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稻麦轮作条件下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对有机质和全氮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亚军 1 ; 朱培立 1 ; 黄东迈 1 ; 王志明 1 ; 李生秀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科院土肥所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关键词: 稻麦轮作;耕作方式;培肥制度;有机质;全氮

期刊名称: 土壤与环境

ISSN: 44-1012/P

年卷期: 2000 年 9 卷 01 期

页码: 27-3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25季种植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稻麦轮作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和培肥制度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的影响。免耕土壤0~5 cm土层的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稍高于耕翻土壤; 5~15 cm的则有低于耕翻的趋势; 15~30 cm的无明显规律。长期休闲的土壤在整个耕层有明显的有机质和氨素累积,其中碳的累积快于氮的累积,免耕条件下比耕翻条件下累积量更大。 0~5 cm和5~15 cm土层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的处理,其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但均低于休闲处理; 15~30 cm土层各培肥处理则无明显差异;单施化肥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高于不施肥处理,但这种差异只在表层( 0~5 cm)较显著。

  • 相关文献

[1]稻麦轮作条件下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对氮素肥力的影响. 高亚军,黄东迈,朱培立,王志明,李生秀. 2000

[2]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碳库及结构的影响. 胡乃娟,张四伟,杨敏芳,顾克军,韩新忠,张政文,卞新民,朱利群. 2013

[3]稻麦轮作条件下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对磷、钾和pH的影响. 高亚军,朱培立,王志明,黄东迈,李生秀. 2000

[4]猪粪沼液施用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黄红英,曹金留,靳红梅,常志州. 2011

[5]免耕法在太湖稻麦轮作地区的应用效果. 潘遵谱,许学前,吴敬民. 1986

[6]连续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土壤物理性状及水稻产量. 孙国峰,陈留根,刘红江,张岳芳,盛婧,郑建初. 2017

[7]稻麦轮作条件下机插水稻CH_4和N_2O的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 张岳芳,陈留根,王子臣,张传胜,朱普平. 2010

[8]稻麦轮作制中的钾肥运筹效益. 朱培立,黄东迈,余晓鹤,王家骧,储国良,顾志权. 2000

[9]猪粪沼液施用对稻、麦产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 黄红英,曹金留,常志州,曹云. 2013

[10]稻麦轮作系统冬小麦农田耕作措施对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郑建初,张岳芳,陈留根,王子臣. 2012

[11]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盛婧,陈留根,朱普平. 2008

[12]长期定位施肥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蒋敏,沈明星,施林林,沈新平,戴其根. 2013

[13]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麦轮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施林林,沈明星,蒋敏,陆长婴,王海侯,吴彤东,周新伟,沈新平. 2013

[14]太湖地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孙小祥,常志州,靳红梅,沈明星,陆长婴,王海候. 2017

[15]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典型稻麦轮作区作物产量稳定性研究. 马力,杨林章,沈明星,夏立忠,李运东,刘国华,殷士学. 2011

[16]氮肥不同施用方式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浦汉春,陈留根,任立凯,秦裕营,梁长东,谭一罗,苏文英,刘红江,杨和川. 2018

[17]西瓜茬后种植稻麦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西瓜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王夏雯,余翔,乔俊卿,吴绍军,孟佳丽,刘邮洲,姜若勇. 2015

[18]缓释氮肥运筹对稻麦轮作周年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许仙菊,马洪波,宁运旺,汪吉东,张永春. 2016

[19]长三角地区稻麦轮作生态系统净碳交换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孙小祥,常志州,杨桂山,徐昔保. 2015

[20]稻麦两熟农田径流养分循环利用模式的能值分析与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朱冰莹,陈留根,盛婧,郑建初.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