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种植方式下高密度玉米群体光能利用因子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娜 1 ; 党久占 2 ; 郝云风 1 ; 张玉金 2 ; 李晓红 1 ; 马俊 1 ; 顾敏 1 ; 宋剑君 1 ;

作者机构: 1.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

2.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关键词: 玉米;种植方式;高密度;光能利用因子

期刊名称: 北方农业学报

ISSN: 1007-0907

年卷期: 2020 年 003 期

页码: 74-79

摘要: [目的]探明高密度(97 500株/hm~2)栽培模式下耐密型玉米品种的增产机理.[方法]采用裂区设计,比较研究了耐密型玉米品种登海618和K3564在一穴双株和一穴单株2种种植方式的透光率、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光合速率等光能利用因子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耐密型玉米品种登海618和K3564均表现为一穴双株种植方式下生育中期的穗位层和底部透光率高于一穴单株.各处理叶面积指数(LAI)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吐丝后20 d达到最大值,一穴单株种植方式表现为前期叶面积指数增长快,后期衰减快;一穴双株种植方式呈现出中稳后慢的趋势.同一生育期,一穴双株种植下的SPAD值明显高于一穴单株,且登海618高于K3564;各个处理净光合速率均在抽穗期达到最大,各生育时期登海618均高于K3564,2个品种一穴双株种植方式均高于一穴单株种植方式,在抽穗期,登海618、K3564一穴双株种植方式分别比一穴单株种植方式高6.8%、4.8%.[结论]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群体光能利用因子影响较大,2个耐密型玉米品种一穴双株种植方式的产量显著高于一穴单株,穗长、行粒数、百粒重等产量性状显著高于一穴单株.

  • 相关文献

[1]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密度高产栽培试验初报. 党久占,张建中,李岩,李中华,米志恒,闫礼,魏玉海,张建强. 2016

[2]春玉米不同种植方式抗旱增产效益分析. 郑伟,霍剑锋,孟繁盛,慈艳华,张丽妍,边丽梅,董喆. 2014

[3]模拟降水量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集雨效应研究. 任永峰,赵沛义,李彬,妥德宝,贾有余,安昊. 2015

[4]混合比例对沙蒿和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薛艳林,殷国梅,赵和平,孙杰,玉柱,白春生. 2010

[5]喷灌玉米氮素养分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的研究. DUAN Yu,段玉,ZHANG Jun. 2014

[6]内蒙古东部四盟市玉米转化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苏二虎,孙峰成,刘志雄. 2003

[7]玉米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现状. 贾利敏,贾利欣. 2003

[8]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质基础分析与育种对策. 冯勇,苏二虎,张来厚,赵瑞霞,刘志雄,孙峰成. 2003

[9]河套灌区豆米双收一膜二用栽培模式初探. 杨文耀,张建中. 2004

[10]通辽地区玉米不同覆膜方式技术效果分析. 李金琴,王宇飞,侯旭光,陈杰辉,薛永杰,李雪峰,胡航. 2015

[11]河套黄灌区内单314玉米高产栽培试验. 杨文耀,郭富国,安玉麟,李荣富,张来厚,刘昌礼,李杰,赵强. 2009

[12]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比较评价. 贾利欣,贾利敏,赵瑞霞,牛素清. 2006

[13]玉米氮、磷化肥的增产效果与合理用量研究. 张三粉,狄彩霞,任超,鲍海发,吴杰,武占勇,李秀萍,郎松岩,骆洪,范俭. 2009

[14]单倍体技术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孙峰成,白晨,冯勇,赵瑞霞,苏二虎,张来厚,刘志雄,李强. 2009

[15]大兴安岭南麓玉米膜下滴灌需水规律的研究. 郝淑洁,朝克图,吕秋实,付杰,李焕春. 2014

[16]6%福美双·戊唑醇·氯氰菊酯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药效试验. 陈景莲,徐利敏,于传宗. 2012

[17]山西省高寒区玉米生产特点及主要高产栽培技术. 李育才,李洪,韩新田. 2014

[18]玉米节水灌溉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卫志刚,菅志亮,周俊,张晓蒙,边学忠. 2017

[19]鄂尔多斯市玉米生产效率研究. 侯智惠,侯安宏,栗仲兴,薛玉梅. 2011

[20]赤峰地区玉米品种选择关键技术探讨. 慈艳华,霍剑锋,孟繁盛,郑伟,边丽梅,张丽妍,郝春雷,杨艳梅,王洪志.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