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2条记录
水稻亮绿叶突变体bgl-2的表型特征与遗传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色突变体不仅是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理想材料,同时对杂交水稻育种也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作为观赏稻打造乡村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点,促进乡村振兴.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辐射诱变获得的一个水稻亮绿叶突变体bgl-2,比较了突变体bgl-2与野生型 SIPI 在叶片颜色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突变体bgl-2叶片呈现出不同于野生型 SIPI的亮绿色.在分蘖期利用 95%的乙醇提取测定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结果发现突变体 bgl-2 的叶绿素含量与野生型SIPI 相比无显著差异.观察突变体bgl-2其他的植株形态发现,其剑叶和倒二叶叶尖均表现不同于野生型 SIPI 的弯折形态,且剑叶显著短于野生型SIPI,同时其株高也显著矮于野生型SIPI.收种后拷种发现,突变体bgl-2的千粒重、粒长和粒宽均显著小于野生型SIPI,但其长宽比与野生型SIPI的相比无显著差异.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分蘖期野生型SIPI和突变体bgl-2剑叶叶细胞结构,表明突变体bgl-2的细胞壁显著增厚,但细胞膜外膜厚度显著减小,内膜几乎退化,且其叶绿体超微结构中的类囊体的片层结构比野生型SIPI的疏松.通过将突变体bgl-2作为母本,野生型SIPI作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1 代植株,调查发现其叶片表现正常绿色,且剑叶和倒二叶形态正常,而自交后的F2 代群体分离出叶色差异明显的正常绿叶苗和亮绿叶苗.统计群体中植株表型的分离比,卡方测验表明其符合隐性单基因的 3∶1 遗传分离模式.上述结果明确了突变体bgl-2的表型和遗传特征,为突变体bgl-2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和促进其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后续将进行BGL-2基因的定位克隆和功能分析.

关键词: 水稻 叶片亮绿 突变体 bgl-2 表型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水虻生物转化降解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广东化工 2023

摘要:抗生素在促进畜禽类生长和预防疾病方面效果显著,随着畜禽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快速发展,抗生素过度使用问题日益严重。同时,抗生素药物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抗生素残留的菌渣。本文系统比较传统抗生素降解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寻找一种新型、环境友好型的抗生素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的迫切性。结合黑水虻生物特性科学阐述转化产物资源化利用方向及研究前景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系统总结黑水虻生物转化降解抗生素的机制及高值化应用进展,以期为抗生素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黑水虻 抗生素 生物转化 降解机制 无害化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椒果皮多酚类成分鉴定及降血糖活性

食品科学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花椒果皮为研究对象,通过乙醇提取得到花椒果皮粗多酚,再采用分级萃取,依次得到二氯甲烷相(Fl)、乙酸乙酯相(F2)、正丁醇相(F3)和水相(F4),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分析其酚类物质组成,通过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以及II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评价其降糖活性.结果从花椒果皮中共鉴定出20种多酚类化合物,包括9种酚酸及其衍生物和11种黄酮类化合物.各相中总酚、总黄酮及多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趋势为F2>F3>F4>F1,说明分级萃取对多酚类物质能起到良好的富集作用.花椒果皮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其中F3的抑制率最高可以达到85.86%,且是通过反竞争性抑制的方式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F3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和芦丁与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显著正相关.F3能使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降低64.2%,口服糖耐量降低21.42%,对小鼠的体质量和饮食异常也有一定改善作用.因此花椒果皮多酚有望成为具有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潜质的活性成分.

关键词: 花椒果皮 多酚 化学组成 降血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奇楠沉香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中草药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研究栽培奇楠沉香Aquilariae Lignum Resinatum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多种柱色谱分离技术分离化合物,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采用Griess法测试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 从栽培奇楠沉香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为2-[(4-甲氧基苯甲酰氧基)甲基]色酮(1)、2-(2-苯乙基)色酮(2)、2-[2-(3-羟基-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3)、2-[2-(3-甲氧基-4-羟基苯)乙基]色酮(4)、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5)、2-[2-(2-羟基苯)乙基]色酮(6)、2-[2-(4-羟基苯)乙基]色酮(7)、6-羟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8)、6-甲氧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9)、(R)-2-[2-羟基-2-(4-羟基苯)乙基]色酮(10)、(S)-2-[2-羟基-2-(4-羟基苯)乙基]色酮(11)、4-羟基苯甲酸甲酯(12)、4-丙烯基苯甲醚(13)、7β-H-9(10)-烯-11,12-环氧-8-氧艾里莫芬烷(14)、(5S,7S,9S,10S)-(-)-9-羟基-芹子烷-3,11-二烯-14-醛(15)、β-榄香烯-9β-醇(16)、角鲨烯(17)。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6首次在沉香中发现。体外抗炎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8具有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NO的活性,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为(27.81±2.34)μmol/L。

