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439条记录
基于GGE双标图对向日葵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的综合评价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3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了测试不同油用型向日葵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以及各试验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利用GGE双标图对我国油葵主产区12个试点的11个品种的产量、茎粗、株高和籽仁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基因型(G)、环境(E)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GE)对产量都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E和GE是引起产量变异的主要原因,两者分别占总变异的84.84%和8.35%。利用GGE双标图模型分析可知,高产稳产品种中表现最好的是‘LJ199’,其次是‘NK175’和‘LKZ18-1’,它们都适合在沈阳和公主岭等类似地区推广种植,‘NK50’也具有较高的产量和稳定性且在甘南县、兰州市和汾阳市等类似地区的适应性较好;综合区分力和代表性,最理想的试点为公主岭。兰州市、呼和浩特和乌鲁木齐分别是茎粗、株高和籽仁率最理想的试点。文中初步确定了适合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种植的向日葵品种,为品种推广及后续区域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向日葵 GGE双标图 丰产性 稳定性 区域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覆双膜和揭膜方式对南疆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双膜覆盖栽培技术为研究基础,通过探索不同揭膜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提出一种新型的地膜覆盖及揭膜方式,以期有效解决残膜污染问题.田间自然条件下,设置5个处理,即膜侧播种+双膜覆盖+苗后头水前揭膜(T1)、膜侧播种+双膜覆盖+苗后揭上膜(T2)、裸播(T3)、膜下播种+单膜覆盖+苗后揭膜(T4)、膜下播种+双膜覆盖+苗后揭上膜(CK),测定棉花农艺性状、生育期、成铃、产量及品质指标,进而分析处理间差异.结果表明:T1处理对棉花株高影响不显著,T2和T4处理对株高影响较小,而T3处理则导致株高显著降低,对棉花生长具有抑制作用;T1、T4和CK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杂草数量,T2和T3处理对杂草数量的控制力度相对较弱;揭膜方式的变化对棉株生育期天数及产量形成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影响;T3处理会显著降低棉花产量,其他处理对产量无显著影响;不同处理对棉花纤维品质发育无显著影响.在保证株高、产量及品质不降低的基础上,T1处理能够控制杂草数量、优化成铃分布,可有效避免残膜污染,在生产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棉花 覆膜栽培 揭膜方式 生长发育 杂草数量 产量 纤维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品种资源黄萎病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

西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抗病性鉴定和分析,掌握种质抗病性分布状况,筛选抗黄萎病核心资源,经遗传改良,定向选育与新疆棉花产业需求相吻合的抗病品种,并探讨病害治理策略.以收集的396份陆地棉品种资源为鉴定对象,2018-2019年,通过自然病田小区试验,在6月底(蕾期)和8月底(铃期),采用5级分级法,对品种资源进行黄萎病抗病性鉴定和评价.供试陆地棉种质具备丰富的抗病遗传多样性,种质间黄萎病变异系数高,可选择抗病种质加以利用.年度间各材料发病程度差异大,2018年发病明显重于2019年,但材料间发病趋势基本相同;蕾期发病较轻,铃期发生重.两年自然病田鉴定平均73.3%的材料蕾期未发病;铃期相对病指超过20的材料占比46.0%,相对病指为0.1~20.0的占比50.4%,未发病的占3.6%.铃期发病最重材料的发病率达100%,病指高达75.0;2018年铃期参加鉴定材料平均发病率和病指分别达38.8%、19.2,比2019年分别高19.0个百分点和8.7.发病率与病指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93;蕾期发病率和病指比铃期变异系数大,蕾期与铃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28、0.32.鉴定出36份抗黄萎病优异资源(自然病田铃期黄萎病病指≤10、纤维长度≥29 mm、断裂比强度≥29.0 cN/tex、马克隆值3.5~4.9、小区皮棉产量≥2 250 kg/hm2),这些资源地域来源较广,抗黄萎能力较强,与产量、品质匹配较好,可在抗病育种遗传改良中利用.

