南疆3种常见的果棉间作模式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没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果棉间作 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胁迫对葡萄叶绿素荧光和光合特性参数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高温胁迫对葡萄的叶绿素荧光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分析葡萄在高温胁迫下的响应机制,为葡萄逆境栽培和耐热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盆栽葡萄美人指为材料,在35、40和45℃植物培养箱中连续处理16 h,以25℃培养的植株作为对照,测定葡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和参数以及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分析高温胁迫对葡萄叶绿素荧光和光合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1)高温胁迫16 h后导致美人指葡萄Pn降低的原因是非气孔因子导致的,解除胁迫并恢复8 h后,气体交换参数可恢复正常水平;(2)40和45℃高温会导致美人指的OJIP曲线上的荧光值降低,尤其是在J-I相和I-P相上显著低于CK;(3)35℃时美人指的Fv/Fm值与CK无显著差异,但超过40℃时Fv/Fm值显著降低;(4)高温条件下F0、Vj、ABS/RC、DI0/CS0升高,Fm、Fv/F0、Fv/Fm、PIABS、TR0/CSm、ET0/CSm、ψo、φE0降低,影响了PSII中心捕获电子和电子传递,导致PSII光化学转化效率降低和热耗散比率增加.[结论]高温胁迫下美人指葡萄通过降低PSII的光能吸收、量子产量和电子传递,促进热耗散,降低PSII的光化学效率.

关键词: 葡萄;高温胁迫;叶绿素荧光;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质配比对微型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为验证不同基质配比对马铃薯脱毒苗生长的影响,本试验采用4种不同的基质配比,对扦插30d后脱毒苗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结合收获后产量对比,以期筛选出适宜脱毒苗生长繁殖的最佳基质.试验结果表明,草炭:蛭石=1∶1处理对脱毒苗农艺性状、微型薯产量较为突出,适宜作为培养基质应用在微型薯繁育中.

关键词: 马铃薯 微型薯 脱毒苗 基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脱钩与驱动效应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系统性探究区域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驱动因素,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核算农牧业温室气体净排放量,采用Tapio脱钩分析法评估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与产值、产量的关联程度,运用LMDI分解法解析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11—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和畜牧业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均呈现“增长—平稳波动”趋势,至2020年农业和畜牧业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分别为1.02×10~(10) kg和1.34×10~9 kg(以CO_2计)。2)农牧业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与产值处于脱钩状态,而与产量逐渐脱钩。3)生产机械化水平、水利现代化水平对农业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的效应值为-14.87×10~6、58.25×10~8 hm~2,分别起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畜禽良种化水平对畜牧业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的效应值为-4.55×10~6,起抑制作用;生产机械化水平对畜牧业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从促进作用转向抑制作用。本研究成果可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 LMDI分解法 脱钩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期对川红花药材质量的影响

中药与临床 2023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栽培时节生产的红花药材品质差异,为红花最优播种期选择奠定基础。方法:首先以新疆红花(春播)和云南红花(秋播)为材料,HPLC法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HSYA)和山柰酚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以川红花1号为材料在同一产地进行春播和秋播,用上述同样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秋播红花药材的平均质量相对较春播红花药材高,虽均满足药典要求,但质量差异较大,川红花中HSYA含量秋播比春播多2.68%,山柰酚含量秋播比春播多0.081%。结论:现主产区不同栽培时期红花药材差异较大,川红花春播和秋播所产红花药材均能达到药典要求,但秋播川红花药材的质量较高,研究为川产红花长期秋播科学内涵的阐释提供基础。

关键词: 红花 春播 秋播 羟基红花黄色素A 山柰酚 总黄酮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