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辣椒疫病防控效果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杜公福 1 ; 黄永 2 ; 黄大野 3 ; 倪征平 2 ; 李晓亮 1 ; 彭家丽 1 ; 刘维侠 1 ; 戚志强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儋州菜田土壤海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成都特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辣椒疫病;防控效果;土壤细菌群落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06 期

页码: 1214-12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明确不同微生物菌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及其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辣椒疫病的绿色防治技术的研发提供依据.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淡紫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enissocaesllis)等 6 种微生物菌剂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这些微生物菌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控效果及其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1(1×108 CFU/g枯草芽孢杆菌微囊粒剂)、A2(1×108 CFU/g哈茨木霉菌水分散粒剂)处理的防效最好,防治效果分别为 85.58%和 81.97%;A3(5×108 CFU/g荧光假单胞杆菌颗粒剂)、A4(4×109 CFU/g淡紫褐链霉菌NBF715 粉剂)、A5(1×1010 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A6(3×108 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A7(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47.17%、49.12%、30.60%、39.86%、25.83%.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辣椒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在门水平上,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均提高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的占比,尤其是 A1 和 A2 处理显著提高了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的丰富度;在科水平上,微生物菌剂处理均提高了噬几丁质菌科(Chitinophagaceae)、类固醇杆菌科(Steroidobacteriaceae)和微球菌科(Micrococcaceaee)的丰富度,其中A1 和A2 处理的提高幅度均达显著差异.通过Venn图分析A1、A2、A7、A8(接种辣椒疫霉菌)处理和CK(清水)的辣椒根际土壤中细菌总OTU数量和特有细菌OTU数量,结果表明,A1、A2 处理增加了辣椒根际土壤中细菌总OTU数量和特有的优势细菌数量,而A7 处理降低了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综上,A1 和 A2 处理的辣椒疫病防治效果均达 80%以上,而且增加了辣椒根际土壤中特有优势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强了辣椒抵抗辣椒疫霉菌侵染的能力,可用于防治辣椒疫病.同时化学药剂多菌灵(A7)降低了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使病原菌能够更加快速地入侵辣椒根系.

  • 相关文献

[1]毒·峰杀虫卡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控效果. 张舒,卢殿友,赵华,陈明学,邓丽华. 2017

[2]枯草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防治辣椒疫病的效果及其对辣椒的促生作用. 黄大野,姚经武,朱志刚,曹春霞,龙同,杨妮娜,胡洪涛,杨自文. 2015

[3]40.2%咪唑菌酮·霜霉威盐酸盐SC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 张佑宏,吕亮,张舒,杨小林. 2017

[4]淡紫褐链霉菌NBF715防控辣椒疫病研究. 黄大野,余志斌,杜公福,杨丹,曹春霞. 2022

[5]蕹菜-微生物菌剂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效果. 廖涛,饶丹华,惠阳,白婵,王代军,张金木,鉏晓艳,何建军. 2017

[6]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配施对柑桔化肥减量效果的影响. 朱峰,汪成军,黄方俊,袁迎春,庄光泉,张大平,郭红艳,杨利. 2020

[7]不同菌剂对鸡粪堆肥过程中有害气体排放的影响. 张智,乔艳,陈云峰,胡诚,刘东海,李双来.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