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北方风沙区生态修复的科学原理、工程实践和恢复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昂 1 ; 王扬 1 ; 薛建国 1 ; 任婷婷 1 ; 魏存争 1 ; 田秋英 1 ; 白文明 1 ; 白永飞 1 ; 黄建辉 1 ; 姜勇 1 ; 程玉臣 1 ; 孙海莲 1 ; 徐柱文 1 ; 赵玉金 1 ; 韩兴国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业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沙化草地;生态修复;生态系统管理;植被建设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9 年 20 期

页码: 7452-74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北方风沙区位于欧亚草原的东部,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其在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国家一系列生态保育工程的支持下,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受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地区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压力。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开展了北方风沙区土地沙化成因及退化土地空间分布研究,集成了北方风沙区重点脆弱区生态恢复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以内蒙古中部的阴山北麓地区、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和蒙辽交界的科尔沁沙地为重点研究区域,进行了高效人工草地建植、天然草地恢复和管理、沙化草地治理等相关工程技术的示范,开展生态恢复模式的效果跟踪监测和生态效益评估,确定生态恢复技术和模式的技术参数和指标,明确不同集成技术与模式在北方风沙区的适用区域和范围,为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上述研究,可以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生态系统管理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政策、建立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决策依据,为生态修复产业提供技术指南,为相关研究提供全面系统的基础数据支撑。

  • 相关文献

[1]毛乌素沙化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对不同生态修复措施的响应. 殷国梅,冀超,刘思博,杨风兰,张英,慕宗杰,赵逸雯,马春梅,陆鹏飞,张瑾,刘永录. 2022

[2]中国北方草原退化现状与恢复技术. 潘庆民,薛建国,陶金,徐明月,张文浩. 2018

[3]察哈尔华北驼绒藜研究报告. 伊风艳,阿拉塔,王海明,展春芳,刘亚玲,闫晓红,孙海莲. 2019

[4]物种优先效应对植物群落构建的影响及其生态恢复意义. 闫晓红,牛建明,李元恒,伊风艳,孙世贤,金轲,李西良.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