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春小麦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史功赋 1 ; 方静 1 ; 魏淑丽 1 ; 王建国 2 ; 程玉臣 2 ; 张向前 2 ; 李树生 3 ; 赵小庆 1 ; 路战远 1 ;

作者机构: 1.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退化农田生态修复与污染治理重点实验室

3.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大兴安岭;轮作休耕;春小麦;光合特性;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3-4315

年卷期: 2022 年 57 卷 005 期

页码: 61-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大兴安岭西麓不同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光合生理差异及其适应性机制,筛选出适宜该地区春小麦生长发育的轮作休耕模式.[方法]以春小麦品种龙麦36号为试验材料,系统分析了春小麦连作(WWW)、春小麦2016-油菜2017-休耕2018(WRF)、春小麦2016-马铃薯2017-休耕2018(WPF)、春小麦2016-休耕2017-油菜2018(WFR)、春小麦2016-休耕2017-马铃薯2018(WFP)5种处理下春小麦开花期干质量、鲜质量、株高和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变化趋势.[结果]与WWW处理相比,其他4种处理下春小麦干质量、鲜质量、株高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WPF鲜质量增加最大,为169.23%,WFP次之,增加了123.98%.5种处理下春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WRF>WFR>WPF>WFP>WWW;与WWW相比,轮作休耕模式下春小麦旗叶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显著增加(P<0.05),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显著下降(P<0.05),其中WPF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增加最大,分别为149.03%和90.51%.与WWW相比,其他4种处理下春小麦籽粒产量、穗长、穗粒数、穗质量等产量性状显著增加(P<0.05),其中WPF产量增加最大,为79.82%,WFP次之、增加了78.83%.通径分析发现,穗长是影响春小麦籽粒产量的关键性状.[结论]合理的轮作休耕模式能够通过提高春小麦旗叶光合强度,促进其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进而提升产量,穗长是春小麦籽粒产量构成的关键性状.WPF可作为大兴安岭西麓地区春小麦稳产丰产的适宜轮作休耕模式.

  • 相关文献

[1]轮作休耕对小麦和油菜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王建国,路战远,程玉臣,张德健,张向前,武海明,赵丽丽. 2018

[2]谷子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赵禹凯,王显瑞,陈高勋,赵敏,李书田. 2014

[3]胡麻种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多重分析. 伊六喜,萨如拉,张辉,斯钦巴特尔,贾霄云,高凤云,周宇,张立华,任龙梅. 2018

[4]高丹草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石悦,杨东升,房永雨,柴文娟,刘拴成,贺如彤. 2022

[5]SBPase基因超表达对烟草生长的影响. 韩平安,孙瑞芬,唐宽刚,常悦,梁亚晖,聂利珍,吴新荣,李晓东. 2021

[6]旱地春小麦抗旱保苗播种技术研究. 赵沛义,妥德宝,姚俊卿,高林梅. 2008

[7]抗旱节水春小麦品种鉴选指标比较研究. 韩开明,张永平,关文雯,李元清. 2012

[8]世玛3%OF对不同品种春小麦的安全性研究. 程玉臣,白全江,李子钦,张富荣. 2005

[9]世玛3﹪OF对不同品种春小麦的安全性研究. 程玉臣,白全江,李子钦,张富荣. 2005

[10]胡萝卜亲本综合性状评价及遗传通径分析. 王勇,段玉,任霄云,杜刚强,张艳萍. 2000

[11]粒用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王立新,成慧娟,张姼,葛占宇,严福忠,隋虹杰. 2015

[12]甜瓜主要产量性状的回归与通径分析. 王永行,白立华,杜瑞霞,郭宏强,杨钦方,王鹏,徐广祥. 2016

[13]通辽地区主要蓖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赵婧辛,朱国立,何智彪,鲍哈斯巴根. 2014

[14]超细型绒山羊育种核心群主要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 刘斌,吴铁成,何云梅,高娃,勿都巴拉,马跃军,赵存发,李玉荣. 2017

[15]兴安盟岭南地区干燥度指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尹春艳,赵举,戚迎龙,李彬,张宇,刘虎,刘晓宇. 2020

[16]不同熟期春小麦品种光合速率日变化研究. 王小兵,史红飞,李元清,崔国恵,吴晓华,于美玲. 2015

[17]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巴麦13号的选育. 赵瑞女,吴少刚,张建成,刘畅,张汇娟,赵春芝,张悦,张宏旭,张培智,杨蕾. 2016

[18]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巴麦12号的选育. 杨蕾,刘畅,张建成,张汇娟,赵春芝,张培智,张宏旭. 2015

[19]高产春小麦新品种“农麦3号”选育及栽培. 李元清,崔国惠,吴晓华,于美玲,王小兵,贾忠瑞,史红飞. 2012

[20]抗旱节水春小麦品种鉴选指标比较研究. 韩开明,张永平,关文雯,李元清.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