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频词云

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
简介: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隶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1986年在经济作物研究所芝麻研究室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之后历经机构改革,二次更名,于2010年恢复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建制,下设种质资源、遗传育种、耕作栽培、中心办公室、产业发展科等5个科室。现有在职职工22人(外聘人员6人),其中科技人员17人,管理服务人员5人。在科技人员中,中原学者1人、研究员3名,副研究员3名,助理研究员8名,博士10名,硕士8名。“中心”主要从事芝麻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保存和利用,芝麻遗传育种、芝麻病虫害防控、芝麻栽培生理及高产栽培技术等研究工作。   “七五”以来,“中心”一直是全国芝麻科研工作的牵头单位,也是国家芝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郑州芝麻分中心建设单位,目前主持国家“973”“863”、“948”、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成果转化资金、河南省重点课题等重点芝麻科研项目。“中心”积极开展对外学术活动,曾多次派人出席国际芝麻学术会议,接待来自FAO和IDRC的官员和学者。1986年成为国际油料协作网芝麻亚网成员,1993年承担FAO杂交芝麻研究项目,先后同美国、印度、泰国、韩国、日本、苏丹、埃塞俄比亚、埃及、以色列等国家主要芝麻科研机构及大学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 “中心”成立以来,在基础研究方面,国内外率先建立了芝麻远缘杂交技术体系,将野生芝麻抗病耐渍基因转入栽培种,建立了芝麻外植体愈伤组织植株再生及转基因技术体系,建立了国内外第一张芝麻分子遗传图谱,选育出生产上实用的芝麻核雄性不育系ms86-1,初步阐明了核不育小孢子败育时期、特征特性以及败育过程中激素的变化规律,克隆出2个与核雄性不育相关的基因;探索出芝麻核雄性不育化学保持技术,建立一套芝麻核雄性不育化学保持二系制种技术体系。在新品种选育方面,先后选育出上蔡紫花叶二三、南阳八大权、河南1号、豫芝1号、豫芝5号、豫芝8号、豫芝9号、豫芝11号、郑芝97C01、郑芝98N09、郑杂芝H03、郑芝12号、郑杂芝3号、郑黑芝1号、郑芝13号、郑芝14号等16个适于不同生态区域的芝麻新品种和杂交种,累计推广应用5000多万亩。在高产栽培技术方面,提出了亩产200公斤以上的产量构成因素、丰产长相及关键性高产栽培技术,建立了芝麻地膜覆盖、春播、麦垄套种及夏播等四种高产高效规范化栽培模式,创造出亩产251.8公斤的世界记录。获得18项科研成果,出版专著6本,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利用雄性不育系研制的杂交种豫芝9号是国内外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芝麻杂交种,较常规种增产30%左右,1995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其杂交制种技术2000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豫芝8号、豫芝11号分别于2003、20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大幅度提高了我国芝麻的单产,改善了商品品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芝麻生产的发展,加快了芝麻产业化进程,增强了我国芝麻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研究学科:主要从事芝麻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保存和利用,芝麻遗传育种、芝麻病虫害防控、芝麻栽培生理及高产栽培技术等研究工作

  • 发文量: 275
  • |
  • 被引量: 137
  • |
  • EI: 0
  • |
  • CSSCI: 0
  • |
  • CSCD: 106
  • |
  • SCI: 33
  • |
  • 北大核心: 133

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隶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1986年在经济作物研究所芝麻研究室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之后历经机构改革,二次更名,于2010年恢复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建制,下设种质资源、遗传育种、耕作栽培、中心办公室、产业发展科等5个科室。现有在职职工22人(外聘人员6人),其中科技人员17人,管理服务人员5人。在科技人员中,中原学者1人、研究员3名,副研究员3名,助理研究员8名,博士10名,硕士8名。“中心”主要从事芝麻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保存和利用,芝麻遗传育种、芝麻病虫害防控、芝麻栽培生理及高产栽培技术等研究工作。   “七五”以来,“中心”一直是全国芝麻科研工作的牵头单位,也是国家芝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郑州芝麻分中心建设单位,目前主持国家“973”“863”、“948”、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成果转化资金、河南省重点课题等重点芝麻科研项目。“中心”积极开展对外学术活动,曾多次派人出席国际芝麻学术会议,接待来自FAO和IDRC的官员和学者。1986年成为国际油料协作网芝麻亚网成员,1993年承担FAO杂交芝麻研究项目,先后同美国、印度、泰国、韩国、日本、苏丹、埃塞俄比亚、埃及、以色列等国家主要芝麻科研机构及大学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 “中心”成立以来,在基础研究方面,国内外率先建立了芝麻远缘杂交技术体系,将野生芝麻抗病耐渍基因转入栽培种,建立了芝麻外植体愈伤组织植株再生及转基因技术体系,建立了国内外第一张芝麻分子遗传图谱,选育出生产上实用的芝麻核雄性不育系ms86-1,初步阐明了核不育小孢子败育时期、特征特性以及败育过程中激素的变化规律,克隆出2个与核雄性不育相关的基因;探索出芝麻核雄性不育化学保持技术,建立一套芝麻核雄性不育化学保持二系制种技术体系。在新品种选育方面,先后选育出上蔡紫花叶二三、南阳八大权、河南1号、豫芝1号、豫芝5号、豫芝8号、豫芝9号、豫芝11号、郑芝97C01、郑芝98N09、郑杂芝H03、郑芝12号、郑杂芝3号、郑黑芝1号、郑芝13号、郑芝14号等16个适于不同生态区域的芝麻新品种和杂交种,累计推广应用5000多万亩。在高产栽培技术方面,提出了亩产200公斤以上的产量构成因素、丰产长相及关键性高产栽培技术,建立了芝麻地膜覆盖、春播、麦垄套种及夏播等四种高产高效规范化栽培模式,创造出亩产251.8公斤的世界记录。获得18项科研成果,出版专著6本,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利用雄性不育系研制的杂交种豫芝9号是国内外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芝麻杂交种,较常规种增产30%左右,1995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其杂交制种技术2000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豫芝8号、豫芝11号分别于2003、20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大幅度提高了我国芝麻的单产,改善了商品品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芝麻生产的发展,加快了芝麻产业化进程,增强了我国芝麻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人才队伍

现有在职职工22人(外聘人员6人),其中科技人员17人,管理服务人员5人。在科技人员中,中原学者1人、研究员3名,副研究员3名,助理研究员8名,博士10名,硕士8名。

组织机构

下设种质资源、遗传育种、耕作栽培、中心办公室、产业发展科等5个科室。

上级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芝麻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保存和利用,芝麻遗传育种、芝麻病虫害防控、芝麻栽培生理及高产栽培技术等研究工作

获得成就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联系方式

电话:0371-65751119   邮箱 :
  邮编:450002   传值: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一号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

网址

查找成果
筛选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会议论文()

  • 获奖成果()

  • 专利()

发文趋势

期刊分布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