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杂交中稻品种产量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富贤 1 ; 蒋鹏 1 ; 孙永健 2 ; 张巫军 3 ; 曹厚明 4 ; 张林 1 ; 冯泊润 5 ; 杨从党 6 ; 李敏 7 ; 曾正明 1 ; 郭晓艺 1 ;

作者机构: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2.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3.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4.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

5.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6.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7.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中稻;SPAD值衰减指数;产量;收获指数;氮素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650

年卷期: 2022 年 003 期

页码: 331-3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了提高水稻生产氮肥利用效率,避免过多施用氮肥对环境污染,并为水稻大面积生产选择氮高效率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利用水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衰减指数作为鉴评方法,筛选出的氮高效率品种进入区试而审定的20个杂交中稻品种及对照品种宜香2115(迟熟品种)和辐优838(中熟品种)为材料,比较了品种间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及其衰减指数、产量、地上干物重、收获指数与氮素利用效率等研究指标。【结果】中迟熟品种13个、中熟品种7个,与区试对照品种相比,叶绿素含量(SPAD值)衰减指数、产量、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干物重生产效率和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分别显著提高14.22%~54.32%、2.58%~8.35%、2.59%~8.51%、3.80%~19.02%和5.62%~25.73%,其中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干物重生产效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分别与SPAD值衰减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0.828**~0.941**)。进一步证明在水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利用水稻叶片SPAD值衰减指数鉴评氮素利用率是完全可行的。20个审定品种中产量和氮素利用率较高的迟熟品种有内6优103、内6优1787,中熟品种为德优润禾、渝糯653、内香优1025,可作为大面积重点推广氮高效率品种。【结论】可将收获指数作为氮高效利用品种的初步筛选方法。

  • 相关文献

[1]杂交中稻齐穗后叶片SPAD值衰减对再生力的影响. 熊洪,张林,郭晓艺,朱永川,周兴兵,刘茂. 2009

[2]杂交中稻氮素利用效率的简易评价指标研究. 熊洪,张林,郭晓艺,朱永川,周兴兵,刘茂. 2010

[3]对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群体的适应性混合选择研究 Ⅱ.相关响应. 石德权,徐家舜,康继伟,汪黎明,杨引福. 1995

[4]对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群体的适应性混合选择研究.II.相关响应. 石德权,徐家舜,康继伟,汪黎明,杨引福. 1995

[5]小麦产量对中后期氮素胁迫的响应及品种间差异. 李朝苏,吴晓丽,汤永禄,李俊,马孝玲,李式昭,黄明波,刘淼. 2019

[6]小麦产量对中后期氮素胁迫的响应及品种间差异. 李朝苏,吴晓丽,汤永禄,李俊,马孝玲,李式昭,黄明波,刘淼. 2019

[7]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中稻早熟高产配套技术定量研究. 杜胜德,段翔. 1993

[8]杂交中稻头季稻花期阴雨下产量与再生稻产量的关系. 徐富贤,熊洪,蒋鹏,郭晓艺,周兴兵,朱永川,刘茂. 2017

[9]多效唑对杂交中稻不同密肥群体产量和抗倒伏性的影响. 徐富贤,蒋鹏,周兴兵,刘茂,张林,熊洪,朱永川,郭晓艺. 2020

[10]长江上游高温伏旱区气象因子对杂交中稻产量与稻米品质的影响. 徐富贤,刘茂,周兴兵,郭晓艺,张林,蒋鹏,朱永川,熊洪. 2020

[11]深水灌溉条件下杂交中稻品种比较研究. 徐富贤,徐麟,周兴兵,张林,蒋鹏,刘茂,郭晓艺,朱永川,熊洪. 2019

[12]不同生物农药对杂交中稻齐穗期螟虫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蒋鹏,徐富贤,刘茂,熊洪,张林,朱永川,周兴兵,郭晓艺. 2019

[13]川东南高温伏旱区杂交中稻组合的品质表现及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张林,熊洪,周兴兵,朱永川,蒋鹏,刘茂,郭晓艺. 2016

[14]四川盆地东南部气象因子对杂交中稻产量的影响. 周兴兵,张林,蒋鹏,刘茂,朱永川,郭晓艺,熊洪. 2018

[15]杂交中稻对洪涝的响应时机及洪水再生稻的高产调控技术研究. 熊洪,蒋鹏,张林,朱永川,刘茂,郭晓艺,徐富贤. 2015

[16]稻田养鱼模式下减量施氮对杂交中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周兴兵,刘茂,张力,蒋鹏,张林,郭晓艺,朱永川,熊洪,徐富贤. 2020

[17]前氮后移对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张林,范青华,熊洪,周兴兵,朱永川,蒋鹏,刘茂,郭晓艺,徐富贤. 2014

[18]冬水田杂交中稻强化栽培的增产作用与组合间着粒数的关系. 熊洪,朱永川,张林,刘茂. 2007

[19]冬水田杂交中稻-再生稻全程微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徐富贤,朱永川,张林. 2007

[20]川东南杂交中稻稻谷产量与整精米率双高组合的鉴定研究. 熊洪,张林,郭晓艺,朱永川,周兴兵,刘茂.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