关键词: 栽培奇楠沉香 白木香 色酮 抗炎活性 2-[(4-甲氧基苯甲酰氧基)甲基]色酮 β-榄香烯-9β-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假木豆属种质资源植物学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假木豆(Dendrolobium triangulare)为多年生灌木,假木豆叶量大、产量高,营养价值高,是优良的高蛋白青饲料。目前仅有山蚂蝗亚族之间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假木豆属的形态学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研究比较匮乏,缺少大范围的种质形态学遗传多样性研究。对优质育种资源植物学性状综合评价是育种的前提。为了培育优质豆科牧草品种,满足南方畜牧生产需求,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材料为76份假木豆属种质资源,对35个植物学性状进行观测,分析假木豆属的遗传多样性特点,为假木豆选育工作提供基础材料。通过形态学观测分析研究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35个植物学性状中叶背面毛况(CV=46.92%),茎的颜色(CV=39.77%)和叶柄毛况(CV=39.52%)变异系数(CV)最大,说明假木豆属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多个植物学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叶长与叶宽(r=0.887)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长宽比在2.0左右,叶形比较接近椭圆形。茎的形状与叶长(r=–0.459)、叶宽(r=–0.491)存在相关性,这表明如果假木豆产量以叶面积为主,应尽量选择圆柱形的茎。中央小叶叶形与荚果长(r=0.360)存在极显著相关,所以选育时选择倒卵圆形的叶,可以提高种子产量。叶背面毛况与叶柄毛况(r=0.462)、荚果毛况(r=0.589)存在极显著相关,说明同一植株毛被状况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可进行筛选整株毛被较少的资源。通过聚类分析与系统评价筛选出4份高产优质资源(070314022假木豆、GX121121004假木豆、050218087假木豆、050307492假木豆)。本研究探究了假木豆属种间的植物学性状遗传多样性的特点,可为后续的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材料。

关键词: 假木豆 植物学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植株和土壤水浸液对木薯幼苗生长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学 2023

摘要:探讨花生对木薯的化感效应,为木薯-花生合理间作提供理论依据.以华南8号木薯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选用花针期花生和根际土壤制备根、茎、叶及根际土壤水浸液(分别用GE、JE、YE和 TE表示),待木薯长至30 d时,将20 g/L的4种水浸液分别浇灌至植有木薯的土壤中,以浇灌等量水作为对照,分析水浸液对木薯幼苗生长及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JE、YE、TE处理能显著提高地上部鲜重;YE处理能显著提高可培养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GE、JE、YE和TE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木薯地下部的鲜重与干重、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与放线菌数量、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综上,花生植株中的化感物质进入土壤后,能直接或间接改变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最终促进木薯苗期干物质的积累.

关键词: 花生 土壤 水浸液 木薯 生长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藤壶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C18反相硅胶和重结晶等分离技术从藤壶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Dq-25的大米固体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demethyldihydropenicillic acid(1)、dihydropenicillic acid(2)、penicillic acid(3)、fortisterol(4)、22E,24R-3P,5a-dihydroxyerogosta-7,22-diene-6-one(5)和(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9α-三醇-6-酮(6).其中化合物1为一新的丁内酯类化合物.通过MTT法测试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3对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肝癌细胞BEL-7402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IC50范围为38.0~105.0μmol/L.

关键词: 藤壶 内生真菌 Aspergillus sp. γ-丁内酯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细胞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现状

科技导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述了国内外荔枝种质资源情况,介绍了中国荔枝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保存情况,综述了近些年荔枝种质资源表型评价、遗传多样性研究、核心种质库的构建等进展,并提出了改进荔枝种质资源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荔枝 种质资源 保存 核心种质库 创新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贡蕉不同类型种苗对植株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贡蕉Musa‘Gong’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经济作物,其种苗主要有组培苗和吸芽苗,不同类型种苗对田间管理要求不同,从而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性状。采用贡蕉不同类型种苗,比较分析不同种苗生育期的生长指标和产量性状之间的差异,筛选优质种苗类型。结果表明,与组培苗相比,吸芽苗幼苗期内球茎高度、内球茎宽度、粗根系直径分别显著增加656.52%、393.06%和198.77%,抽蕾期假茎粗度、假茎高度、叶片宽度分别显著增加18.36%、16.82%和17.02%,采收期果穗质量、果指质量、果指背长、果穗长分别显著增加34.49%、32.01%、24.30%和17.76%。相关性分析发现,果穗质量与内球茎高度、内球茎宽度、果穗长、果指粗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自然条件下发育形成的吸芽种苗具有较大的球茎器官,养分贮存足,发苗快,植株长势强,更易丰产稳产,是优质种苗。

关键词: 贡蕉Musa‘Gong’ 组培苗 吸芽苗 内球茎 假茎 果穗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比例缓释尿素对海南黄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性状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不同比例缓释尿素添加对黄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性状和血清指标的影响,明确缓释尿素在黄牛日粮中的最佳补充比例和对动物机体影响。选定20头海南黄牛,平均体重为122.75 kg,分为4组,按照干物质基础设定4个水平的缓释尿素补充量:无添加组(对照组)、0.25%添加组(处理Ⅰ)、0.50%添加组(处理Ⅱ)和0.75%添加组(处理Ⅲ),以混合日粮方式投喂,饲养90 d。试验结果显示,生长性能方面,在0.5%添加组中,尽管采食量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表现了最高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在0.75%添加组中,明显降低了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瘤胃发酵性状方面,缓释尿素的添加对4个处理组中的瘤胃发酵性状没有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尿素添加量的增加显著提升了瘤胃液pH(P<0.05),降低了乙酸和丙酸浓度(P<0.05)。血清指标方面,饲喂前,随缓释尿素添加量的增加血清尿素浓度逐渐降低(P<0.05),总蛋白含量逐渐升高,而在饲喂后,显著提升了血尿素含量和白蛋白含量(P<0.05)。综上,在海南黄牛日粮中补充0.5%缓释尿素可以显著提升生长性能,且对血清指标和瘤胃发酵性状没有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黄牛 缓释尿素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性状 血清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