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灌浆期郑麦1860旗叶的光合速率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宋宇航 1 ; 张孟寒 1 ; 周瑞祥 1 ; 陈新宜 1 ; 华夏 2 ; 齐学礼 2 ; 汪月霞 1 ; 李艳 2 ;

作者机构: 1.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

关键词: 小麦;灌浆期;光合性能;叶绿体超微结构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744-7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郑麦1860在灌浆前中期(花后15~21 d)旗叶叶绿体超微结构以及光合速率,选取百农207和周麦18为对照,通过光合仪测定三个小麦品种花后15~21 d叶片的光合参数,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灌浆期蔗糖和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进一步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花后15~21 d郑麦1860的净光合速率(Pn)、细胞间隙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总体上显著高于百农207和周麦18,且保持较高的ATP酶活性、NADPH酶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与百农207和周麦18相比,郑麦1860花后15 d的淀粉含量也相对较高,但花后21 d的淀粉含量较花后15 d显著降低,而蔗糖含量却显著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花后15~21 d郑麦1860旗叶蔗糖合成相关基因TaFBA、TaSS和淀粉合成相关基因TaSSⅡ均能保持较高的表达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花后21 d郑麦1860叶绿体的类囊体片层排列清晰有序,堆砌紧密,嗜锇颗粒较少,也未观察到淀粉粒,表明该品种在灌浆前中期一直保持着较稳定的光合结构。这些结果表明,与百农207和周麦18相比,郑麦1860在灌浆前中期能够维持较完整的叶绿体结构,对光能的吸收和转化利用能力更强,可以捕获更多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可将旗叶中的光合产物更快地转运到籽粒中,降低旗叶中的光合产物浓度,从而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

  • 相关文献

[1]小麦品种郑麦7698生育后期的光合性能及同化物运转特性. 张庆琛,许为钢,胡琳,王会伟,齐学礼,李艳,赵明忠,裴冬丽. 2016

[2]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号生育后期的防御酶活性及灌浆特点的研究. 李兰真,赵会杰,杨会武,杨会民. 1998

[3]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只灌浆期生理特性的研究. 赵会杰,杨会民. 1998

[4]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和产量特性对灌浆期干旱胁迫的响应. 李国领,齐学礼,张志强,罗鹏,辛均安,李延峰,史利霞. 2018

[5]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对黑胚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何文兰,宋玉立,杨共强. 2006

[6]施锌和遮阴对花生叶片生理特性、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毛家伟,李亮,余琼,王亚宁,李国平,余辉. 2018

[7]河南小麦推广品种和后备品种抗叶锈病鉴定与评价. 何文兰,宋玉立,杨共强,徐飞,李亚红. 2012

[8]控失BB肥在小麦上应用效果初报. 孙克刚,李玉顺,和爱玲,张运红,顾朝晖,岳艳军,冯梦喜. 2014

[9]应用MAXENT模型评价我国麦红吸浆虫分布初报. 武予清,郁振兴,陈华爽. 2010

[10]小麦红吸浆虫唾腺EST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段云,武予清,蒋月丽,苗进,吴仁海. 2010

[11]不同保水剂用量旱地小麦增产效应及降水利用率研究. ^A武继承^B1^D1%^A潘晓东^B2^D2%^A褚小军^B3^D3. 2004

[12]不同耕作与保墒措施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YANG Yong-hui,杨永辉,WU Ji-cheng,武继承. 2014

[13]小麦蒙头水对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方保停,邵运辉,岳俊芹,李向东,秦峰,王汉芳,张德奇,吕凤荣. 2012

[14]黑光灯诱集麦红吸浆虫成虫的数量及性比的变化. 陈华爽,郁振兴,苗进,武予清,段云,蒋月丽,都振宝. 2010

[15]航天诱变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林作楫,雷振生,吴政卿,揭声慧,杨会民. 2005

[16]小麦与小麦粉改良若干问题探讨. 林作楫,雷振生,王美芳,吴政卿. 2006

[17]小麦和花生利用磷形态差异的研究. 寇长林,王秋杰,张福锁,任丽轩. 1999

[18]不同补灌量对小麦产量和灌水利用的影响研究. 武继承,杨永辉,王洪斌. 2010

[19]不同补灌量对小麦产量和灌水利用的影响研究. 武继承,杨永辉,王洪斌. 2010

[20]航天诱变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与太空6号的选育. 林作楫,雷振生,吴政卿,揭声慧,杨会民.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