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598条记录
基于实地与网络调查的夏秋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南方农业 2023

摘要:以实地考察结合网络调研的形式,就夏秋茶生产现状进行走访调查,着重介绍了浙江、安徽、四川三个茶区的夏秋茶生产现状;网络问卷调查了夏秋茶加工现状,包括调查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性质、年茶叶加工量、经营产品类型)、企业夏秋茶生产现状(停采原因、产品类型、收购等级标准、鲜叶收购价、加工技术需求)、夏秋茶利用前景调查(利用价值评估、预期销售价格、产品目标销售群或渠道建议、原料利用途径、购买偏好度)、夏秋茶技术及政策需求调查.分析提炼出目前夏秋茶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产品质量低、生产成本高、结构单一、市场运行创新乏力、综合效益低、产业带动力不强).提出重庆市夏秋茶产业发展建议:高度重视,把握全局,制定全市夏秋茶利用中长期规划;加大夏秋茶科技创新,实现夏秋茶资源的多途径利用;加大夏秋茶加工企业的培养力度;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加强保障措施(领导组织保障、发展资金保障、政策扶持保障).

关键词: 夏秋茶 生产现状 加工利用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视角的农业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

摘要:农旅融合是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不仅拓展了农业多功能性,也加速了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基于需求层次理论,提出农业资源旅游开发层次理论,把农业资源旅游开发从低到高依次分为:视觉开发、体验开发、产品开发、康养开发与文化开发五个层级,并以水稻资源为例,阐释了不同层级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路与产品形态。

关键词: 需要层次理论 农业资源 旅游开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始叶螨在贵州茶园的发生为害初报

贵茶 2023

摘要:柑橘始叶螨取食为害茶树仅在重庆永川报道,其他茶区危害情况不明。笔者首先在贵州贵阳发现此害螨,为此,2015~2021年于贵州茶区开展了不定点调查。调查发现,柑橘始叶螨在贵州贵阳、普安、思南等8个产茶区有发生;结合田间调查和室内观察,进一步明析了此害螨在茶树上的危害状以及各螨态的形态特征。通过DNA提取、PCR扩增和测序,获得了柑橘始叶螨COI基因片段序列(GenBank登录号:OP518476,OP518477,OP518478,OP518479)。研究结果可为茶树新害螨柑橘始叶螨的识别、鉴定和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树 柑橘始叶螨 危害状 形态特征 COI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标'玉簪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摘要:为筛选玉簪外植体最佳消毒灭菌处理方式,寻找适合'金标'玉簪组培快繁的不定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和生根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以'金标'玉簪腋芽为外植体,进行了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腋芽处理为0.1%HgCl2溶液消毒15 min;不定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5 mg/L 6-BA)+(0.50 mg/L NAA);丛生芽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是MS+(4 mg/L 6-BA)+(0.50 mg/L NAA),增殖系数达到 4.12;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MS+(0.50 mg/L IBA),生根率达到96.67%.将组培苗采用草炭∶珍珠岩(3∶1)作为基质移栽至育苗盘中,根据环境条件进行适时喷淋和遮阴,移栽成活率达到94.5%,建立了'金标'玉簪组培快繁体系,可为'金标'玉簪进行种苗繁殖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簪 组培快繁 植物生长调节剂 增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渝科薯1号"及其高效栽培技术

南方农业 2023

摘要:渝科薯1号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和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武陵山研究院以渝马铃薯5号为母本、中薯20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择、鉴定育成的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2022年7月通过重庆种业协会农作物鉴定委员会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渝品审鉴202205.该品种中晚熟,生育期98.4 d,鲜薯食用.植株田间长势强,株型半直立,株高0.73 m,茎绿带褐,叶绿色,花冠白色,花繁茂,薯形椭圆,皮淡黄色,肉淡黄色,薯皮光滑,芽眼中.干物质含量20.16%,淀粉含量12.9%,蛋白质含量2.05 g·(100 g)-1,维生素C含量32 mg·(100 g)-1,还原糖含量1.34%.抗病晚疫病,中抗PVX病毒病,抗PVY病毒病.两年区试平均产量为2408.4 kg/667 m2,较对照鄂薯5号增产36%.综上,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在重庆市不同海拔地区种植.分析渝科薯1号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从选地、选种及种薯处理、种植密度、播种时间、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介绍其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 马铃薯 渝科薯1号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气相/液相-三重四极杆质谱法的20种生物农药中化学农药成分筛查

