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SCI(精确检索)
22条记录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分子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

遗传学报 1999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RAPD标记(OPH17(1400))、SCAR标记(SCAR(1400)和SCAR(1265))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小麦抗病育种材料中的抗白粉病Pm21基因进行了分子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利用随机引物OPH17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在3~5次重复共372次RAPD扩增中,有28次(7.53%)未获得扩增产物,有21次(5.64%)扩增结果难以判断目标片段OPH17(1400)的有无,说明RAPD标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重现性较差,在育种中应用有一定局限性。而在利用SCAR标记共488次PCR扩增中,均可以扩增出与Pm21基因连锁的多态性SCAR(1400)或SCAR(1265)目标片段,说明SCAR标记是稳定、准确、可靠的DNA分子标记,可应用于育种群体中Pm21基因的分子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利用RAPD和SCAR标记对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滚动式加代回交转育"抗白粉病育种群体中抗病基因Pm21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DNA分子标记与植株的白粉病抗性表现一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标记辅助的向农艺亲本的回交转育。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经多代回文改良,未发现簇毛麦6VS染色体臂与普通小麦染色体的重组。

关键词: Pm21 RAPD SCAR 荧光原位杂交 标记辅助选择 白粉病 小麦抗病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细胞分裂间期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遗传学报 1999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野生种基因组DNA为探针,用荧光原位杂交研究了间期细胞核里黑麦、中间偃麦草、燕麦和簇毛麦染色体在普通小麦背景下的行为。易位的黑麦1RS染色体臂在间期表现为不连续的线状杂交信号贯穿细胞核,代换和附加的1R染色体在间期却呈现点状杂交信号,通过易位进人小麦的中间偃麦草和燕麦染色体片段也是点状。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F1幼胚愈伤组织细胞中,7个簇毛麦染色体在不同间期核里表现为由点状到线状接近连续的趋势,簇毛麦染色质与小麦染色质不相融合。对于附加、代换和易位等方式进入小麦里的少数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可以在问期中准确地计数,但是对于较多的外源染色体,由于有些杂交信号有可能被小麦染色质遮盖,所以仅仅分析间期细胞可能是不准确的。黑麦和簇毛麦随体染色体1R和1V不与核仁相连,它们在小麦背景下对核仁形成的作用可能被抑制了。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黑麦 中间偃麦草 燕麦 簇毛麦 属间杂种 染色质 间期 荧光原位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南芥AtJ3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植物学报 1999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克隆并分析了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L.)Heynh.)AtJ3的cDNA核苷酸序列,并证明其翻译产物与E.coli的DnaJ蛋白高度同源。AtJ3蛋白分子中具有全部这类蛋白的典型特征包括J结构域(domain)、G或GF结构域、富含半胱氨酸的锌指结构域,C末端的CAQQ是一个蛋白法尼基化信号。用AtJ3的cDNA序列末端非翻译区作探针,从拟南芥基因组文库中分离获得AtJ3基因。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是由被5个内含子分隔的6个外显子组成。根据Southern杂交分析,AtJ3基因为单拷贝基因。Northern分析结果表明,AtJ3在子叶、叶、根、花及长角果中都表达。35℃的热激能增加叶中AtJ3的mRNA表达

关键词: cDNA,基因,内含子,分子伴侣,基因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组织培养诱导的普通小麦─黑麦代换系和附加系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8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组织培养从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与八倍体小黑麦(×TriticosecaleWitmack)杂种F0幼胚再生植株后代中获得2个代换系930498、930483和1个附加系930029。以黑麦(SecalecerealeL.)基因组DNA为探针,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证实了黑麦染色体的存在。在有丝分裂中期,经FISH处理的黑麦染色体为黄绿色,明显区别于红色的小麦染色体。染色体配对、C分带、麦谷蛋白电泳分析,证明两个代换系为1D/1R代换,附加的也是黑麦1R染色体

