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太平猴魁茶栽培品种‘柿大茶’品系间代谢物及遗传进化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汉琛 1 ; 刘亚芹 1 ; 王辉 1 ; 杨霁虹 1 ; 徐玉婕 1 ; 雷攀登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柿大茶’;太平猴魁绿茶;挥发性成分;非挥发性成分;转录分析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23 年 14 期

页码: 229-236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柿大茶’为有性系茶树品种,其嫩梢是加工太平猴魁绿茶的主要原料。本研究为探究‘柿大茶’品系(高家早、黄种、柿大茶2号、柿大茶6号和广阳早)与非‘柿大茶’茶树品种(凫早2号和舒茶早)加工绿茶品质以及遗传进化的差异,对7个茶树品种绿茶中的挥发性及非挥发性代谢物进行分析,同时基于RNA-seq技术分析7个茶树品种中全基因组转录水平及遗传背景差异。结果显示,除舒茶早绿茶外,儿茶素类物质及游离氨基酸总量在其余品种绿茶中差异不显著;咖啡碱在各品种绿茶中有显著性差异。‘柿大茶’绿茶茶汤中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香叶醇、茉莉酮等呈花香类化合物的含量较高。RNA-seq分析结果显示,‘柿大茶’品系广阳早与凫早2号、舒茶早中的全基因组转录水平变化较为接近,在主成分分析中与其他‘柿大茶’品系分布在不同象限。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非‘柿大茶’凫早2号和舒茶早亲缘关系更接近,并与‘柿大茶’品系广阳早、黄种亲缘关系较接近,而与高家早、柿大茶2号和6号亲缘关系相对较远。进一步分析显示,与花香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的关键酶基因普遍在‘柿大茶’品系中有较高的转录水平。本研究结果为选育优异‘柿大茶’品种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同时为后续分析茶树花香类化合物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 相关文献

[1]‘柿大茶’品系间芳香类物质、儿茶素及游离氨基酸差异分析. 周汉琛,王辉,雷攀登,黄建琴. 2018

[2]家蚕浓核病毒BmDNV-3(中国株)VD_1基因组结构与转录分析. 王永杰,姚勤,陈克平,韩序. 2006

[3]SDE/SPME-GC-MS分析苦荞的挥发性香气成分. 余丽,王灼琛,程江华,谢宁宁,黄晶晶. 2015

[4]ROAV法分析超高压处理对小龙虾仁关键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周蓓蓓,陈小雷,鲍俊杰,胡王,李正荣. 2018

[5]自制封鳊鱼与鲜鳊鱼及市售封鳊鱼产品的比较研究. 周蓓蓓,胡王,陈小雷,鲍俊杰,李正荣. 2016

[6]苦荞糊和苦荞茶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余丽,王灼琛,程江华,谢宁宁,黄晶晶. 2014

[7]苦荞粉、苦荞壳及苦荞麸皮挥发性成分分析. 王灼琛,余丽,程江华,谢宁宁,黄晶晶. 2014

[8]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分析太和香椿的挥发性成分. 杨松,郭家刚,伍玉菡,朱倩,杜京京,江舰,丁之恩. 2022

[9]小苏打水酶法提取鳜鱼油及品质分析. 周蓓蓓,吕亚宁,李正荣,吴明林,蒋阳阳,崔凯,李海洋. 2023

[10]烘焙对祁门红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张晓磊,刘亚芹,周汉琛,雷攀登. 2023

[11]后熟过程对封鳊鱼风味物质及氨基酸、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周蓓蓓,吴向骏,张雷,陈小雷,吴明林,蒋阳阳.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