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EI(精确检索)
67条记录
植物根系对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力条件的影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旱伞草、芦苇、灯芯草、美人蕉4种不同根系特征的植物,通过控制分蘖数并借助反应器理论研究植物根系对基质水力条件及水质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分蘖数的增加过程可以用Logistic方程描述,无论初始栽种密度是多少,若不加以控制,植物生物量都会扩大到湿地所能容纳的最大密度.植物分蘖与根系发育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芦苇和灯芯草相关性较好,植株重-根重和分蘖数-根体积的相关系数在0.93~1.00之间.美人蕉和旱伞草的相关性不高,植株重-根重和分蘖数-根体积的相关系数在0.43~0.69之间.植物根系向下穿透基质的时候,一方面可起到一定的疏通作用,使基质孔隙率提高3%~44%;另一方面则会在穿透过程中产生横向的压力,起到使基质断面孔隙大小均一化的作用,使Peclet准数提高6%~90%.没有发现水质净化与分蘖数(地上植株重量)以及根系体积的规律性关系.植物对水质净化的作用不大,可以起到一定的但非决定性的防堵塞效果.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垂直流 植物分蘖 水力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元含Hg(Ⅱ)重金属混合物对发光细菌的联合毒性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二次二因子回归通用旋转组合实验设计,以明亮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T3变种作为毒性测试物种,研究了Hg2++Pb2+、Hg2++Cd2+和Hg2++Cr6+等二元含Hg(Ⅱ)重金属混合物的联合毒性作用和主因子作用,建立了3个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Hg2+、Pb2+、Cd2+与Cr6+对明亮发光杆菌的毒性有显著的正效应。3个含Hg2+二元重金属混合物对发光细菌的联合毒性作用不同,总体上Hg2+与Pb2+以协同作用为主,Hg2+与Cd2+为相加作用,而Hg2+与Cr6+以拮抗作用为主。从单因子作用效应的角度看,3个混合物中对发光细菌的毒性Hg2+大于另一重金属,即Hg2+为主因子。发光细菌法作为一种快速、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生物监测方法,将在农产品污染物毒性评价和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重金属 毒性 污染物检测 发光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片氮浓度对温室黄瓜花后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影响的模拟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基础,直接受到叶片含氮量的影响。该文通过不同定植期不同氮素处理试验,建立了不同光温条件下温室黄瓜叶片适宜氮浓度的求算方程,并定量分析了不同光温条件下黄瓜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与叶片氮浓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适合不同光温条件的温室黄瓜花后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与叶片氮浓度关系的通用模型,并用与建模相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不同定植期黄瓜叶片氮浓度对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的影响。模型对温室黄瓜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基于1︰1直线的决定系数和均方根差分别为0.83和1.56μmol·m-2·s-1。建立的模型可以为温室黄瓜周年生产的氮素精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

关键词: 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 叶片氮浓度 光合有效辐射 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NO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相关物质含量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100mmol/L NaCl胁迫下,研究了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番茄幼苗离子、多胺和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植株体内K+含量、K+/Na+值,显著降低了Na+含量;外源NO使精胺(Spm)、亚精胺(Spd)、多胺(PAs)含量、(Spd+Spm)/Put(腐胺)值和ABA含量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均明显增加,Put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增加但不显著,Put/PAs值在胁迫4~8d之间显著下降,0~4d之间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表明,外源NO处理可提高番茄幼苗对盐胁迫逆境的适应能力,降低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和正常生理活动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胁迫 番茄幼苗 离子 多胺 AB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FID技术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管理系统方案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食用菌产量和质量不高的情况,分析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管理的现状,得出实时获取在制品状况、生产进度和生产过程监控的需求,提出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采用三层架构,包括业务管理层ERP、生产过程管理系统和RFID应用层。设计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模块结构和功能,包括有:基础数据管理模块、采集的数据处理模块、RFID管理模块、生产过程控制模块、在制品管理模块、系统扩展接口等。最后对食用菌工厂RFID应用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食用菌 工厂化生产 管理信息系统 RFI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素对温室黄瓜开花后干物质分配和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了解氮素对干物质分配和产量的定量影响是实现温室黄瓜氮肥优化管理的前提。该研究通过黄瓜雌性无限生长型品种"戴多星"(Cucumis sativas.'Deltastar')不同定植期和开花后不同氮素处理试验,定量分析了氮素施用水平对该类型黄瓜开花后干物质分配和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开花后分配指数和采收指数与盛果期叶片氮浓度的关系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氮素对黄瓜开花后干物质分配和产量影响的预测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茎干物质量、叶干物质量和果实干物质量及黄瓜产量(鲜质量)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基于1︰1直线之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45、0.943、0.990、0.955;相对预测误差RE分别为13.0%、12.3%、9.2%、16.8%。本模型可预测不同氮素水平下温室黄瓜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量和产量,可以为中国温室黄瓜生产的氮肥优化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温室黄瓜 叶片氮浓度 干物质分配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拟南芥ATNHX1基因促进烟草对钾吸收的研究

