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抗赤霉病种质筛选与Fhb1基因分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善磊 1 ; 于成功 1 ; 刘晓飞 1 ; 赖尚科 1 ; 王卫军 1 ; 孙宝林 1 ; 熊化春 1 ; 胡继超 1 ; 崔小平 1 ;

作者机构: 1.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Fhb1基因;抗性基因;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9-16

摘要: 为了筛选小麦抗赤霉病的种质资源,以省内外154个小麦栽培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单花滴注法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并利用Fhb1基因的诊断性标记进行基因型检测,明确该抗性基因的利用现状。结果表明:在154份小麦品种(系)中,16份表现中抗及以上水平,占供试种质的10.39%;中感材料27份,占17.53%;感病材料111份,占72.08%。在区域分布上,江苏地区来源品种(系)的赤霉病抗性优于其他地区,且江苏淮南小麦抗性明显好于淮北小麦。共检测到7份携带Fhb1基因的小麦品种(系),其赤霉病抗性鉴定均在中抗及以上水平。从基因的分布看,Fhb1在江苏育成品种中的分布较广,而在其他地域来源的品种(系)中极少存在,说明可以进一步扩大该基因的使用,以提高育成品种的赤霉病抗性水平。

  • 相关文献

[1]赤霉病抗性基因Fhb1和Fhb7在江苏省淮北小麦新品系中的分布研究. 张善磊,王卫军,吕春华,刘晓飞,赖尚科,崔小平. 2021

[2]小麦赤霉病抗性分子标记研究. 张旭,任丽娟,周淼平,高力,沈晓蓉,向阳海,马鸿翔,陆维忠. 2005

[3]三个小麦赤霉病抗源的抗性QTL定位. 张旭,任丽娟,周淼平,高力,沈晓蓉,向阳海,马鸿翔,陆维忠. 2006

[4]分子标记在小麦抗赤霉病辅助育种中的应用. 余桂红,任丽娟,马鸿翔,周淼平,张旭,陆维忠. 2006

[5]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研究进展. 马鸿翔,陆维忠. 2010

[6]小麦新品种生选6号的丰产稳产性和赤霉病抗性分析. 姚金保,陆维忠. 2012

[7]小麦抗赤霉病鉴定及其抗病基因的检测. 徐婷婷,王永军,狄佳春,孙苏阳,蔡士宾,汪巧玲,邹淑琼,朱银,杨欣,颜伟. 2019

[8]利用Fhb1基因功能标记选择提高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 宿振起,柏贵华,张旭,马鸿翔,李腾,邓云,买春艳,于立强,刘宏伟,杨丽,李洪杰,周阳. 2018

[9]中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陆维忠,姚金保. 2001

[10]8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比较. SONG Yi-Ming,宋益民,MA Ya-Fang,马亚芳,CHEN Hui. 2012

[11]稻瘟病抗病基因Pita和Pib在中国水稻地方品种中的分布. 杨杰,杨金欢,王军,范方军,朱金燕,曹卿,田胜尼,仲维功. 2011

[12]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b多重PCR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刘燕清,张亚东,朱镇,陈涛,赵庆勇,周丽慧,赵春芳,于新,王才林. 2014

[13]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b多重PCR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英文). 刘燕清,张亚东,朱镇,陈涛,赵庆勇,周丽慧,赵春芳,于新,王才林. 2015

[14]Pi-ta、Pi-5、Pi-km和Pi-b基因在粳稻品种(系)中的分布及对穗颈瘟的抗性. 孙旭超,陈涛,赵春芳,朱镇,赵庆勇,周丽慧,赵凌,姚姝,王才林. 2018

[15]Pi-ta、Pi-5、Pi-km和Pi-b基因在粳稻品种(系)中的分布及对穗颈瘟的抗性. 张善磊,孙旭超,陈涛,赵春芳,朱镇,赵庆勇,周丽慧,赵凌,姚姝,王才林. 2018

[16]544份水稻种质稻瘟病抗性鉴定及抗性基因的分布研究. 李刚,袁彩勇,曹奎荣,孙祥良,李军,王健,程保山,罗伯祥,徐卫军,唐九友,储成才. 2018

[17]西瓜枯萎病抗性分子标记筛选与应用. 刘广,黄晓云,徐锦华,张曼,姚协丰,娄丽娜,徐建,侯茜,朱凌丽,羊杏平. 2022

[18]基于PARMS技术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研究及其在江苏太湖稻区的应用. 宋云生,曹鹏辉,于雅洁,乔中英,朱勇良,谢裕林,袁彩勇,董明辉. 2023

[19]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20]3B染色体短臂小麦赤霉病抗性主效QTL的分析. 周淼平,任丽娟,张旭,Olga E Scholten,沈晓蓉,柏贵华,马鸿翔,陆维忠.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