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免耕对不同土层土壤结构与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永辉 1 ; 武继承 2 ; 丁晋利 2 ; 张洁梅 2 ; 潘晓莹 2 ; 何方 3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原阳科学观测站;郑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原阳科学观测站;郑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原阳科学观测站;郑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常规耕作;免耕;土壤结构;土壤有机碳;有机碳贡献率

期刊名称: 农业机械学报

ISSN: 1000-1298

年卷期: 2017 年 09 期

页码: 173-182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长期翻耕与免耕条件下不同土层深度土壤结构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在长期定位试验中分层(0~10 cm、10~20 cm、…、90~100 cm)采集免耕和常规耕作处理下混合土样和原状土样进行土壤结构与有机碳的测定,结果表明:(1)随着土层的加深,0.5~2.0 mm和大于2.0 mm粒级团聚体含量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其他粒级团聚体含量呈增加趋势。免耕更利于提高大粒级团聚体(>0.5 mm)的含量,且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其作用深度在50 cm以上。(2)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再趋于稳定的趋势。免耕处理在0~80 cm土层的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均高于常规耕作处理。(3)随着土层的加深,不同粒级团聚体总有机碳含量呈降低趋势,大粒级团聚体中含有较高的有机碳。免耕更利于0~40 cm土层不同粒级团聚体总有机碳含量的提高。随着土壤团聚体粒级的降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呈降低趋势。与常规耕作相比,除0.053~0.250 mm粒级团聚体外,免耕提高了0~20 cm土层各粒级团聚体中活性有机碳含量。(4)随着土层的加深,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对土壤总有机碳的贡献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大于2.0 mm和小于0.053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在0~100 cm土层均低于其他粒级团聚体。在0~20 cm、30~40 cm和90~100 cm土层,免耕处理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累积贡献率均高于常规耕作。

  • 相关文献

[1]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入渗、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结构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张洁梅,潘晓莹,王越,何方. 2017

[2]免耕对土壤剖面孔隙分布特征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毛永萍,何方,张洁梅,高翠民,潘晓莹,王越. 2018

[3]免耕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丁晋利,武继承,杨永辉,高翠民. 2020

[4]秸秆覆盖与保水剂对土壤结构、蒸发及入渗过程的作用机制. 杨永辉,武继承,吴普特,赵世伟,何方,史福刚. 2009

[5]不同水分条件下保水剂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杨永辉,丁晋利,武继承,何方,韩伟锋. 2012

[6]保水剂与N肥施用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有机C、全N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管秀娟,何方. 2009

[7]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轮作田土壤有机碳质量的影响. 高翔,沈阿林,寇长林,马政华,王文亮,郭战玲. 2012

[8]RothC模型模拟华北潮土区的土壤有机碳动态. 王金州,卢昌艾,张金涛,单鹤翔,张文菊,黄绍敏,徐明岗. 2010

[9]轮耕模式对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区农田土壤改良效应. 于淑婷,赵亚丽,王育红,刘卫玲,孟战赢,穆心愿,程思贤,李潮海. 2017

[10]生物炭与秸秆添加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组成和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侯晓娜,李慧,朱刘兵,韩燕来,唐政,李忠芳,谭金芳,张水清. 2015

[11]免耕、深松对不同土层土壤物理特征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张洁梅,潘晓莹,王越,何方,杨先明. 2016

[12]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 2007

[13]免耕覆秸精量播种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赵俊卿,任建军,卢为国,陈海涛,朱贝贝,段国占,韩天富,吴存祥. 2012

[14]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在麦茬夏大豆中的节本增收效果分析. 赵俊卿,任建军,卢为国,陈海涛,朱贝贝,段国占,韩天富,吴存祥. 2012

[15]不同降水年型下免耕对冬小麦氮素积累与产量的影响. 李森,魏红义,武继承,杨永辉,丁晋利.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