高技术通讯 200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取拟南芥总RNA,反转录合成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TNHX1,构建了植物高效表达载体,用叶盘法将其导入烟草,经筛选获得了抗卡那霉素和GUS染色阳性的转化子38株.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转化材料部分含ATNHX1基因的烟草内源钾通道基因、烟草K+转运蛋白基因和烟草焦磷酸酶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转化烟草中可以检测到ATNHX1基因MRNA,与未转化材料相比,烟草钾离子转运蛋白基因NTHAK1的转录降低,H+-ATPASE基因NHA1转录增加,钾通道基因NKT转录无显著变化,T1代转化烟叶中K+含量显著增加,NA+、CA2+无显著变化,烟叶中总糖含量降低,证明了编码拟南芥ATNHX1基因与植物的K+吸收有关.

关键词: ATNHX1基因 转基因烟草 K+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氮磷养分管理的畜禽场粪便匹配农田面积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基于种养平衡的生态模式,根据上海地区单位饲养规模畜禽场粪便产生量及其氮磷含量和各类农作物氮磷需求量,研究分析了基于氮磷养分管理的单位养殖规模畜禽场产生的粪便还田利用需匹配的三大类农作物种植面积。结果表明:在畜禽粪便作为农作物氮磷养分的来源和满足农作物氮养分需求的前提下,根据农作物对氮磷养分需求的木桶效应,各类畜禽粪便提供的磷养分总体上超过各类农作物对磷养分的需求量,具有流失污染环境的隐患。因此,提出了畜禽场粪便还田利用农田面积匹配应基于农作物磷养分需求,不足的氮养分可通过化肥氮给予补充,从而达到种养结合、环境友好的畜禽生态养殖。

关键词: 畜禽粪便 还田利用 匹配农田面积 环境安全 上海郊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黄瓜干物质分配与产量预测模拟模型初步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温室黄瓜(Cucum is sa tivus)器官生长与温度和辐射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分配指数和采收指数的温室黄瓜干物质分配与产量预测模拟模型,并利用不同品种和基质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黄瓜地上部分干重、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果实干重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分别为0.98,0.73,0.83,0.92,0.94;RM SE分别为232,6.8,157.6,173.9,196.8 kg/hm2。模型对黄瓜产量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为0.80,RM SE为7526.4kg/hm2。本模型对不同基质、品种的黄瓜干物质分配和产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符合度均较高,说明本模型的普适性较好。模型不仅能较好地预测中国现有生产水平下温室黄瓜的干物质分配及产量,而且可以为实现中国温室黄瓜生产环境优化调控和模式化栽培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温室黄瓜 干物质分配 产量 分配指数 采收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型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大型温室栽培条件下,黄瓜生长发育的规律,包括叶片光合作用,器官发育,干物质累积与分配,以及产量形成等。试验结果表明:现代化温室为黄瓜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叶片光合速率迅速增加;随着叶片的生长,叶片光合速率先增加后逐渐下降,前期生长的叶片在相当长的时间保持较高光合速率,后期叶片光合速率下降较快。黄瓜各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很快,茎平均生长速度8 cm/d,叶片长成仅需10 d,果实从开花到采收仅需12d左右。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累积呈S形曲线,在各器官干物质的分配中,根系占整个干物质总量的比例很小,而且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减小,从前期的5%左右减少到后期的1%左右;茎占整个干物质总量的比例整个生育期变化较小,基本维持在10%~15%之间;在营养生长阶段,叶片占干物量的70%~80%,但随着果实的生长,叶片占干物质的比例迅速下降,到后期仅占20%左右;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果实占干物质的比例迅速增加,后期占整个干物质的70%左右。现代大型温室栽培条件下,黄瓜的产量比较稳定,随采收周次的变化呈二次多项式,8周总产量达到12 kg/m2。

关键词: 大型温室 黄瓜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