关键词: 棉花 资源 黄萎病 田间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单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的恒虚警检测研究

中国激光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围绕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在噪声背景下的目标检测问题,利用其回波雷达信号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降噪预处理方法,继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恒虚警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在目标回波较弱时自适应地对不同宽度的回波进行检测,同时能够保持较高的检测概率。仿真结果显示:相比传统的信号检测方法,本文所提方法的检测性能更优。实验结果表明,在噪声较强或回波信号较弱的情况下,所提检测方法依然可以以较高的检测概率检测到目标。相比当前的检测方法,在相同信噪比环境下,所提检测方法可使目标的平均检测概率提高40%。

关键词: 量子光学 激光雷达 单光子计数 目标检测 恒虚警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境下两种引诱剂对白星花金龟的协同诱集效果评价

植物保护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糖醋液诱芯协同处理对白星花金龟的诱集效果,分别在葡萄园、玉米田和杨树林悬挂诱捕器,采用糖醋液、诱芯及糖醋液诱芯协同处理诱集白星花金龟。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3种处理在葡萄园与玉米田的诱集总量分别为1 621.7头和1 543.0头,显著高于杨树林中的诱集量(41.7头)。白星花金龟在葡萄园有2次发生盛期,分别为6月上旬和8月上旬,在玉米田有3次发生盛期,分别为6月上旬、7月中旬和8月下旬;两种生境中5月至8月下旬雌少雄多,之后雌虫略多于雄虫,整体上雌雄比分别为1∶1.4(葡萄园)和1∶1.3(玉米田)。在葡萄园和玉米田中糖醋液诱芯协同处理的诱集量从始至终都优于糖醋液、诱芯单独处理及两处理之和,甚至在葡萄园中显著高于糖醋液与诱芯单独处理之和,表明2种引诱剂协同处理可显著提高诱集效果。

关键词: 白星花金龟 糖醋液 诱芯 协同 诱集 发生动态 性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适配体-阳离子化合物诱导纳米金聚集比色法快速检测苏丹红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苏丹红Ⅲ适配体为识别元件,以未修饰的纳米金传感信号,以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作为纳米金聚集的诱导剂,构建了一种简单、经济、快速的苏丹红比色检测方法.在优化条件下评估本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准确性和特异性,最后应用于食品中苏丹红快速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国标法(GB/T 19681-2005)对比验证.结果显示,在PDDA浓度20 nmol/L、适配体浓度5 nmol/L、反应时间4 min等优化条件下,纳米金吸光度比值(A650nm/A530nm)与苏丹红Ⅲ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86),线性检测范围为3.13~50 ng/mL,可视化检测限为3.13 ng/mL,检测时间约为5 min.特异性分析显示,本方法对苏丹红I、II、III和IV有高的特异性,与柠檬黄、日落黄、分散橙11等无交叉反应.将本方法应用于食品中苏丹红检测,加标回收率为85.4%~102.5%,相对标准偏差为3.37%~6.75%.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结果易读等优点,适用于批量样品中苏丹红的现场快速检测.

关键词: 苏丹红 适配体 纳米金 比色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内陆早熟陆地棉品种的综合评价及育种演化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综合评价近30年西北内陆棉区审定的早熟陆地棉品种,阐述该区域育成品种主要性状的育种演变规律,为西北内陆棉花新品种选育和主栽品种推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和2021年分别在甘肃敦煌和新疆石河子对110个1988—2021年西北内陆棉区审定的早熟陆地棉品种与早熟、产量、纤维品质和株型相关的12个主要性状的表型进行鉴定;利用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品种表型特征进行综合评分,筛选优良品种,并对其主要性状进行育种演化分析.[结果]110个早熟陆地棉参试品种的12个主要性状表型值分布范围较大,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果枝长度>单株结铃数>吐絮率>单铃重>马克隆值>纤维强度>衣分>纤维长度>开花时间>果枝夹角>伸长率>整齐度.通过聚类分析将110个早熟陆地棉品种分为Ⅰ、Ⅱ、Ⅲ和Ⅳ4个类群,它们分别为优良纤维品质、早熟、松散株型和高产的品种类群.相关性分析表明,早熟性与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性状均呈负相关,产量构成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呈正相关,且多数性状之间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利用主成分分析将12个主要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66.92%;并对110份早熟陆地棉品种进行综合评分,评分排名第一的品种为中棉113(0.67),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纤维品质优良和株型相对松散等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甘肃审定品种的早熟性显著优于西北内陆和新疆审定品种,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性状显著低于西北内陆和新疆审定品种.西北内陆早熟陆地棉品种在30多年的演化过程中,多数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性状呈显著上升的变化趋势,株型向更为紧凑的趋势演变;早期育成品种的单株结铃数与单铃重、衣分、纤维长度和强度呈负相关,而近期育成品种单株结铃数与单铃重、衣分、纤维长度和强度呈正相关.[结论]西北内陆早熟陆地棉品种在育种改良过程中,与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的主要性状指标分布广泛,逐年呈显著提升的演变趋势;近期育成品种已实现了单株结铃数与纤维长度和强度的协同提高.

