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安徽省引种水稻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晴晴 1 ; 沈文杰 1 ; 胡逸群 1 ; 张爱芳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关键词: 引种水稻;抗病鉴定;稻瘟病;白叶枯病;抗病率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3 年 019 期

页码: 97-1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分析2018—2021年安徽省引种水稻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水平,为安徽省水稻抗病良种引进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稻瘟病菌喷雾接种方法,在水稻苗期和抽穗期进行引种的抗稻瘟病鉴定试验,同时采用白叶枯病病菌剪叶接种方法,在水稻孕穗期进行引种的抗白叶枯病鉴定试验,并利用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白叶枯病病级和抗病率对引种的抗病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每年引种中感稻瘟病的品种占比最高,抗病率为12.28%~29.25%,年度间抗病水平变化不大;引种感白叶枯病的品种占比最高,抗病率为2.04%~8.47%,年度间抗病水平呈上升趋势。籼稻(26.33%)对稻瘟病的抗性好于粳稻(12.22%),粳稻(10.00%)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好于籼稻(3.14%)。创两优银华粘、皖两优华占和浙糯优1号兼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农香24、泰优2806和浙优21表现为抗稻瘟病;圣糯1号、禾两优676、禾两优639表现为抗白叶枯病。以上水稻品种可以作为备选抗病品种引进安徽省内种植,但整体来说,2018—2021年引种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表现均不太好,合理利用的同时仍要注意病害防控。

  • 相关文献

[1]安徽省水稻区试品种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分析. 陈晴晴,王春林,张海珊,张爱芳. 2022

[2]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Pi9(t)和Xa23基因. 倪大虎,易成新,杨剑波,汪秀峰,张毅,章琦,王春连,赵开军,王文相,李莉. 2007

[3]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水稻基因Xa21和Pi9(t). 倪大虎,易成新,李莉,汪秀峰,王文相,杨剑波. 2005

[4]分子标记辅助培育水稻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三基因聚合系. 倪大虎,易成新,李莉,汪秀峰,张毅,赵开军,王春连,章琦,王文相,杨剑波. 2008

[5]水稻分子育种亲本在安徽的表现. 台德卫,张效忠,王元垒. 2002

[6]水稻两系不育系1892S抗白叶枯病和抗稻瘟病分子改良. 宋丰顺,倪金龙,张爱芳,王春连,赵开军. 2016

[7]193份大豆品系对SMV抗性鉴定与分子标记检测. 王大刚,陈圣男,黄志平,吴倩,胡国玉,李杰坤. 2019

[8]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选育光敏不育系3418S上的应用. 罗彦长,王守海,李成荃. 2002

[9]转Xa21基因不育系皖21A的白叶枯病抗性与利用. 倪大虎,杨剑波,吴家道,李莉,易成新,许传万,汪秀峰,贾士荣,张世平. 2004

[10]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稻白叶枯病基因在选育水稻广亲和恢复系上的应用. 罗彦长,王守海,李成荃,吴爽,王德正,杜士云. 2005

[11]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白叶枯病光敏核不育系3418S. 罗彦长,王守海,李成荃,王德正,吴爽,杜士云. 2003

[12]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稻白叶枯病的低温敏核不育系3178S. 罗彦长,王守海,李成荃,张端品,吴爽,王德正,杜士云. 2005

[13]聚合抗稻白叶枯病双基因三系不育系R106A的选育研究. 罗彦长,吴爽,王守海,李成荃,张端品,章琦,赵开军,王春连,王德正,杜士云,王文相. 2005

[14]一个粳稻来源抗稻瘟病基因的鉴定、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李彬,邓元宝,颜学海,杨阳,刘彭强,杜勇,谢培,王德正,邓其明. 2014

[15]稻瘟病发病规律、病害症状和防治技术(英文). 罗守进. 2010

[16]不同水稻品种在皖南地区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 李泽福,吴晗霖,丁克坚,梁燕,彭云良,华丽霞. 2015

[17]安徽省水稻品种(系)对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抗性评价. 张爱芳,陈雨,杨雪,王春林,王文相. 2014

[18]106份水稻材料稻瘟病抗性鉴定及Pi9基因的分子检测. 陈晴晴,夏加发,张海珊,张爱芳. 2020

[19]安徽省水稻区试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 张爱芳,王辉,王文相. 2004

[20]稻瘟病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 李晓兵,吴爽.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