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南方稻区"早籼晚粳"栽培模式晚季灌浆期气象因子对晚粳稻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冯向前 1 ; 殷敏 2 ; 王孟佳 1 ; 马横宇 1 ; 褚光 1 ; 刘元辉 1 ; 徐春梅 1 ; 章秀福 1 ; 张运波 3 ; 王丹英 1 ; 陈松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稻研究所

2.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

3.长江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双季晚稻;品种类型;灌浆期;稻米品质;气象因子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3 年 56 卷 001 期

页码: 46-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南方双季稻区晚季灌浆期温光资源对不同类型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为适应性双季晚粳稻品种的筛选与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8年在浙江富阳和温州两地开展,以当地主栽3个籼稻品种为对照,根据专家推荐选择20个候选粳型品种(包括10个常规粳稻、3个杂交粳稻和7个籼粳杂交稻),评估和研究灌浆期温光条件差异对晚粳稻品质的影响.[结果](1)基于稻米品质特征聚类,晚籼稻因其特有的长宽比(3.18)与直链淀粉含量(19.40%)归属一类;相比晚籼稻,大部分杂粳型水稻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碱消值和食味值分别升高了4.31%—5.28%、6.51%—9.33%、25.83%—28.34%、-1.81%—4.27%、11.62%—50.85%和2.31%—2.85%,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则降低了20.98%—28.14%和1.16%—14.85%,表现出明显的米质提升;常规粳稻品种的米质表现则出现分离,部分源于苏南和嘉兴的常规粳稻(4个)与杂交粳类似,同属于米质提升一类;而部分源于江苏、上海的常规粳稻品种(6个)因其在晚季中相对较差的米质表现(高垩白度、垩白粒率和蛋白质含量)归属一类;(2)晚稻灌浆期稻米品质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气候因子对水稻品质的作用主要以齐穗后10—20 d为主;加工品质(糙米率)与日均辐射(R:-0.40—-0.19,P<0.05)和昼夜温差(R:-0.45—-0.28,P<0.05)呈负相关关系,与日最低温度(R:0.24—0.53,P<0.05)和降雨量(R:0.38—0.45,P<0.05)呈正相关关系;灌浆期降雨增多以及夜间温度的提高会显著提高垩白率和垩白粒率(R:-0.37—-0.16,P<0.05;R:-0.43—-0.12,P<0.05),从而降低稻米外观品质,同时夜间温度和降雨与食味值呈负相关关系(R:-0.37—-0.16,P<0.05;R:-0.43—-0.12,P<0.05);双季晚稻灌浆期最高温度与稻米食味值成正相关(R=0.37,P<0.05),日最低温度则与稻米蛋白质含量(R=0.19,P<0.05)和垩白度(R=0.16,P<0.05)及垩白粒率(R=0.12,P<0.05)成正相关.[结论]齐穗后10—20 d是气候因子调控稻米品质的关键时期.南方双季稻区晚粳稻品种米质优化,应着重于优质粳稻基因与当地适应性籼稻基因的融合,选择杂粳稻(籼粳杂交稻和杂交粳稻)相比常规粳稻更可靠便捷,常规粳稻品种在引进应用时则应考虑育种来源地及其生态适应性,南方稻区优质常规粳稻仍需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进行选育.

  • 相关文献

[1]灌浆期不同光强对水稻不同粒位籽粒品质的影响. 董明辉,惠锋,顾俊荣,陈培峰,杨代凤,乔中英. 2013

[2]灌浆结实期温度对不同类型品种直播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沈庆雷,杜斌,赵田芬,陈留根,戴其根. 2012

[3]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国审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分析. 许乃银,李健. 2014

[4]芹菜不同品种类型间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差异. 梁颖,李艺,师薇,陆燕,丁莹,刘贤金. 2018

[5]不同生产条件下留茬高度对水稻秸秆可收集量的影响. 顾克军,杨四军,张斯梅,许博,陈涓,张恒敢. 2011

[6]不同产量水平小麦最适总茎数动态模型研究. 董玉红,欧阳竹,赵锁劳,王旭清,许金芳,王法宏,任德昌. 2008

[7]长江流域5省市近10年国家审定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与其相应气候特性的分析. 王端,黄雅,朱晓妹,陆佳岚,方先文,李霞. 2018

[8]花椰菜不同品种类型间营养成分差异及烹饪对其含量的影响. 马蓉,梁颖,王树林,李艺,刘贤金,曹效海. 2020

[9]江苏太湖地区不同生育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对不同播期气候因子的响应. 董明辉,陈培峰,江贻,曹鹏辉,宋云生,顾俊荣,谢裕林,乔中英,张文地,黄丽芬. 2021

[10]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温度对水稻结实与稻米品质的影响. 盛婧,陶红娟,陈留根. 2007

[11]冬小麦籽粒灌浆期旗叶枯尖与根系特征的关联研究. 杨红福,温明星,曲朝喜. 2011

[12]亚热带地区水稻田地表反照率变化特征. 白昕欣,黄萧霖,秦孟晟,张岳芳,陈留根,郭智,郝璐. 2017

[13]长江下游棉花落叶型黄萎病发生消长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 吴蔼民,夏正俊,陆郝胜,戴新,皇甫国华,张湜冬,傅正擎,顾本康. 1999

[14]两系法杂交水稻株高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姚克敏,邹江石,买苗,石川根,顾显跃. 1999

[15]气象因子对Bt棉抗虫性表达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永慧,陈建平,蔡立旺,张萼,戚永奎. 2011

[16]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穗增重特性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吕川根,胡凝,相国根,姚克敏. 2009

[17]两优培九稻米垩白率变异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宗寿余,吕川根,姚克敏. 2008

[18]甘薯主要经济性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王欣,张允刚,唐维,马代夫,李强. 2013

[19]江苏滨海轻中度盐土盐分动态及其与主要气象要素的关系——以江苏如东垦区为例. 崔士友,张蛟,翟彩娇,冯芝祥. 2018

[20]江苏徐州甘薯种植区金龟子种类调查及发生趋势初探. 薛程,张允刚,马代夫,李强.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