关键词: 陆地棉 早熟 产量 纤维品质 株型 西北内陆棉区 育种演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棉花黄萎病监测

棉花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监测棉田黄萎病发病情况,为棉花黄萎病的精准防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分析黄萎病发病棉田冠层的光谱特征,筛选无人机多光谱影像识别棉花黄萎病的最佳植被指数、最佳波段组合及最佳时相,并基于筛选的最佳时相建立黄萎病不同发病程度的棉田影像图,利用平行六面体法、最大似然法及支持向量机径向基函数分类法对影像图进行分类对比和精度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在710~760nm波段,不同发病程度的棉株冠层光谱反射率均随着波长的增加明显增加;在760~950 nm波段,棉株冠层光谱反射率随着黄萎病的加重明显减小。随着黄萎病加重发生,棉株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地上部鲜物质质量、地上部干物质质量、植株含水量以及叶面积指数均降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识别棉花黄萎病的最佳植被指数和最佳波段组合分别是差值植被指数(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DVI)和B3-5-8(对应的波长分别为550 nm、656 nm和800 nm)。8月中下旬为无人机多光谱遥感识别棉花黄萎病发生程度的最佳时相。支持向量机径向基函数分类法结合最佳波段组合B3-5-8与DVI综合影像对棉田黄萎病病情的分类精度最高(分类精度为96.64%,Kappa系数为95.61%)。棉田黄萎病发病程度的分类结果与棉株冠层光谱反射率和棉株农学参数的变化相对应,并与实地调查结果一致。【结论】利用支持向量机径向基函数分类法、最佳波段组合B3-5-8与DVI综合影像对棉田黄萎病发病情况进行分类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利用遥感技术监测作物类似病虫害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无人机 多光谱影像 分类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卤肉中36种兽药残留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卤肉中金刚烷胺、磺胺类、喹诺酮类及氯霉素类等36种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卤肉样品通过乙腈-水溶液(V:V=8:2)提取,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在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同时测定,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定量。结果表明,所研究的36种兽药在0.5~20.0 ng/mL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本方法中36种药物的检出限均为0.10μg/kg,定量限均为0.33μg/kg,在高中低3个不同浓度(0.5,1.0和5.0μg/kg)36种兽药的添加回收率为70.8%~106.9%,相对标准偏差(RSD, n=6)0.2%~6.2%。该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回收率和重现性好,可同时对卤肉中的36种兽药残留进行测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卤肉 PRiME HLB固相萃取 兽药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压静电场结合高湿解冻对羊肉保水性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低压静电场结合高湿解冻对羊肉保水性的影响,以宰后成熟24 h羊后腿肉为原料,将其置于-18℃冰箱中冷冻24 h后解冻,对比分析低压静电场结合高湿解冻(电流0.2 mA、电压2 500 V、4℃、相对湿度98%)与其他3种解冻方式冰箱解冻(4℃、相对湿度55%)、低压静电场辅助解冻(电流0.2 mA、电压2 500 V、4℃、相对湿度55%)、高湿解冻(4℃、相对湿度98%)对羊肉解冻速率、保水性、水分分布、羰基含量、总巯基含量、溶解度、表面疏水性,蛋白质二级及三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解冻方式中,低压静电场结合高湿解冻解冻时间(519 min)最短,解冻损失率(3.37%)、蒸煮损失率(30.60%)、羰基含量(3.85 nmol/mg)、表面疏水性(21.90μg)最低,不易流动水相对含量(97.96%)与新鲜肉(98.44%)最接近,总巯基含量(28.55 nmol/mg)及溶解度(29.98%)最高,且蛋白质二级、三级结构最稳定,说明低压静电场结合高湿解冻不仅能够缩短解冻时间、有效抑制蛋白质氧化变性、减少汁液流失,且经过该处理的羊肉蛋白水合能力最高,保水性最好。

关键词: 羊肉 保水性 低压静电场 高湿解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