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核不育杂交棉宿根制种技术的研制与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技术发明类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研制;制种;技术;宿根;杂交;杂交棉;制种技术;根;不育;核不育

第一完成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6

摘要: 1、任务来源 本成果研制单位在国家863高科技计划(2011AA10A102)、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2011ZX08005-001)、国家产业技术体系(CARS-18-44)、转基因产业化(2008GB2F000137)、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nyhyzx07-005-15),以及省育种攻关(2006YZGG-14,2011NZ0098-13)、省财政育种(2011jygc02-009)等科研项目的资助下,系统开展了核不育杂交棉宿根制种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研究。 2、技术原理:通过宿根,降低种子生产成本,提高核不育杂交棉制种产量;通过宿根,进一步提高核不育杂交棉种子的纯度;通过宿根,提高核不育杂交棉亲本的稳定性。 3、性能指标 计划任务书要求达到的指标是:研制核不育杂交棉制种新方法2项;申报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培育简化制种转基因杂交棉2-3个,皮棉增产5~10%;品种应用推广50万亩。 实际完成的任务是: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研制宿根制种新技术4项;发表论文16篇;制订企业标准3套,宿根制种的杂交种子生产成本比人工去雄制种的成本降低60%以上,比核不育系常规制种降低20%以上,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宿根制种母本田全部是不育株,保证了杂交种子的纯度;培育出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13个,平均皮棉增产17.92%,在四川攀西地区和云南适宜区累计宿根制种6590亩,杂交种子在长江流域棉区累计推广应用130.6万亩。 4、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1)首创了核不育杂交棉宿根制种技术。在国际首创的核不育“二级法”和“两系法”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提高,创制了利用宿根进行棉花核不育系制种技术,并形成了利用宿根条件下昆虫辅助授粉技术。该技术简化了棉花核不育杂交种制种环节,减少棉花制种劳动成本60%以上;实现了核雄性不育系制种田全部为不育株,提高了制种安全性。该技术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查新结果表明,本项目研制的核不育杂交棉宿根制种技术,属国际首创。 (2)首创了宿根条件下核不育杂交棉亲本保纯繁育技术。在已有属于国际首创的棉花核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提高,创制了利用宿根和宿根嫁接进行杂交棉亲本的保纯选育和繁殖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同一基因型亲本材料的一次播种多年连续繁殖利用,避免了亲本连续多代兄妹交保种引起的性状变异,提高了亲本基因型的稳定性,确保了杂种F1代的纯度和杂种优势。。该技术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查新结果表明,本项目研制的宿根条件下核不育杂交棉亲本保纯繁育技术,属国际首创。 (3)首次利用宿根繁育技术培育核不育杂交棉新品种。通过研究,将棉花宿根制种技术与自主研发的核不育杂种优势利用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杂交棉核不育“二级法”和“一系两用法”在宿根条件下的制种技术新体系,利用这套技术体系培育出13个核不育杂交棉审定品种。查新结果表明,核不育杂交棉在宿根条件下的品种选育,属国际首创。 (4)首次实现核不育杂交棉宿根繁殖制种技术体系的产业化应用。利用核不育杂交棉宿根繁殖制种技术体系对宿根选育的8个核不育杂交棉审定品种宿根示范制种6590亩,所制杂交种产业化应用130.6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98亿元。查新表明,核不育杂交棉宿根繁殖制种技术体系的产业化应用,属国际首创。 5、技术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及应用前景 本成果技术已完全成熟,利用本成果技术与在四川攀西地区、云南华坪县等地示范制种6590亩,生产杂交籽棉204万公斤;利用本成果技术选育出13个审定核不育杂交种,在全国示范推广130.6万亩;利用本成果技术繁育的骨干不育系(GA18、抗A4等)在“十二五”期间分别向全国多家科研院所及企业发放 发放,用于组合侧配和种子生产研究。本成果技术适应于四川攀西地区和云南适宜区域。可应用于生态类型相近、种植制度相同的区域,形成区域性、标准化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有助于在四川乃至南方地区更广范围、更大面积进行推广普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相关文献

[1]核不育杂交棉在河南制种技术规范. 王治斌. 2013

[2]核不育杂交棉的产业化优势. 毛正轩,张 超,龚一耘,戢沛城,杨泽湖. 2009

[3]中国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进展. 李生荣,周强,任勇,欧俊梅,雷加容,杜小英,何员江. 2017

[4]转基因核不育杂交棉的产业化应用与优势. 牟方生,龚一耘,毛正轩,张超,杨泽湖. 2012

[5]四川转基因核不育杂交棉的研究与产业发展. 牟方生,龚一耘,毛正轩,张超,杨泽湖. 2012

[6]四川杂交棉花的研究和利用. 黄观武,张东铭,黄荣先,苟云高,施尚泽,王洪谷,曹鉴忠,江卫. 1988

[7]转基因抗虫核不育杂交种川杂棉37. 龚一耘,戢沛城,牟方生,张超,杨泽湖,毛正轩,蒲德强,应菊茗. 2016

[8]利用宿根进行棉花不育系制种的技术体系研究. 岳福良,张小红,侯睿,张相琼,李文均. 2015

[9]高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种川杂棉22. 叶鹏盛,曾华兰,李琼英,何 炼,刘朝辉,张骞方. 2009

[10]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川杂棉76的选育. 钟文娟,周永航,陈四维,龚一耘,唐清霞,毛正轩,杨泽湖,贺晓峰,李庆林,牟方生. 2018

[11]抗虫核不育系杂交种川杂棉29的选育. 张小军,岳福良,张相琼,李文均. 2010

[12]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川杂棉39的选育. 钟文娟,周永航,龚一耘,张超,毛正轩,杨泽湖,蒲德强,贺晓峰,李庆林,牟方生. 2017

[13]转基因抗虫杂交种川杂棉16的选育. 龚一耘,毛正轩,张超,杨泽湖. 2007

[14]棉花核不育系GA18产量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张超,黄文娟,牟方生,杨泽湖,戢沛城,龚一耘,马炳田,毛正轩. 2010

[15]抗虫核不育棉花杂交种川杂棉41的选育. 周永航,陈四维,钟文娟,陈正杰,戢沛城,蒋理,宛永露,石盛佳,毛正轩,杨泽湖,牟方生. 2020

[16]不同施肥处理对光叶紫花苕根及根瘤生长的影响. 杨玉敏,庞良玉,张冀,田丽,雷建容,冯文强. 2014

[17]高原作物青稞根及根际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高通量分析. 王波,薛蓓,王强锋,侯磊. 2016

[18]不同产区青稞根部可培养内生固氮菌的多样性研究. 岳筱,王波,薛蓓,王强锋. 2017

[19]丰产、优质、抗病虫棉花新品种——川杂棉27. 董顺文,牟方生,刘朝辉,龚一耘,何洪波,阳翠. 2015

[20]棉花优质抗虫丰产杂交组合SG231的选育. .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