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不同生态型割手密及其血缘F1代种质材料的抗旱性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JING Yan-fen

作者: JING Yan-fen 1 ; 经艳芬 2 ; DONG Li-hua 3 ;

作者机构: 1.Ruili Breeding Station,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Ruili 678600,Yunnan,China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瑞丽育种站,云南瑞丽,678600

3.Ruili Breeding Station,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Ruili 67860

关键词: 生态型割手密;F1代种质材料;抗旱性能;遗传分析

会议名称: 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15次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

页码: 214-221

摘要: 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原生地为内陆高原云南不同生态型的割手密及其血缘的F1代,共28个材料,在自然生长与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1)参试15个云南不同生态型割手密血缘F1代种质材料80%表现抗旱性强,尤其是云割F108-319、云割F108-511等七个材料的抗旱性表现优良,可在抗旱亲本培育中重点利用.(2)参试8个割手密无性系抗旱性表现有强有弱,抗旱性表现弱、中、强的材料各占参试割手密的25%、37.5%、37.5%,抗旱性与其原生地的气候条件无一致性或特异性.(3)割手密及其血缘材料的抗旱性是一个复杂的特性,需要在育种实践中不断鉴定评价,以便有效提升抗旱育种效率.

分类号: S566.102.4

  • 相关文献

[1]云南粳稻耐低磷特性的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分析. 杜娟,曾亚文,杨树明,普晓英,杨涛,周国华,崔虹. 2007

[2]稻瘟病菌致病机制及无毒基因的研究进展. 李露,李成云,杨明,万洪辉. 2001

[3]云南稻种穗期耐冷性及其近等基因系遗传分析. 曾亚文,申时全,文国松,朱广彬. 2003

[4]云南甘蔗细茎野生种82-114测交后代主要性状遗传分析. 桃联安,经艳芬,董立华,安汝东,杨李和,周清明,段慧芬,朱建荣. 2011

[5]甘蔗野生种滇蔗茅种质创新利用研究 Ⅱ.滇蔗茅F_1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陆鑫,苏火生,林秀琴,毛钧,刘洪博,蔡青. 2012

[6]甘蔗野生种滇蔗茅种质创新利用研究Ⅱ.滇蔗茅F1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陆鑫,苏火生,林秀琴,毛钧,刘洪博,蔡青. 2012

[7]云南不同生态型割手密及其血缘F_1代种质的抗旱性遗传分析. 经艳芬,董立华,孙有芳,桃联安,朱建荣,周清明,杨李和,安汝东. 2013

[8]蜜蜂囊状幼虫病研究进展. 王永生,宋文菲,杨爽,苗春辉,张永红. 2017

[9]02428×合系35 RILs群体糙米和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抗性淀粉的遗传分析. 杨涛,杨武振,王荔,曾亚文,文国松,杜娟,杨树明,普晓英. 2015

[10]合系35x老来红联合世代耐低磷性状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研究. 杜娟,曾亚文,杨树明,普晓英,杨涛,崔虹,王雨辰,罗曦. 2008

[11]合系35×老来红联合世代耐低磷性状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研究. 杜娟,曾亚文,杨树明,普晓英,杨涛,崔虹,王雨辰,罗曦. 2008

[12]小白谷×大理早籼重组自交系耐冷性状遗传研究. 曾亚文,申时全,文国松. 2001

[13]水稻孕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系耐冷性遗传分析. 杨晓娟,曾亚文,普晓英,杨树明,杜娟,申时全,赵常美,凌青. 2006

[14]家蚕抗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的研究进展. 张永红,朱峰,唐芬芬,邵榆岚,白兴荣. 2017

[15]甘蔗种质资源抗眼斑病抗病性遗传分析. 夏红明,范源洪,王丽萍,蔡青,马丽. 1996

[16]低磷胁迫下云南粳稻强耐低磷杂种后代及群体的遗传分析. 杜娟,曾亚文,杨树明,杨涛,普晓英,赵春艳. 2009

[17]水稻02428x合系35杂种后代耐冷性状的相关性与遗传研究.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黄兴奇,程在全,邰丽梅,崔虹,王雨辰. 2007

[18]滇I型杂交粳稻DH群体四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陈升位,杨德,张雪梅,张琼仙,辜琼瑶,敬科举. 2002

[19]合系4号5个低直链淀粉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孙有泉,伊势一男,奥野员敏,周玉萍,杨晓洪. 1999

[20]家蚕红色卵致死突变Fuyin-lre的性状特点与遗传分析. 廖鹏飞,丁善明,陈安利,李琼艳,罗顺高,朱水芬,黄平,董占鹏.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