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宜昌市大气微塑料的分布、呼吸暴露及溯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立明 1 ; 王超 1 ; 巩文雯 2 ; 陆安祥 2 ; 任东 3 ; 涂清 1 ; 贾漫珂 1 ;

作者机构: 1.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

2.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大气微塑料;功能区;分布特征;呼吸暴露;HYSPLIT模型;后向轨迹;来源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3152-316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环境污染物备受关注,但大气微塑料的来源和健康危害尚不明晰.为探究宜昌市不同功能区微塑料的分布特征和人体呼吸暴露风险,分析不同地区大气微塑料的可能来源,于2019年10~12月,采集和分析宜昌市16个观测点的大气微塑料样品,并利用HYSPLIT模型模拟大气后向轨迹.结果表明,宜昌市大气微塑料有纤维状、碎片状和薄膜状这3种形状;透明、红色、黑色、绿色、黄色和紫色这6种颜色;尺寸最小的为10.42μm,最大的为4 761.42μm;平均沉降通量为(4 400±474)n·(m~2·d)-1;种类有:聚酯纤维(PET)、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聚酰胺(PA)、橡胶(Rubber)、聚乙烯(PE)、醋酸纤维素(CA)和聚丙烯腈(PAN)这7种.各功能区沉降通量依次为:城市居民区>农业生产区>垃圾填埋场>化工园区>城镇居民区.人体呼吸暴露风险评估模型表明,城市居民区成人和儿童每天大气微塑料摄入量(EDI)高于城镇居民区.大气后向轨迹模拟表明,宜昌市各区县大气主要受周边地区影响,部分大气微塑料可能来自周边地区的短距离运输.总的来说,宜昌市大气微塑料沉降通量较大,潜在的生态暴露风险较高,各区县部分微塑料可能经由大气短距离传输而来.该结果可为长江中游地区大气微塑料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对大气微塑料污染的溯源和健康风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大气微塑料检测分析的研究进展. 王超,贾漫珂,刘立明,任东,陆安祥. 2022

[2]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基本特征、监测方法及森林调控功能. 王华,鲁绍伟,李少宁,潘青华,张玉平. 2013

[3]北京市公园土壤黑碳含量特征及来源分析. 巩文雯,于晓东,韩平,王纪华,李樱. 2017

[4]土壤环境中类固醇激素的来源、环境行为及检测研究. 马帅,韩平,冯晓元. 2015

[5]模拟降雨条件下草篱对坡地浅层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的影响. 王庆海,庞卓,郑瑞伦,李翠,陈洁,马雪菊,却晓娥. 2016

[6]北京地区农田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布状况的初步研究. 王佳佳,张兰河,高敏,仇天雷,韩梅琳,王旭明. 2015

[7]北京市农田回用再生水中抗生素残留分布特征研究. 李安,张秀彤,王冬,靳欣欣.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