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氮密互作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书萍 1 ; 赵海岩 1 ; 刘晶 1 ; 张洋 1 ; 王大为 1 ; 肖万欣 1 ;

作者机构: 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春玉米;施氮量;种植密度;光合性能;产量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2 年 005 期

页码: 23-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辽单1205为试验材料,研究施氮量[90(N1)、135(N2)、180(N3)、225(N4)、270(N5)kg/hm~2]和种植密度[6.00×10~4(D1)、6.75×10~4(D2)、7.50×10~4(D3)株/hm~2]互作对春玉米光合性能[不同层次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花后不同层次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叶面积指数(LAI)]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春玉米光、肥利用率和产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春玉米叶片Pn、Tr、Gs、SPAD、LAI、产量和收获指数(HI)总体上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N2—N4处理表现较好,尤其是N3处理;Ci总体上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穗粒数和穗粒质量总体上均呈增加趋势。施氮量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幅度表现为穂位层LAI>底层LAI>Tr>Gs>Pn>穗下层SPAD>HI>Ci>穗上层SPAD>穗粒数>穗粒质量>产量>穂位层SPAD。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叶片Pn、Tr、Gs、穗粒数和穗粒质量总体上均降低,花后不同层次叶片SPAD值总体上先增加后降低,Ci、花后不同层次叶片LAI、产量和HI总体上均呈增加趋势。种植密度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幅度表现为Gs>穗粒质量>穂位层LAI>穗粒数>底层LAI>Pn>Tr>穗上层SPAD>HI>穗下层SPAD>产量>Ci>穂位层SPAD。施氮量与种植密度的交互作用对开花吐丝期—凹陷期叶片Tr、Gs、Ci、穗上层SPAD和底层LAI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穗粒数、穗粒质量和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综合考虑春玉米叶片光合性能和产量,总体以N3D3处理最优,产量为14 566.4 kg/hm~2,收获指数为0.50;N4D3、N2D3处理次之,产量分别为14 379.2、14 164.6 kg/hm~2,收获指数分别为0.48、0.49。

  • 相关文献

[1]氮密互作对不同株型玉米形态、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肖万欣,刘晶,史磊,赵海岩,王延波. 2017

[2]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白伟,逄焕成,牛世伟,蔡倩,安景文. 2015

[3]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优质食味水稻辽粳43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蒋洪波,沈枫,李小婉,唐志强,马秀芳,吕桂兰,丁芬. 2017

[4]不同种植密度和栽培形式对辽单565光合性能、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延波,赵海岩,肖万欣,刘晶,史磊. 2012

[5]春玉米产量、氮肥效率及土壤矿质氮对施氮的响应. 隽英华,汪仁,韩晓日,孙文涛,邢月华. 2014

[6]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东北特早熟棉区棉铃生物量和氮素累积的影响. 王子胜,吴晓东,高相彬,徐敏,沈丹,金路路,周治国. 2012

[7]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东北特早熟棉区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累积的影响. 王子胜,徐敏,张国伟,金路路,单莹,吴晓东,周治国. 2011

[8]夏播条件下向日葵光合性能与杂交种产量的关系. 崔良基,梁国战,王德兴. 2002

[9]风沙半干旱区仁用杏作物间作对作物光合性能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白伟,孙占祥,郑家明,杜桂娟,蔡倩,冯良山,杨宁. 2017

[10]春玉米功能叶片生理特征及产量对施氮的响应. 隽英华,孙文涛,韩晓日,邢月华,王立春,谢佳贵. 2015

[11]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哲,孙占祥,张燕卿,郑家明,杨宁,冯良山,李开宇. 2016

[12]气象因子对不同生态适应型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颖,齐华,张卫建,王延波,宋振伟,耿明杰,刘荣,吴亚楠. 2013

[13]春玉米产量、氮素利用及矿质氮平衡对施氮的响应. 隽英华,汪仁,孙文涛,邢月华. 2012

[14]覆膜对半干旱区春玉米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张哲,孙占祥,张燕卿,郑家明,郝卫平,司鹏飞. 2016

[15]辽西半干旱区垄膜沟种方式对春玉米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孙占祥,蒋春光,刘志,郑家明,冯良山. 2014

[16]垄膜沟种不同沟垄比对春玉米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刘志,肖继兵,崔丽华. 2016

[17]浅埋滴灌水氮运筹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雪,尹光华,马宁宁,谷健,王士杰. 2019

[18]耕层土壤虚实结构优化春玉米根系形态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白伟,孙占祥,张立祯,郑家明,冯良山,蔡倩,向午燕,冯晨,张哲. 2019

[19]长期施肥对春玉米耕层土壤养分和肥料贡献率的影响. 刘艳,孙文涛,邢月华,蔡广兴. 2020

[20]不同施肥处理对辽北春玉米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 张鑫,牛世伟,叶鑫,隋世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