关键词: 小麦,小黑麦,黑麦,组织培养,代换系,附加系,荧光原位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梨木虱分泌物中糖的定性定量分析

分析化学 1998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离子交换柱色谱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中国梨木虱分泌物中的糖。利用标样对照法结合质谱分析确定了中国梨木虱分泌物中以葡萄糖、果糖为主的9种单糖成份。用内标法定量,并与化学法比较,得到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中国梨木虱 分泌物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玉米杂交后代的蛋白质及酯酶同工酶分析

植物学报 1996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8 个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为母本,2 个栽培玉米(Zea m ays L.)品种为父本杂交所获得的F2 代在形态上出现了明显变异。对其籽粒进行蛋白质电泳分析,得到了如下主要结果:杂交后代的蛋白质谱带较母本有了很大的变异,主要集中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HMW-Glu)区域。杂交后代的蛋白质谱带由5 种类型构成:1.母本型,占全部测试籽粒的22.6% ;2.附加型,占14.3% ;3.互补型,占15.5% ;4.杂种型,占30.9% ;5.缺失型,占16.7% 。对“矮杆早”ד紫粘”的F2 代籽粒进行酯酶同工酶电泳分析发现,变异主要发生在EST-1 区。由此看来,小麦×玉米的杂合子中玉米染色体在被排除前后,可以诱发小麦染色体组发生遗传变异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远缘杂交 电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gFM31探针进行谷子品种的指纹分析

遗传学报 1996 SCI 北大核心

摘要:用高度多态性探针gFM31对59个谷子(SetariaitarlicaBeauv.)品种(包括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及品系)进行DNA指纹分析,共鉴别出58种类型,而黑谷和黑粒1516给出完全相同的带型,二者有可能是同一材料。通过对gFM31DNA序列分析,未发现其中有小卫星DNA和微卫星DNA序列。该探针虽在谷子品种中显示很高的多态性,但与禾谷类的其他物种的DNA杂交信号微弱,表现出较强的谷子基因组特异性。

关键词: 谷子RFLP,品种鉴别,指纹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倍性小麦和玉米不同群体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

植物学报 1996 SCI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六倍体山羊草与普通小麦杂种F_1细胞学研究

植物学报 1994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粗厚山羊草[Aegilopscrassa Boiss.(2n= 6x= 42,DDD2 D2MCrMCr)]、叙利亚山羊草[Ae.vavilovii (Zhuk.)Chenn.(2n= 6x= 42, DD MCrMCrSP SP)]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2n= 6x= 42, AABBDD)]杂种F1 植株形态大多偏向山羊草亲本。4 个叙利亚山羊草×普通小麦和1 个粗厚山羊草×普通小麦杂种F1 自交结实,结实率在0.1% —6.5% 之间。这些种子胚乳很少,生活力较弱,播种后,只有少数种子出苗。杂种F1 PMC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水平较低,出现大量的单价体,二价体低于理论值,并且大多为棒形,说明两种山羊草的D组染色体已经过很大的修饰。在各杂种F1 中还观察到少量的三价体,有些杂种还可见频率很低的四价体和五价体。以山羊草为母本的杂种F1 染色体交叉频率优于反交。F1 染色体分离极不正常,产生大量的多分孢子和微核。在叙利亚山羊草×冀麦30 号中还发现1 株体细胞染色体为21 条的植株,其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关键词: 粗厚山羊草 叙利亚山羊草 普通小麦 属间杂种 减数分裂 D组染色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三体系列的建立

植物学报 1994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谷子(Setaria italica (L.) Beauv.)四倍体为母本、二倍体为父本杂交。在2100 个杂交后代中得到5 株三倍体。对三倍体植株授以二倍体花粉,将收获的种子播种后,从所培育的植株中获得9 种三体共283 株。其中8 种具有明显的形态特征,只有三体Ⅳ植株形态与二倍体非常相似

关键词: 谷子 三倍体 初级三体系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