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华沙鳅驯养繁殖研究与资源保护利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7

摘要:   中华沙鳅为中国特有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和金沙江下游、岷江、嘉陵江、沱江等水系的中下游。受长江中上游流域梯级水电开发、河道采砂采石、资源过度捕捞和水域环境的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沙鳅栖息环境、食物条件和繁殖场所逐渐丧失,野生资源量锐减。   本成果以中华沙鳅为研究模型,围绕中华沙鳅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建立了种质保存、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等种质繁育与资源保护技术体系。经过15年的研究与应用,形成如下成果。   1、主要技术成果   (1)系统揭示了中华沙鳅遗传进化历史。首次研究了中华沙鳅染色体核型结构,开发出12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提出了中华沙鳅核型的进化途径,为中华沙鳅及其近缘种的种群及进化方面的研究,保证苗种质量提供的科学依据。   (2)系统的研究了中华沙鳅生物学特征。探明了金沙江下游中华沙鳅的资源现状;首次发现中华沙鳅不同生长阶段食性转换的生物学现象,揭示了中华沙鳅形态、繁殖、栖息类型与食性之间的关联,确立了中华沙鳅营养级地位,提出了中华沙鳅在该水域资源量锐减原因,为珍稀特有鱼类资源保护提供科学决策。   (3)建立了高效的中华沙鳅人工繁育技术体系。揭示在不同流域其个体生殖力之间的差异,提出中华沙鳅亲不能选育关键技术;研制了野生中华沙鳅移养驯化关键技术,使运输成活率达到98%,驯养成活率达到95%;创制了中华沙鳅繁殖的专用设备,形成高效实用人工繁育技术,使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由60%、47.5%、36.7%提高到85.9%、85%、83%,形成了中华沙鳅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   (4)创新提出了资源保护技术,实现了中华沙鳅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将成果集成技术应用于长江流域涉水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中华沙鳅的栖息地保护,减缓了工程建设和运行对中华沙鳅资源的影响,实现了中华沙鳅就地保护;在宜宾、成都、眉山建立了3个中华沙鳅保种基地,目前储备中华沙鳅亲鱼20000组,为中华沙鳅的保种育种提供了基础,实现了中华沙鳅迁地保护。   (5)集成研究了珍稀特有鱼类资源保护技术并进行了应用推广。项目技术集成应用到宽体沙鳅、花斑副沙鳅、似鲇高原鳅等其它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和繁殖,应用于长江流域涉水工程的渔业资源保护方面(附件5-5),取得了较大的生态效益;成果集成技术在水产养殖公司和农村合作社进行了推广,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2、著作、论文和专利   申请国家专利7项,获授权3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10篇。   3、技术经济指标   通过项目研究,中华沙鳅的运输成活率和驯养成活率98%和95%;使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由60%、47.5%、36.7%提高到85.9%、85%、83%。   4、生态、经济效益   通过系列研究,成功实现了中华沙鳅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形成的技术体系扩展应用于生活环境或习性相似其它珍稀特有鱼类;并应用于涉水工程渔业资源保护方面(附件5-5),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该项目集成技术的推广,截止2016年各增水产养殖公司、农村合作社等新增产值34280万元,新增利润10368万元,取得了较大经济效益。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