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EI(精确检索)
105条记录
地膜覆盖时间对新疆棉田水热及棉花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主要研究不同的地膜覆盖时间对棉田水热及棉花产量的影响。设置了6个地膜覆盖时间:40 d(J1)、55 d(J2)、70 d(J3)、85 d(J4)、100 d(J5)和140 d(全生育期覆盖,CK),2016和2017年在阿克苏绿洲典型滴灌棉田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不同地膜覆盖时间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耗水量(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_c)、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膜覆盖时间可影响土壤水热状况。随着地膜覆盖时间延长,0~80 cm土层含水率逐渐增加,ET_c持续降低,WUE呈增加趋势,但超过100 d后对ET_c及WUE无显著影响。J1、J2、J3和J4处理在揭除膜后,土壤含水率迅速降低,土壤深层水快速消耗,进入铃期后处理间差异才逐步开始缩小。地膜覆盖时间小于100 d会显著减少单株成铃数,降低单铃质量,最终造成减产。J1~J5覆盖时间中,J5处理产量(2 a平均为6 800 kg/hm~2)和WUE(2 a平均为11.5 kg/(hm~2·mm))最高(P<0.05),且J5与CK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地膜覆盖100 d较适宜。该研究结果可为绿洲棉区合理地使用地膜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残膜回收及降解地膜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耗水量 温度 含水率 地膜覆盖 棉花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滚筒式残膜回收机的性能试验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11SM-1.5型滚筒式残膜回收机"核心工作参数匹配不合理,机具在作业时,常常由于使用者操作方式与水平存在差异,影响残膜回收的总体拾膜性能,进而降低残膜拾净率。滚筒式残膜回收机是一种以弧线往复式挑膜装置为核心部件的典型残膜回收机具,该研究根据滚筒式残膜回收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弧线往复式挑膜装置的挑膜齿尖运动轨迹特点,确定影响机具性能的主要因子为挑膜装置转速、机具前进速度和挑膜齿入土深度,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法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不同参数配比对残膜拾净率的影响,得出各因素的影响显著性及主次顺序。综合考虑挑膜装置各项指标,选择最优的水平组合,获取机具的最佳工作参数匹配,即:挑膜装置转速45 r/min、机具工作速度4 km/h和挑膜齿入土深度35 mm时,残膜拾净率为88.2%,达到残膜回收机设计标准,比目前成熟的秸秆还田联合式残膜回收机的官方测定捡拾率高6.2个百分点,为机具优化设计提供数据参考,进而指导实际生产。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塑料薄膜 试验 残膜回收 挑膜装置 残膜拾净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边膜铲起膜性能分析及其起膜率对比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田地膜污染治理中,由于秋后残膜回收中缺乏较为理想的机构起翻边膜,致使边膜埋于地表不易被回收部件进行回收,对土壤及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选取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2种边膜起膜机构开沟器和双翼铲,新设计一种单翼铲,对其进行力学分析,对比3种不同结构的边膜铲受力情况,并且在新疆库尔勒尉犁县开展田间对比试验,对比不同结构的边膜铲在田间的工作性能,考核起出残膜完整率、起膜率及有无壅土现象发生这3个关键因素。结果表明:边膜铲的受力大小与边膜铲入土角度和铲刃的长度有关,对3种边摸铲理论分析得出单翼铲的受力最大,开沟器受力最小,双翼铲受力较为合理,而在田间性能试验中虽然单翼铲受力最大但其作业效果最佳,起出边膜的完整率达100%、起膜率在95.4%、并且在作业中没有壅土现象发生,考虑到作业效果的突出,推荐单翼铲作为秋后残膜回收机的边膜起膜机构。研究结果可为秋后残膜回收机的边膜起膜机构的设计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 力学分析 地膜 残膜 边膜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工型番茄果实硬度特异材料的果实特性及果肉组织特征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能分析不同硬度加工番茄品系的果实特性和果肉组织特征差异,该文以田间发现的特异高硬度果实材料WT-75和WT-76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番茄红素、单果耐压力、果肉组织含水量和可溶性果胶等主要品质指标差异,并利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不同材料间的果肉组织特征差异。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ZH-10较软的手捏感官硬度评价,WT-75和WT-76的评价为特硬。利用平板挤压法测试硬度,WT-75和WT-76的耐压力分别为79.70和77.71 N,极显著高于(P<0.01)对照ZH-10的耐压力。在测试的果实主要品质指标中,WT-75和WT-76的可溶性果胶含量显著高于(P<0.05)对照ZH-10,其他的品质指标在各研究材料间不存在差异的显著性(P>0.05)。WT-75和WT-76的果肉组织石蜡切片结果表明,在200μm视野下WT-75和WT-76的平均果肉细胞面积分别为0.037 6和0.053 2 mm~2明显(P<0.01)小于ZH-10(果肉细胞面积为0.089 9 mm~2),且排列紧密。常温放置35 d后,WT-75的果实腐烂率达93%,而对照ZH-10腐烂率为64%,WT-76的腐烂率为33%,ZH-10和WT-76的腐烂程度小于(P<0.05)WT-75。结合与果肉组织的扫描电镜结果,相较对照ZH-10和WT-76,WT-75的果皮中分布了大量的小皮孔,这种果皮结构的特异性可能是导致果实的耐贮藏性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特异果实硬度加工型番茄果实主要品质、果肉组织特征和常温耐贮藏性研究,为后期适宜加工型番茄杂交品种亲本的选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加工 果实 硬度 番茄 果实品质 果肉组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核桃仁蛋白质含量检测分析