南方农业 2023

摘要:为明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用市售生物农药中是否含有化学农药成分,综合运用QuEChERS净化法和GC-MS/MS、UPLC-MS/MS技术,对市场购买的20个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苦参碱、蛇床子素、小檗碱、大蒜油、乙蒜素、香芹酚、桉油精、金龟子绿僵菌1#、金龟子绿僵菌2#、球孢白僵菌、枯草芽孢杆菌1#、枯草芽孢杆菌2#、短稳杆菌、多杀霉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中生菌素、多粘类芽孢杆菌和D-柠檬烯)进行了化学农药成分筛查。结果表明,购买的20个生物农药样品中共检出21种化学农药成分,检出化学农药成分的生物农药产品占比为45%。该结果不仅验证了前期建立的72种禁限用和高频检出化学农药质谱检测方法的可行性,而且为农产品质量检验,以及规范生物农药生产、生物农药产品检验和质量控制等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生物农药 化学农药成分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三重四极杆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高粱苗期镉耐性和富集能力综合评价

草地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和鉴定出镉(Cadmium, Cd)富集能力强的甜高粱(Sorghum bicolor L.)品种,以期为利用甜高粱修复Cd污染土壤提供优异材料。本研究以26个甜高粱品种为材料,采用沙培盆栽试验,设置Cd胁迫(5 mg·kg-1 Cd2+)和对照(0 mg·kg-1)2个处理,测定苗期甜高粱生长特性和生理指标以及根部、茎叶的Cd含量,以各单项指标的耐性指数作为衡量耐Cd性的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系统聚类综合评价Cd耐性和富集能力。结果表明:根长、株高、根鲜重、根干重、茎叶鲜重、茎叶干重、叶绿素含量、POD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在品种和Cd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主成分分析将10个单项指标转化成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到不同品种苗期耐Cd性综合评价值(D值);通过对D值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3份耐Cd性强的品种;进一步采用欧氏距离法对D值、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将26个甜高粱品种划分成4类,其中‘辽甜6号’和‘F10’属于Cd耐性强且富集转移性强的品种,适用于修复土壤Cd污染。

关键词: 甜高粱 Cd耐性 Cd富集能力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种质尖孢炭疽菌抗性鉴定与评价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一年生辣椒中极度缺乏抗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的育种材料,亟需开展抗炭疽病辣椒资源的发掘.采用室内果实离体接种结合田间病圃,对74份引自美国、西班牙等的辣椒种质进行了对尖孢炭疽菌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40008和30163经室内针刺接种后的发病率分别为4.37%和1.08%,病圃鉴定的病情指数为5.49和9.07,表现为高抗;11242和PI201234室内针刺接种后的发病率为8.63%和9.86%,病圃鉴定的病情指数为18.93和22.34,表现为抗病;10022和10062等17份种质表现为中抗;其余50份种质表现为感病.40008和30163均属晚熟类型,果实小,单株结果数少,可通过回交转育、花药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改良后利用.这2份高抗种质的挖掘,可为抗炭疽病新品种的选育、QTL定位及分子标记的开发等奠定材料基础.

关键词: 辣椒 种质资源 尖孢炭疽菌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幼穗分化与叶龄指数的关联研究

广西植物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高粱穗分化进程的简易叶龄诊断方法,该文以杂交种'晋渝糯3号'和常规种'国窖红1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播期,观察幼穗分化进程及对应的叶龄,分析各分化阶段与叶龄及叶龄指数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高粱幼穗分化过程可划分为5个时期(营养生长期、生长锥伸长期、枝梗分化期、小穗小花分化期和雌雄蕊分化期),不育的有柄小穗可发育到雌雄蕊分化期.(2)随着播期的推迟,幼穗分化开始日期提前,持续时间缩短,穗分化各时期的叶龄和叶龄指数减小,但品种间存在差异.(3)高粱幼穗分化各时期与对应的叶龄指数存在直线回归关系,其方程通式为Yi=bXi+a(Yi:幼穗分化期,Xi:叶龄指数).(4)随着播期的推迟,'晋渝糯3号'的b和|a|值逐渐增大,而'国窖红1号'的b和|a|值则逐渐减小.综上所述,可根据叶龄指数推测高粱幼穗分化进程,该研究结果为高粱栽培管理指标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粱;幼穗分化;叶龄指数;播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地区辣椒疫霉交配型分布及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现状

植物保护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重庆地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交配型分布及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情况,对2019年-2020年分离的辣椒疫霉进行交配型和敏感性测定.研究发现重庆地区存在A1和A2两种交配型,且两者在大部分地区同时存在,测定的102株菌株中,24株菌株为A1交配型,78株为A2交配型,2种交配型的发生频率分别为23.53%和76.47%.采自重庆潼南、巴南、石柱等地的102株辣椒疫霉菌株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其EC50分布在0.107 5~0.438 3 μg/mL之间,最不敏感菌株是最敏感菌株的4.1倍,平均EC50为(0.296 2±0.005 3)μg/mL.102株菌株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分布呈单峰曲线,未出现抗药性病原菌亚群体.

关键词: 辣椒疫霉;交配型;烯酰吗啉;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