农业机械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实现核桃仁蛋白质的快速无损检测,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核桃仁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并对近红外光谱波段筛选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3种不同粒度核桃仁样本,采集了1 040~2 560 nm范围全波段信息,采用多元散射校正法和标准正态化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了预处理。然后,采用间隔偏最小二乘算法筛选了光谱特征波段,并建立了全波段和特征波段下核桃仁蛋白质含量偏最小二乘算法预测模型。通过对不同粒度核桃仁样本近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核桃仁粒度大小对核桃仁蛋白质含量预测效果并无显著影响。采用间隔偏最小二乘算法的波段筛选,核桃整仁样本验证集的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021和0.913,表明该方法能够优化模型质量并降低模型复杂度。

关键词: 核桃仁 蛋白质含量 近红外光谱技术 光谱筛选 间隔偏最小二乘算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干制过程中己糖激酶和果糖激酶调控糖代谢的研究

现代食品科技 2017 EI 北大核心

摘要:以绿熟期杏果为材料,分析了热风干制和自然晒制过程中己糖激酶、果糖激酶、蔗糖相关酶活性及糖含量的变化规律,旨在明确干制过程中关键酶调控糖代谢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果糖、葡萄糖、蔗糖占可溶性总糖的比例在干制前分别为33.52%、47.25%、45.22%,干制后分别平均为9.70%、28.24%、54.16%,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干制条件下杏果中蔗糖的积累主要来源于己糖的转化。干制期间杏果中分解类酶活性(NI、SSs、AI)降低,且与果糖、葡萄糖呈正相关,分解类酶的调控以NI和AI为主。蔗糖合成类酶(SPS、SSs)在蔗糖代谢中起到辅助调控作用且热风40~50℃温度处理能有效地提高其活性,使蔗糖含量及蔗糖占可溶性总糖的比例增大。果糖激酶和己糖激酶也在干制前期略有升高,高活性的果糖激酶和己糖激酶利于增加果实中己糖的消耗,为蔗糖的积累提供基础。

关键词: 热风干制 己糖激酶 糖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滚筒筛式废旧地膜与杂质风选装置设计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回收后的废旧地膜与棉秸秆、根茬等杂质缠绕不易分离,不能实现二次利用,为实现废旧地膜循环再利用和从根源上解决废旧地膜对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通过对棉秸秆、根茬及地膜在风场中进行运动学分析,测定其悬浮速度,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滚筒筛式废旧地膜杂质风选装置,介绍了机具的整体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工作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当旋转筛筒转速为30 r/min,风管出口风速15 m/s时,物料喂入量为250 kg/h时,作业后膜中含杂率、杂中含膜率及废旧地膜产量效果最佳,将最优参数组合带入实际生产中进行验证,试验表明该机具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分离后的废旧地膜膜中含杂率为13.71%,杂中含膜率为0.133%,废旧地膜产量可达35.8 kg/h。

关键词: 机械化 设计 滚筒筛 废旧地膜 风选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放射性废液中钚的耐辐射真菌吸附分离研究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快速、高效、经济地清除放射性污染是核应急处置、污染场址修复的重点研究内容。从放射性污染土壤中提取、遴选出3种耐辐射真菌F3、F7和F16,研究了其对钚的吸附分离性能。3种真菌在弱酸性(pH=0.0~4.2)溶液中对钚均有较强的吸附,吸附率随溶液pH值的增大而升高。25℃下,10 m L pH值1.0溶液中10 ng/m L的钚几乎可被3种真菌完全吸附(吸附率>95%),实测F3、F7和F16对钚的平衡吸附容量分别为(11 747±539)、(17 890±757)、(11 946±477)ng/g(干菌),平衡时间约为30 min。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主要受体扩散、粒内扩散等过程控制。以0.5 mol/L的Na HCO3为解吸剂,可定量回收吸附于微生物上的钚;用3种真菌吸附回收放化实验室高盐度放射性废液中的钚,全程回收率大于99%。

关键词: 真菌 吸附 回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用双集热管多曲面槽式空气集热器性能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日光温室太阳能利用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双集热管多曲面槽式空气集热器,并与该研究团队提出的日光温室太阳能主-被动"三重"结构相变蓄热通风墙体相结合构成太阳能主动集热蓄热系统,应用于乌鲁木齐日光温室。基于光学与传热学理论,重点考察了集热器结构(双集热管相对位置、长度)、集热器内空气流速、集热器进口温度、太阳辐射强度等参数,对该集热器光学性能和集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大量实验室试验及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双管集热器与同类型的单管集热器相比,空气流量增加了一倍、单位面积集热量增加了16%、集热效率提高了9%,冬季无跟踪条件下的集热效率为44%~52%;2)2015年11月-2016年2月乌鲁木齐日光温室应用实测结果表明,在集热器长度为16 m、管内空气流速为2.0 m/s的条件下,晴天集热系统可为日光温室提供约50~65 MJ的太阳热能,冬季累计可提供约5 325 MJ的太阳热能。研究结果为日光温室高效利用太阳能主动供热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参考。

关键词: 温室 太阳能 温度 空气集热器 聚光性能 集热性能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质联用-内标法测定豆类中脂肪酸含量及因子分析

中国粮油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市售9种豆类(鹰嘴豆、黄豆、青豆、花芸豆、扁豆、豌豆、绿豆、黑豆、红豆)中的脂肪酸组分进行含量测定,以十一烷酸甘油三酯为内标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各个样品中脂肪酸甲酯组分进行分析,辅助NIST检索工具鉴定各脂肪酸组分。建立内标法计算豆类中脂肪酸组分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9种豆类样品脂肪酸组分及含量均有差异,其中青豆的总脂肪含量最高,鹰嘴豆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通过软件分析相关性,其中各组分间除十五烷酸外,都具有很好的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获得前2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全部变异的98%。聚类分析将9种豆类归入4大类。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度高,分析时间较短,可为内标法测定脂肪酸含量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豆类 脂肪酸 气质联用 内标法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